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中的閩江船隻(組圖)

作者:李聞緣 發表:2013-02-25 14:4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閩江上的木筏。


閩江上的竹筏,漁夫用鸕鹚(讀作「盧慈」)捕魚。鸕鹚又名「魚鷹」,善潛水捕魚。


閩江上的竹筏(Cormorant boats)。漁夫把竹筏撐到江心,將筏上的鸕茲趕下水去捕魚。攝於福建福州,約1920至1937年間。


閩江氾濫,水淹家園,居民撐筏渡江。攝於福建福州,約1890年6月間。


閩江上的舢舨,船工在船尾搖櫓使其航行。「舢舨」源自「三板」協音,由左、右、底共三片大板拼接而成的平底木船,通稱為舢舨。船長約3.5公尺至4.5公尺,捕魚、載客、載貨都可。
攝於閩江口尖峰島(Sharp Peak-island, 又名川石島)附近,約1915-1920年間。


舢舨,沒有桅桿和風帆的小船。攝於閩江口尖峰島附近,約1915-1920年間。


閩江口。靠岸,沒有桅桿和風帆的是舢舨,適合在渡口擺渡之用。


閩江上的舢舨,背景還有一艘觸礁失事的舢舨。約1920年左右


閩江上的麻雀船(Sparrow Boat)。閩江水淺多礁,船夫手下水拖船前進。


閩江上的麻雀船,船頭尾尖,底成鈍角形,狀似麻雀,適應閩北山區河流險灘多、灣道多的特點。


閩江上的麻雀船。常組成船隊,前後可以互相照應。


閩江口的麻雀船。背景為福州馬尾(Pagoda Anchorage)。
因 各地河道不同,麻雀船形制略有差異,名稱也不盡相同。


閩江上的麻雀船。下航運送稻米;上航運載鹽和日用百貨,也兼營客運


閩江上,三艘並排的蜑民船(也稱連家船、溫麻船、五會船、五帆船)。蜑(讀「但」),古同「蛋」。傳統上蜑民(也稱連家船民)漂泊於水上,終生以船為家。攝於福州港,約1910年。


從閩江南岸的倉山(南臺島),遠眺閩江。圖中房屋聚集處為中洲島,其南岸靠牆停泊的是沒有桅桿的蜑民船,其北岸停泊了兩艘是有多桅桿的海船(未繪出船身)和一些江船。背景有高塔處為福州城區。美國傳教士莫理循(G.E. Morrison, 1862~1920)繪製,約1884年。


從閩江南岸遠眺福州。圖近處為倉山(南臺島)上渡口附近,到中洲島的江面上停泊了許多福州蜑民船。江面近天際線,在中洲島左方為萬壽橋。


閩江上蛋民船聚集的場景。繪於1850年左右。


福州萬壽橋,是各種海船沿閩江西行的終點。
圖中可見有帆的海船和無帆的蜑民船分別停泊在萬壽橋的兩側。攝於1910年左右。


閩江上的福州江南橋(倉前橋)。橋的兩側停泊的船隻類型不同。攝於民國時期。


閩江上的蜑民船(連家船)。圖左為福州萬壽橋(Foochow Bridge)。攝於1927年。


福州內河上的蜑民船(連家船)。


閩江上的蜑民船(連家船)。穿梭於中洲島南岸夾縫中,沿岸的木厝即蜑民搭建的簡陋居所。圖中背景為中洲島南岸的江南橋(倉前橋,Short Bridge)和倉山(南臺島)。攝於福州,約1907年左右。


閩江上的蜑民船(連家船)。圖中背景為福州萬壽橋(Foochow Bridge)約1907年左右。


閩江洪汛期間,南北兩岸都泊滿了許多蜑民船。攝於福州,約1920-1930年間。


閩江洪汛期間,蜑民船被衝到江南橋(倉前橋,Short Bridge)的尖嘴橋墩上去了,1893年。


江縣城外的閩江岸邊,停泊了許多蜑民船。約1910年。


蜑民船在閩江上下游都可看見。


閩北地圖,附古今地名對照。閩江位於福建省境內,全長577公里,兩岸多山,水道浪小礁石多。

来源:新三才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