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攝影師的秘密武器─濾鏡

作者:攝影師 發表:2012-10-31 02:4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專業攝影師的秘密武器─濾鏡

我經常向學攝影的朋友強調濾鏡系統腳架系統的重要,有人說濾鏡是數碼時代專業攝影師的秘密武器。對於作為一個職業攝影師,濾鏡就跟相機和鏡頭一樣地重要。專業攝影師的攝影包中放所有類型的濾鏡,有色梯度漸變鏡,柔焦鏡,冷調鏡,彩色增強鏡和色彩矯正鏡。偏振鏡和彩色偏振鏡如藍黃偏振鏡的效果是不能用軟體複製出來的,甚至連梯度漸變鏡的效果都要比用計算機處理的要好得多。使用彩色漸變跟後期是兩回事,效果是不一樣的,具體體現在色彩層次感與立體感上。 數碼後期是在已經定型的數據上做改變,要能做出彩色漸變的效果會對色階做大幅度的破壞(壓縮,或是增加原本不存在的色彩),4096階一般而言可能被大幅擠壓。在技術上要保留最大的自然度與豐富的細節,後期上要控制好調整的幅度, 對於破壞色階的事情緊量少做。使用濾鏡在光線進入鏡頭前就已經被改變,感測器接受到的灰階已經被濾鏡改變,換言之假如感測器配合相機的圖像處理晶元一共有4096階,那麼透過濾鏡這些色階全部能用到, 所以層次與細節被最大化。數碼後期上,可以處理出有色鏡的效果。如果講究原汁原味的,還是可以考慮有色類的濾鏡的。

最常用的依次是:圓偏振鏡CPL--->漸變鏡GND--->灰鏡ND(灰鏡排最後不是因為它不重要,而是經常用CPL來代替0.6灰鏡),玩功能性濾鏡還是建議玩方形插片式的,上下可調,可控性強。如果拍攝大量的日出日落景色,或者你喜歡拍攝有明亮光線和陰影的風光圖片,又或者喜歡在圖片中有大面積天空,那麼階度漸變鏡會使你的照片更加棒。彩色漸變使用軟的,過渡自然。 不會有唐突感。 相反,如果你是個陽光藍天的攝影者,偏振鏡是更好的投資。
偏振鏡是風光攝影中最重要的濾鏡。偏振鏡是一種至今難以ps替代的玩意,它最大的作用是消除眩光與反光,比如隔著玻璃,或者你覺得太陽的位置不合時宜,非常彪悍噢!此外偏振鏡還是夏季攝影之寶,可以讓天空更藍,凸顯雲彩,甚至水面更清澈。附贈功能是減光兩檔,因此如果你沒有錢買中灰減光鏡,那麼用偏振鏡替代也不壞。在密雲的天氣偏光鏡同樣有明顯的效果。雖然它不能將灰色的天空變藍,但它可以通過去除表面的反光使色彩更濃。比如,在密雲的天氣下每片葉子、玻璃的切麵和濕滑的石頭都會反射一些來自灰色天空的光。這些反光明顯地使色彩變淡。加一塊偏光鏡在鏡頭前,轉動它你會發現色彩變濃。

有時候在旋轉偏振鏡的時候你看不到任何變化,這是因為偏振鏡只在光的方向和偏振鏡的軸成90度角時有作用。如果光線直接來源於你的背後或者你正在直接拍攝光源(日落),偏光鏡將不會有任何作用。但如果光線來自你的左側或右側,或者直接來自頭頂(中午的日光,密雲天氣),濾鏡將魔術般地去除反光、壓暗藍天、消除蔭翳並使色彩飽和。有兩種偏光鏡,線偏和圓偏。老式的手動相機可以使用線偏振鏡(便宜的那種)。自動聚焦和數碼相機需要圓偏振鏡,因為線偏振鏡會影響測光和自動聚焦。

