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劣質化是一曲現代悲歌

作者:張敬己 發表:2013-01-07 22:3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江西貴溪市11名幼童遇難的慘劇,刺痛了國人。對這次慘劇的分析,以及建設性的意見,諸多媒體盡到了公器之責,只是,一次又一次類似事件的發生,文字的無力也是許多呼籲者相同的痛感。事實上,不單農村的幼兒教育存在因資源分配的不均而導致的劣質化,在文化設施、醫療衛生、交通、通訊、供水供電、商業服務、科研與技術服務、環境保護等諸多方面,農村都處在劣質化的邊緣。貴溪11名幼童遇難的慘劇,只是一個觀察農村教育劣質化的黑色切口。

農村的劣質化,體現在農民劣質化生存狀態上。先說農村的醫療衛生狀況,雖然自2003年開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新農合制度建設也取得相應成績,覆蓋面不斷擴大。但「看病難、看病貴」在農村有著更艱難的困境描述:交通的不便、基層醫療設施和人員的缺失,「看病難」對農民而言不止是生命在看病時間上的掙扎;「吃五穀生百病」的諺語也不會避開收入相對較低的農民,於他們而言,「看病貴」更似一個「人財兩空」的先期預告。

交通更是制約農村發展而使農村劣質化的重要成因。不少地方的農村公路坑坑窪窪,缺少維護與維修,不僅給車輛通行造成困難,而且也存在安全隱患。橋樑更是問題多多,這從媒體的報導中就可見一斑。

水利這個農業的命脈,一樣也氣息奄奄。不少地方,真正起作用的是功能已經嚴重退化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修的庫塘堰壩。靠天吃飯,還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無奈寫照。

農村的環保,更是一個徹底被人遺忘的問題。且不說農民因相關教育缺失而淡漠環保,土地因化肥使用過多的板結化、農藥的超劑量使用讓農作物殘留超標成為普遍現象。河道裡,污水與白色垃圾混雜,院落邊,不易降解和有毒的生活垃圾隨處可見。青山綠水農家院,在很多地方已經成為一種回憶。

文化教育的滯後、經濟力量的薄弱和基礎設施的欠缺與破碎,使得農村已經呈現嚴重的空洞化。中國經營報在去年11月的報導裡說:我國的自然村十年間由360萬個,銳減到只剩270萬個。這意味著,每一天中國都有80個到100個村莊消失。「兩個人的村莊」、「一個人的村莊」不時見諸報端,「故鄉在淪陷」與「回不去的故鄉」早就不是文學的哀嘆,而是觸目驚心的現實寫照。而這一切,因為缺乏在公共輿論的影響力,農村的劣質化和農民的劣質化生存並沒有進入公眾的視線。

關於三農有多重要,已無需筆者贅述。在這裡,不想說城鄉二元化的痼疾已經潰瘍,那些被描述為美好與詩意所在的故鄉,精神與物質上的貧困足以令人驚心。而上述狀況也並不是單一的存在,農村的劣質化,時不時以最令人心痛的狀態呈現。(1月6日燕趙都市報)

来源:新浪博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