莫言獲獎 截然不同的反應(組圖)

作者:李小嫻 發表:2012-10-13 12:0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莫言

【看中國記者李小嫻綜合報導】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在世界文壇引起轟動。莫言是第一位中國本土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莫言得知獲獎後自稱很冷靜,並說獲獎「並不能代表什麼」。而中國的官方媒體和中國作家協會卻大張聲勢,外交部與中共主管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人李長春亦紛紛表示祝賀。

官方截然不同的反應

10月11日,瑞典文學院宣布莫言榮獲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當日中國官方《中央電視臺》即在新聞快報中迅速報導了這則消息。這一舉動對於中國的官方媒體來說是相當罕見的。當日的官方網站《人民網》也立即刊出《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莫言經典代表作回顧》等專欄文章。11日當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則致信中國作家協會,對身為作協副主席的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表示祝賀。12日,中國外交部也對莫言先生獲得2012年度諾貝爾文學獎表示了祝賀。

這種情形與12年前,第一個出生於中國,獲獎時是法國國籍的中文作家高行健榮獲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後,中國官方的冷漠態度形成來鮮明的對照。

2000年,高行健因「作品的普遍價值,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豐富機智,為中文小說和藝術戲劇開闢了新的道路」而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文作家。而高行健的小說和劇本自從1986年以來,在中國大陸一直被禁止發行。

對於莫言獲獎,中央社新聞網將莫言形容為「遊走邊緣的紅色作家」。報導指出,出身解放軍的莫言今年4月接受英國文學雜誌《格蘭塔》(Granta)訪問時曾說,言論審查有利於創作。報導還評論莫言2009年的最新作品「蛙」可能是他迄今最大膽的創作,挑戰大陸的一胎化政策。雖然其作品主題敏感,而到目前為止,莫言在他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的身份幫助下,很巧妙地避免了與共產黨爆發嚴重問題。

莫言支持大陸官方的藝術與文化政策。換句話說,藝術與文學只能服務於社會。而不能威脅到共產黨的統治。

教育勝利還是政治勝利

10月11日《路透社》報導說,莫言的作品碰觸推翻滿清、日本侵略與文化大革命,遊走在共產黨的包容與政治禁忌的鋼索上。不過,由於莫言是官方支持的作家,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可能會被當局誇為共產黨官方文學政策的勝利。


莫言墨跡——手抄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關於立場與態度一節。

《路透社》的報導說,儘管如今的審查制度與強硬的毛時代相比不再那麼恐怖,但是在中國國內市場作品被禁的威脅迫使中國的作家為了謀生,不得不小心翼翼。許多人權活動家和其他作家們指出莫言不配獲獎。並指責他在紀念毛時的講話。莫言與其他中國作家一起,在毛的講話發表70週年時,抄錄了一段毛的話。毛說,那些不把作品與共產主義革命結合的作家將受到懲罰。

BBC中文網12日的報導也強調,無論是曾冷淡對待高行健獲獎、斥責1989年西藏佛教精神領袖達賴喇嘛,還是海外的中國民運人士這次有人指責諾貝爾評審委員會,都讓日本再次認識了中國人強烈的政治意識。

經常報導中國的日本《產經新聞》評論,當中國政府自去年起致力推動軟實力時,莫言的獲獎無疑將成為宣傳材料,「在日中圍繞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關係惡化中,莫言擊退村上春樹獲獎,難免中國當局今後要利用莫言作為促進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的政治工具」。

信力建:中國教育是「四不像」

莫言的獲獎不能標誌中國文學和教育受到肯定。著名教育學者熊丙奇教授說,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查其簡歷,只有小學畢業。他小學童年時在家鄉小學讀書,後因文革輟學,在農村勞動多年。此前,獲得諾獎的8位華人科學家中,只有一位與「新中國」的教育有半年的關係。而自1901年首屆諾貝爾獎至今,該獎項約700名的得主當中,有將近一半是美國人。僅僅芝加哥大學就培養出了80多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

信孚教育集團董事長信力建著文說,中國人之所以沒法獲得諾貝爾獎,除了中國的環境,最明顯的短板就是中國的教育體制。

他指出,長期以來,對於教育體制上,多年來依舊是換湯不換藥、舊衣新穿。「從蘇聯抄襲過來的教育方針及閹割後的西方課程內容,導致了今日的中國教育呈‘四不像’狀態。可以不客氣地說,中國的教育是全世界最無聊的教育,它所教育學生的思想、方式和內容完全背離了教育的本質」。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