大多數偏振鏡有一點偏藍色。所以雖然所有的顏色都可以透過,但經常會在照片上留下可察覺的藍色印跡。為了避免藍色一些廠商已經生產一種「暖調」(warm-toned)偏振鏡。這種組合濾鏡是極棒的,最經常使用的是Singh-Ray「A13暖調偏光鏡」。其他廠商入Heliopan, Tiffen和hoya也在生產暖調偏振鏡。建議買高質量的名牌偏振鏡Singh-Ray, Tiffen, Hoya, Heliopan, and B+W。B+W 應該要比 FORMATT 要好吧,必竟 BW 的 CPL 是比較一線的產品。FORMATT 的 CPL 應該是他們家的二線產品,他們家的 ND, GND 等是比較好的,FORMATT 的105 CPL 屬於性價比形的。高堅(Cokin)藍黃偏振鏡使全幅圖片成暖色調的同時將景物中的金屬藍和黃色/金色增強。Singh-Ray Gold-N-Blue Polarizer號稱能化腐朽為神奇。

自然調的偏振鏡在實際拍攝中,本來就會有些偏冷,特別在處理水流的時候,暖調偏振鏡其實就是加了一些配方來抑制自然調偏振的偏冷問題。而COLORCOMBO有點給偏振加暖的意思,總結來說就是:自然調:實際使用時多數會偏冷(特別在處理水流時),暖調:抑制偏冷,會讓畫面中性(特別在處理水流時),COLORCOMBO:真正的偏暖。COLORCOMBO 是 Singh-Ray的特色鏡之一,用到的機率肯定是暖調偏振多。但像 COLORCOMBO, GOLD-N-BLUE, VARI-ND 這幾Singh-Ray看家鏡自有他用到地方的妙處。

中灰漸變鏡可以讓平庸大白天的風景與湖畔倒影的照片化腐朽為神奇白天的天空比草地亮許多,如今最好的相機也不如人類的眼睛寬容度高,所以永遠做不到所見即所得,相信這是所有有上進心的初學者曾苦思過的難題。你總是顧此失彼,如果天空湛藍,那麼草地就會暗淡無光——反之草地正確曝光,天空就會過曝。那麼,我們分別對天空與地面測光,並且在一張照片上使其完美融合就好了!首先你會想到ps——可是我說了,這是很有「檔次」的ps,你必須在拍攝時就用raw、包圍曝光拍攝多張同角度的素材,才可以保障ps的效果。而在ps被發明之前,老一輩攝影師使用中灰漸變鏡。中灰漸變鏡又粗分軟漸變與硬漸變,還可以細分出諸如針對山脈的曲線漸變等等。

Singh-Ray製造了大量具有不同型號的漸變區域(硬邊,軟邊,倒轉,條狀等等)的專業梯度漸變鏡以應付不通的景物。在地平線清晰的時候選用硬邊梯度漸變鏡,相反的情況則選軟邊梯度漸變鏡。一個可以完美地使用軟邊梯度漸變鏡的地方是有倒影的湖面。將深色的部分蓋過天空並將變淺色的過渡部分蓋在倒影上。階度漸變鏡具有一到五級從完全透明到最深密度的密度變化,可以適合90%需要,其中包括Singh-Ray的1,2和3級硬邊和1,2和3級軟邊Galen Rowell中性密度階度漸變鏡。對於初學者,推薦高堅系列的灰色階度漸變鏡。相對來說檔數越低偏色情況會越好。一般來說3檔以內都能控制的不錯。

濾鏡規格

1. 中灰漸變鏡,準確的說,每一個規格都有特定的用處,剛接觸的朋友千萬不要理解成減光檔數越高,效果越好。
2. 從使用頻率上來說,0.6軟漸變和0.9軟漸變是用的最多的。適用於大多數場合。可以部分代替硬漸變和反漸變的使用範圍。這兩片,個人比較推薦優先考慮0.6,出片會自然,而且符合減光檔數越低對偏色影響越少這點。當然 0.9 對偏色影響也不大,減光比大,看上去地面很亮,不太自然,當然也有不少朋友比較推崇用 0.9這片,這兩片的選擇純脆看個人喜好。

3. 如果經常去海邊,要考慮 0.6硬漸變和0.9硬漸變,甚至還要考慮用 0.9反漸變,在海邊硬的比軟的用處要大。
4. 減光鏡,如果是樹脂型的,選擇減光檔數盡量不要超過4檔。檔數高的會引來更大的偏色可能。如果要使用4檔以上的。請盡量選擇光學玻璃加鍍膜的。可惜的是目前插片減光鏡絕大多數都是樹脂的。玻璃的又都是圓形鏡
5. CPL,看著自己的經濟能力,看著選就行了。基本上每個品牌都有高中低端的系列。

