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於軾:貧富差距巨大的現實

--關注財富與地位的不平等

作者:岑科 發表:2013-02-12 06:3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茅於軾先生的著作《中國人的焦慮從哪裡來》終於出版了。作為他長期以來的讀者,我知道這部書的誕生歷盡了千辛萬苦。我也相信,這是迄今為止茅於軾先生針對中國社會問題發言最重要的作品。為什麼這麼說?看看這本書討論的問題和思想線索就明白了。

第一,中國人的焦慮和怨氣來自社會不公,即財富或地位的不平等。

追求平等是人類的天性之一,財富或地位不平等是許多社會問題的根源。財富平等和經濟效率是一對矛盾:對平等要求太高會損害效率,完全忽視平等又可能影響社會穩定;所以對財富不平等可以溫和地限制,但不能設想去消除。而人與人之間地位不平等,意味著社會中有特權壓迫存在,會導致嚴重後果。中國當前社會中矛盾和怨氣的主要原因就在於此:社會正義缺失,沒有地方講理。因此,未來中國發展除了協調平等和效率的關係,最重要的是消除人與人的地位不平等,實現民主和法治。

第二,中國房地產亂象,集中反映出社會貧富落差巨大的現實。

住房問題是社會不平等現象的典型。居住條件的巨大差異,最直觀地反映出人與人之間的財富不平等。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由於富人擁有大量財富而缺乏投資渠道,紛紛購置房地產,導致房價快速上漲,住房大量閑置,出現了資源浪費。另一方面,為了讓低收入人群能夠購買住房或有房可住,在社會輿論要求下,政府出資興建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但是,由於政府自身並不創造財富,而且保障房建設不按市場規則進行,導致它的生產、分配過程出現低效、腐敗、不公等問題。

第三,中國最嚴重的貧困問題在農村,其制度根源依然沒有消除。

中國最嚴重的貧富問題是農村與城市的收入差距。根源在於國家長期對農村採取歧視政策,束縛了農民的自由。在改革開放過程中,農村經濟自由擴大,農民進城打工,工資逐步提高,這種狀況有所緩解。但問題依然沒有解決。未來社會發展中要想繼續提高農民的收入,縮小城鄉差距,應該進一步放鬆對農村的經濟管制,擴大農村金融自由。另外,最重要的是恢復農民對土地的所有權,讓他們從土地產權交易中受益;並在城市化過程中幫助農民解決住房問題,使他們向真正的城市居民轉變。

第四,中國富裕階層的安全面臨著來自社會和自身的雙重挑戰。

在中國改革開放過程中,企業家是先富起來的一批人。除了少數靠特權關係牟利者,大部分企業家在致富同時為社會創造了價值,應該受到肯定。但另一方面,富裕起來的企業家應該懂得社會責任,包括投身慈善事業,也包括抵制或避免腐敗行為,幫助社會實現清明與和諧。仇富的社會沒有前途,就像在改革開放之前,中國受馬克思主義剩餘價值理論主導,把富人當作批判和仇視的對象,結果是人人受窮。 但在市場經濟中,由於天賦、能力、運氣不同,收入差距是不可避免的,應該積極正確地看待。

第五,縮小貧富差距的努力,會遭遇左右為難的困境。

縮小貧富差距有兩種辦法,一是政府稅收轉移,一是富人自願捐贈。在自願情況下,縮小貧富差距能提高社會總效用,有利於經濟穩定和諧發展。有些國家實行全民福利制度,弊端是政府強制進行收入再分配,降低了經濟效率;但它同時滿足了人們要求平等的天性,因此受到很多百姓的歡迎。在中國社會中,由於稅制設計不合理,民間公益活動受限制,近年來貧富差距問題未能很好解決,反而有所惡化。問題的根本在於人的基本權利不能保障,需要改善政府的公共治理水平。

第六,追求權利平等將成為中國社會發展的矛盾焦點和問題核心。

一個社會中人人財富均等,既不可能,也不可取。但人人權利平等既可以實現,也值得追求。它意味著法律公平保護每個人的權利,沒有人的權利高於其他人的權利,沒有誰違反法律而不受制裁,而且人們擁有這些權利不會發生衝突,這樣就能最大限度保護每個人的生命、財產和自由。它是發展市場經濟的基礎,也是避免社會陷入暴力循環的制度安排——即法治和人權。要實現法治與人權,必須消滅特權。它要求大家一方面和特權階層的特權行為作鬥爭,一方面清除自己頭腦中的等級觀念。在一個沒有特權、人人平等的社會中,只能通過協商妥協來解決利益衝突和思想分歧,因此寬容很重要。沒有寬容精神,就沒有民主自由和法治憲政。

第七,民族主義和國際衝突是中國社會轉型最大的變數。

在某些條件下,政府職能與國家主權對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自由有積極作用。但在更多的時候,國家主權觀念卻是推廣人權的巨大障礙。原因是有人把國家利益、人民利益和政治家的利益混淆起來。在捍衛國家主權、維護社會穩定等口號鼓動下,政治家經常對外發動戰爭,對內實行專制,損害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和自由。表面上是維護國家利益,實際上是犧牲人民利益,維護政治家的利益。要減少這種悲劇,必須認清人民利益的核心是生命、財產、自由得到保障,國家主權只有保護人權才有意義。因此,在一切社會交往和國際關係中,要貫徹人權高於主權的信條,用「以人為本」的觀念取代「以國為本」的觀念。

第八,中國的市場經濟發展任重道遠。

一旦人權得到保護,沒有人強制侵犯他人的利益,社會必然發展出市場經濟。它能通過分工、交易、價格等機制,鼓勵發明創造,提高生產效率,優化資源配置,實現經濟高速增長和社會繁榮進步。這是人類兩百多年來歷史發展給出的證明。未來的人類社會只要存在資源稀缺,希望保持生活富足,就離不開市場經濟。但是,由於人類理性自負和對財富平等的追求,計畫經濟思想永遠不會消失。為了市場經濟免遭破壞甚至遺棄,需要經濟學家不斷重申市場經濟理念。

總之,茅於軾先生的這部著作,不僅關注到當下中國社會中最熱點的疑難問題,也指出這些問題背後的制度與文化根源,並揭示了很多讓社會產生矛盾衝突的觀念陷阱,為中國走向文明法治描繪出一條清晰的道路。我絲毫不懷疑,他在書中呈現的犀利的思想觀點和深刻的歷史經驗,會在中國未來5到10年的社會變革中不斷顯示出超凡的重要性。它太需要更多的人來認識和傳播了。

来源:博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