6. 不要過份的迷信玻璃的漸變鏡,因為一次依然機會借得一片價值幾K的玻璃GND,試過以後沒發現比樹脂的要好。同樣的曝光下明顯透光性偏弱,銳度影響也不見得優異。而且從透光率上來說,不加鍍膜的玻璃在透光率上是要輸於現代光學樹脂的。

7. 黑白鏡,黑白鏡主要用在黑白攝影上,一般常用的規格是: 8黃,11黃綠,21橙,25紅
紅色主要用在拍風光上,橙與黃色類的主要用在人像上優化人的皮膚,綠色主要用在處理植物上
8. 有色彩的鏡,漸變鏡之類的,數碼上其實已經很少用的,很容易用後期。膠片愛好者是不可缺少的,常用的是 日落鏡,藍鏡,等。
HT 濾鏡的品質隨密度的增加下降的很歷害,盡量不要選擇超過4檔的片子(或是在使用時組合達到四檔以上)。我覺得你的問題可能出現在鏡片上的染色不均勻,片子對應的地方有幾個特別深的色塊。這麼深的濾鏡,估計也很難在鏡片上看的出來。這也只是一種猜測。不過確實沒有鏡片是完美的,拍風光的話,一些後期處理還是需要的。

攝像濾鏡和攝影濾鏡
攝像濾鏡和攝影濾鏡在光學設計的要求上會有很多不同,攝像鏡都比較厚,比較重。攝影鏡比較輕,比較薄。光學素質上來說 好的攝像濾鏡和攝影濾鏡不會有質的區別。使用壽命來說,玻璃鏡怕碎(100MM寬的玻璃鏡重量不低哦),樹脂怕劃(一般的擦劃不會影響成像)。同使用染色劑製作的攝影鏡和攝像鏡,都會存在一個由時間而產生的染色劑變質的問題。
FORMATT 是攝像用濾鏡,原本是用在攝像上的,使用的支架件叫遮光鬥。當然現在不少國產攝影用支架,都已經可以支持攝像濾鏡的使用。同屬於攝像濾鏡的,除了 FORMATT(其實FT在攝像濾鏡裡只是個小弟),還有施耐德(德國品牌不用多說,相對於天芬來說產品線很少),天芬(目前攝像鏡裡銷量上的老大,產品線齊全),柯達(曾經攝像濾鏡的鼻祖,現在末落了)。
制於玻璃漸變,是這幾年由攝像漸漸進入到攝影領域.相對來說以攝像的高要求,這些專供攝像的玻璃漸變與減光鏡在色偏與銳度控制上就相對嚴格,當然他與樹脂濾鏡的製程與材料,到接合方式都是完全不同的,這是另一個領域的製程了. 厚度達4MM小碰撞也不會有事,這類高密度玻璃(如SCHOTT SUPERWITE)畢竟他的硬度比銅還高. 不過他跟CPL, UV鏡, 鏡頭一樣,你摔到硬度高的石頭或是地面上會碎的可能性就非常之高. FORMATT HD玻璃濾鏡,上天下海,沒覺得不妥,當然如果自己不注意,別說濾鏡,連相機架在雲台上都有可能碰翻掉導致損失. 而暗角問題,我使用1635, 幾個方法可以讓4MM濾鏡在16MM 端使用兩片無暗角, 甚至加上CPL也不會有. 希望對你有幫助.

濾鏡品牌
國外的風光攝影師基本使用的品牌是 LEE 及 Singh-Ray攝影濾鏡,LEE 目前屬於攝影濾鏡裡高端產品銷量上的老大。LEE 的濾鏡會根據光學要求來選擇使用CR39樹脂或是玻璃。比如 LEE 的 BS 是玻璃的,PL,特效等鏡也是玻璃的,但 GND 是用 CR39 的。同屬於攝影濾鏡的還有美國的Singh-Ray (這是攝影濾鏡裡的奢侈品,產品線很少,但款款有特色,當然價格昂貴),還有和 FORMATT 公司出的攝影濾鏡 HITECH ,以及法國的高堅(最早使用CR39在創意濾鏡裡的廠家)。Singh-Ray 和 LEE光學素質都是頂級的,相對來說 Singh-Ray 的做工和品控要更好一些。LEE 的出片要清淡些,Singh-Ray 有些偏品色(有點Singh-Ray 特有色調)。http://www.singhraycn.com/blog/ 這裡有很多Singh-Ray 拍的風光片。Singh-Ray 的還原有些暖調,個人認為適合拍攝日出和夕陽,還有秋天的景色。LEE 的還原偏中性,使用過程中,不會發現有明顯的偏色,比較適合用在除日出和夕陽外光比大的場景,經濟條件好的話,Singh-Ray 、LEE都有的話,再好不過羅!LEE 的還原是很中性的,一般使用過程中,不會發現有明顯的偏色。Singh-Ray 的還原有些暖調的趨勢,原因還不清楚,因為 Singh-Ray 有在生產很多特色的濾鏡,多數都是有宣傳有色彩增強特性的,所以估計Singh-Ray 的色彩配方里有自己獨到的地方。這可能也是他們賣的比 LEE 貴的原因。Singh-Ray 和 LEE 真的是好片子。HT 和高堅與其相比,還是有些差距的。特別是 SR 光做工的考究就不是另外三個可以比的。
Singh-Ray 是訂單生產小批量的,BW是大規律生產。品質控制上,BW肯定不如Singh-Ray 的嚴格。排除品質控制因素,BW凱氏和Singh-Ray 應該是同一級別的東西。個人建議,Singh-Ray 更直得選的是他的暖調CPL,而對於普通CPL,HELIOPAN,BW, 肯高 Zeta 這些會性價比更高些。樹脂濾鏡Lee, Singh-Ray,Hitech與玻璃濾鏡Formatt HD,美國世紀光學(施耐德) 都用。 樹脂濾鏡輕便,而且有個好處是因為薄,需要極端廣角的情況下兩片迭加可以不遮角。玻璃因為厚度的關係,迭加兩片目前能用到20mm焦距。量力而為吧,更貴的樹脂濾鏡會在做工上更好,另外還有品牌文化也是其價值,買自己認為合適的就好了。
進口與國產的素質差異,確實是很大的。基本上可以看成這幾檔:Singh-Ray 和 LEE 是一個檔次的,成像風格和作工有差異,都是好片。Hitech 和 高堅 是一個檔次的,Hitech 的成像略好高堅,高堅的包裝和名氣在國內要大過 Hitech。國產的是第三個檔次。如果把玻璃的也考慮在內,我試過的感覺是(以對銳度影響及偏色為主要考慮因素):
第一梯隊:施耐德:正宗德產,作工,成像當之無饋的 No.1
第二梯隊:天芬,Singh-Ray, LEE, FORMATT
天芬:技術很先進,什麼鍍膜,防紅外,還有產品線很齊全,該有的鏡片都有。鏡片的邊緣切工上不是很平滑。Singh-Ray:成像與LEE相比,有SR特有的風味,做工比LEE更考究,包裝更好,特色偏振很值得仍有,產品線很少,但幾乎都是獨家特色產品。LEE:與SR相比,沒有SR特有的色彩味道,鏡片邊緣切工有些粗糙,但是色彩還原極度真實。FORMATT:玻璃材質,老牌的英國濾鏡廠,做工包裝都很不錯,最大問題是色彩趨勢上有些偏青,這可能還是和色彩配方有些關係。上面四個品牌裡,95% 的歐美攝影師,都在使用 Singh-Ray 和 LEE 的產品。這兩個品牌在性能,價格,重量 上找到了比較好的平衡。
第三梯隊:HITECH, 高堅
HITECH 其實就是 FORMATT 公司的一個子品牌,主要就是針對中端市場的。晴天好片,天氣惡劣時有些偏色。估計還是他們公司的顏色配方問題。高堅,偏色情況與 HITECH 相比略差一些,但沒達到質的區別,特別是高堅的P系列。
第四梯隊:國產的一些:很偏。
第四梯隊:國產的,大自然,呂氏,綠葉等,都是一個水準
濾鏡的選擇應該是:GND部分:Singh-Ray 或 LEE 的:0.6硬,0.9硬,0.9反(LEE 沒有反片,只能選SR),0.6軟,0.9軟。如果考慮海邊的話,兩硬一反是必須的,軟可以選一片(當然兩片更好)。ND 部分: LEE Big Stoper(10檔), LEE ND0.9(或 SR ND 0.9),如果買不到 LEE的Big Stoper,推薦Singh-Ray Mor-slo 82 超薄(5檔)(或ND 1.2,插片的),這個是目前82超薄的濾鏡裡,單片密度最高的(5檔)。

CPL的選擇
1. 方案會有很多。終級不計成本的方案就是SR 的 Z型 CPL,便利與廣角都比較均衡,缺點就是CPL選擇面就只有兩種,SR 的 ZCPL 和 高堅的Z164。性價比方案就是就使用77口徑的,當然會有諸多使用便利及口徑少產生的一些小缺點。你說的 105 CPL,是 LEE 官方推薦的方案,使用便利性沒的說,最好的,缺點就是對廣角損失比較大。(大師們一般沒這麼糾結廣角是否要全覆蓋,能用到多少算多少,出片是硬道理。再加上105CPL是LEE和HT的官方方案,所以你會看到用這方案的大師很多。)
2.B+W的CPL也分三六九等,等級高的肯定是好的。偏色多是因為曝光時間長,數碼機的CMOS對紅外敏感引起的。(不能杜絕,但是在拍攝的時候可能通過一些技巧減輕。其實有時偏色的片子也會很有味道。)
3. 鍍膜是雙韌劍。理論上來說鍍膜增加透光率,增加一些抗光,抗污,抗水啥的能力。但用過多膜濾鏡的人,都會有同樣的發現,多膜用過一段時間後,不注意的話,很容易表面的膜弄的花花的(可能反而對成像帶來不利影響。)推薦的話,我就列幾種典型的頂級CPL,自己看著選吧:
a) B+W 凱氏超薄多膜 CPL,或是超薄多膜CPL:區別前者用的是凱氏玻璃,賣點:國內最早的也是賣的最多的頂級CPL
b) HOYA HD CPL,這兩年新進入國內的,很多朋友反映都很好。賣點:透光率目前最牛,HOYA 的玻璃也是一流
c) SR 暖調 CPL, 奢侈性的CPL,頂級產品裡唯一無膜的,賣點:暖調,精密的包裝和加工工藝
4. DF 和 史泰龍架,都是國內精品支架,做工優劣也相近,但都各有優缺點。總體結構都是相同的,所以16端表現也相似。如果非要說異同點,給個參考:
a) DF 風格:簡潔明快,好比是快槍手。
b) 史泰龍 風格:雍容奢華,好比是架重機槍。
5. 同樣可用在 24-120 上。
6. 不咬文嚼字的話,可以理解為等同意思。

色偏問題
面對色偏問題我們必須正確認識他,鏡頭也有色偏,不同相機也有不一樣的色彩取向,濾鏡色偏不如說是一種人為色彩感,而拍風光片不可能不後期,因此只要濾鏡比較突出的色偏通道是單一的,後期就很容易調整,而且經過色彩調整後的片才能賦予圖像個人風格與生命.對於濾鏡色偏其實不用看成是很嚴重的事,數碼時代,校正色偏,校正白平衡色偏是家常便飯,我們正確看待即可. 只要濾鏡的色偏不是RGB對比6個顏色一蹋糊塗,都能輕易在RAW或是PS裡校正,更簡單的使用灰卡或是白平衡蓋直接自定義白平衡也能在前期作到很好的程度. SR, LEE, HITECH這三種濾鏡的色偏都能輕易校正. 相比於高端濾鏡的規則型的線性偏色,中低端濾鏡的非規則偏色和對清晰度的影響,對最後出片的影響更大。像HT,高堅,以及國產濾鏡主要就是容易出現非規則偏色,這邊一塊偏紅色或青色,另一塊又正常的,這樣才頭痛。增加後期調節的難度。
早期的singh-ray濾鏡偏藍,後來Singh-Ray加上KR1.5後偏暖, Lee濾鏡一直以來都會偏紫紅,Hitech有分時期, 2008年產偏紅, 2009年換染料,偏藍. 不過都很好修正,因為大都是單通道色偏. 這三者濾鏡同廠牌迭加之後都會有更大的色偏, 最常見的是白雲染上紫紅,這個紫紅如何產生的。偏色多少和批次有關,但至少我手頭的HT和LEE,HT兩張疊加有一些偏色,但沒有很嚴重一說,屬於可以接受範圍。Lee兩張疊加的偏色肉眼幾乎看不出來(拍攝灰板然後在PS用吸管看色彩都很難看出數值區別),根本不是問題。 而且實際使用中很少有需要2張GND同時用的時候。 一張ND和一張GND同時用倒是有可能,不過也只是在拍水的時候才有用。LEE,SR, HT這幾個牌子的濾鏡,對絕大多數專業或業餘攝影師都夠用了。所謂偏色多數情況是無謂的擔心。

樹脂濾鏡的壽命
樹脂和玻璃的共同點就是,光學素質是一樣的優異,玻璃和樹脂相比,光學素質上不會有絕對的優勢。這裡說到樹脂鏡裡的 LEE,在偏色上LEE是一流是優異,絕對可以PK掉那些更貴的濾鏡甚至玻璃。當然偏色其實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而且很容易後期,而且真正還原中性的風光片往往會面臨沒有特色的缺點。因此,比LEE更貴的濾鏡,雖然在色彩還原上可能不如LEE,但自然有他們存在的道理。同樣玻璃和樹脂都有染色劑氧化問題,隨著時間推遲,染色劑的表面都會慢慢變差(現代光學鏡頭的鍍膜也會有氧化問題,氧化是一個現象,但不是濾鏡特有的,很多光學器材都有這個問題)。
樹脂濾鏡都會有使用壽命,這跟偏振鏡一樣. 而我們所使用的灰漸變鏡, Lee, Singh-Ray, Hitech全系列都使用CR39熱固化樹脂製作,沒有添加任何抗紫外線,加硬塗層與防氧化塗層(較高端的CR39眼鏡片會添加這些材料),在他熱固化成形後與空氣接觸時就會開始產生變化. 按照CR39鏡片特性,氧化變色現像一年即會有輕度變色,三年達到可以改變數百K色溫的程度. 而因為有染料+鏡片本身的氧化,偏色狀況不是單純的調整靠後期調整白平衡就修正. 所以對於CR39樹脂濾鏡我們應有正確認識,他容易受刮傷,因為硬度很低,偏色無論哪一種品牌都會有. SR出廠就偏青, LEE偏品,HITECH也偏青. 你很難找出低偏色的樹脂濾鏡. 因在染色過程,染的密度連最精密的義大利染色機也無法有效控制,更別說SR與LEE都用傳統手工把鏡片放在染缸裡上下拉動把顏色染上,每一批次色偏程度都不同. 沒錯,他們的製程就是這樣傳統,並沒有使用自動手臂染色機. 誰用了呢? B+W用了, 日本MARUMI用了,他們的圓形漸變鏡都使用自動染色機,這種高精度機器我在一家義大利光學廠裡見過14臺,每批次可以自動染上50~100片鏡片,更能控制染色劑的水平,溫度與漸變過渡的精度,每臺都是價值不斐的先進設備.關鍵是我認為無需太在意樹脂濾鏡壽命問題,在他可用的時間內,能拍出自己滿意的照片就夠了, 偏振鏡也是一樣的,他中間夾的那層偏光塑料膠片也是會氧化變黃變品, 也是消耗品.
樹脂灰漸變濾鏡無論哪一個品牌,都是損耗品. 聽起來很殘酷,但是例如Hitech, Lee,Singh-Ray都使用CR39鏡片,製造過程大同小異,所以其化學本質相同,該氧化的一樣氧化,會刮傷的一樣刮傷. 他是一片平面鏡片,沒有涉及到任何光學設計,這跟鏡頭不一樣. 那麼他們之間製造的不同在哪裡? 
(1) 染色劑不一樣, 染色劑的不同會有不同的色彩傾向.
(2) 鏡片厚度不一樣, Hitech 採用1.5mm, Lee與Singh-Ray 2mm, Hitech原廠說1.5mm比2mm的透光強,這點我的結論是對,沒錯透光稍好,但對於拍攝靜態照片與2mm的沒不同, 主要還是降低了材料成本,因此價格便宜理所當然.
(3) 鏡片成型模具的細緻度不同. 愈常保養的模具,當然鏡片會比較平整. 不過能做樹脂光學鏡片的模具都有很高的平整度,表面經過研磨拋光,這也不是高科技,國內做高檔樹脂眼鏡片的N家廠商都能做到,而且眼鏡因為是透鏡,配合不同度數,模具的嚴格程度遠比平面灰漸變濾鏡模具要高出太多. 灰漸變使用的平板鏡片模具是最簡單的模具.
但無論怎麼平整的模具都無法改變樹脂鏡片表面凹凸不平的現象,因為樹脂注入模具後無論如何也無法填滿模具表面,會因為空氣壓力而形成無數氣孔. 所以樹脂濾鏡實際的透光率不如高檔玻璃,成像銳度與立體感也遠不在同等級. 高檔玻璃可以進行納米級表面拋光. Water White純水白玻璃就是納米級平整度,目前世界上只有五家廠商能提供這種玻璃. 價格當然會比樹脂濾鏡昂貴,但說白了與Singh-Ray來比價格差距並不大. 還無法理解為何技術含量低的的一片平板樹脂灰漸變濾鏡會比一對頂級樹脂眼鏡透鏡貴.
放的愈久的樹脂濾鏡成像會愈"肉",色偏會更多. 風光片不可能不後期色彩,不後期色彩的風光片很難接受,所以色偏只要在合理範圍,用灰卡,白平衡濾鏡校正讓他色溫回到基本值, 再根據自己的風格調整各通道顏色飽和度.英國Lee是一家很老實的廠家,雖然我認為他的樹脂濾鏡不便宜. 他在Lee的產品目錄上就告之用戶,加上樹脂濾鏡會損失鏡頭光學性能,迭加愈多損失愈大,但攝影者本身要衡量美景的效果值得用性能損失來換取等等的...
濾鏡的使用色偏是必然的無論哪一品牌濾鏡,而樹脂濾鏡因為染色劑在製程中無法保證每一批次都一樣所以即使同一品牌同樣型號濾鏡都會有差異,我經歷過的所有樹脂濾鏡使用一年多整個鏡片會開始氧化變黃,因此色溫會一直降低,而隨著時間愈來愈長,氧化過程會逐漸在整個鏡片擴散,造成鏡片局部色溫不統一的現象.
濾鏡的色偏除了染色劑之外,鏡片材質也是關鍵. 常用於灰漸變的CR39是美國哥倫比亞公司發明,是一種高透光透明塑料,材質的標稱透光率在92%左右,目前很廣泛運用在眼鏡上,我們看到的各種安全鏡片眼鏡90%都是CR39材質,要看到這種氧化現象相信戴眼鏡的朋友就很清楚,鏡片一段時間後就變黃,並且不再通透,可見光波透過率大幅下降,說白了就是蒙上一層灰. 但這個92%透光率並不是絕對,因為這跟樹脂鏡片在製造過程中有很大關係,樹脂顆粒經過高溫液化後注入模具成形, 因為樹脂硬度非常低所以不可能鏡片成形後進行高精度拋光,所以樹脂鏡片的表面是極為不平整的,有無數的坑洞,這大幅影響了成像的銳度與可見光透過率也是造成色偏的原因之一. 當然高端玻璃又是另外一個故事,如schott water white玻璃,是納米級的平整度.
有關壽命這個問題,可以這麼總結:1. 如果經常使用濾鏡,並以此為生的人,可能短則一年,長則二三年,就會因為濾鏡表面劃花問題,需要更換。2. 如果僅是偶然使用的人,大約在3-5年後,染色劑可能會開始慢慢氧化。3. 別太觀注於壽命這個問題,總不能因為染色劑會氧化,而不用濾鏡。 也不能因為鏡頭鍍膜會氧化,就不用相機和鏡頭了。根據自己的隨受能力,適合的買一些濾鏡,多拍出一些有價值的照片,才是最重要的。

来源:kanzhongguo.com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