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影響世界的人物

發表:2013-03-28 12:4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4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農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人,漢族,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曲阜市東南的魯源村)。逝世後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的派創始人。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後裔。周滅商後,周成王封商紂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啟於宋。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一帶)。微子啟死後,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後,後代子孫開始以孔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為了逃避宋國內亂,從宋國逃到了魯國。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叔梁為字,紇為名)是魯國出名的勇士,叔梁紇先娶施氏,生九女而無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在當時的情況下,女子和殘疾的兒子都不宜繼嗣。叔梁紇晚年與年輕女子顏氏生下孔子。由於孔子的母親曾去尼丘山祈禱,然後懷下孔子,又因孔子剛出生時頭頂的中間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為丘,字仲尼(仲為第二的意思,叔梁紇的長子為孟皮,孟為第一的意思)。孔子三歲的時候,叔梁紇病逝,之後,孔子的家境相當貧寒。由於種種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沒有過大的作為,但在治理魯國的三個月中,足見孔子無愧於傑出政治家的稱號。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可將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業上。孔子曾任魯國司寇,後攜弟子周遊列國,最終返回魯國,專心執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壟斷,開創了私學先驅。孔子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賢人72,其中有很多皆為各國高官棟樑。

孔子對後世影響深遠,雖說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後世並尊稱他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認為他曾修《詩》、《書》,《禮》、《樂》,序《周易》(稱《易經》十翼,或稱易傳),著《春秋》。《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論語》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他所倡導的「樂禮善學,尚中貴和」的儒學精髓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

秦始皇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秦王朝的始皇帝。後人稱之為「千古一帝」。姓嬴氏,名政,秦莊襄王之子,華夏族(即今漢族)。出生於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故又趙氏(先秦時期,姓氏並未統一,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故秦始皇叫趙政)。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歲時即王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邦呂不韋及嫪毐掌管。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始皇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成人加冕儀式,正式登基,「親理朝政」,除掉呂、嫪等人,重用李斯、尉繚,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建立起第一個以早期漢族為主體的強大秦漢多民族統一的封建大帝國——秦朝。定都咸陽。秦王政自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將大臣議定的尊號改為「皇帝」。秦始皇不僅確立了中央集權的體制,統一了文字和貨幣,統一了度量衡;還修建馳道、修筑長城、還開拓了邊疆。秦始皇對中國和世界的歷史均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叱吒風雲富有傳奇色彩的劃時代人物,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中央集權制帝國的創立者,是個厚今薄古的集大成者。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1162-1227)即孛兒只斤氏,名鐵木真。蒙古族,也是蒙古歷史上的傑出政治家、軍事家。公元1206年,被推舉為蒙古帝國的大汗,統一蒙古高原各部落。在位期間,多次發動征服戰爭,征服地域西達黑海海濱,東括幾乎整個東亞,建立了世界歷史上著名的橫跨歐亞兩洲的大帝國之一。投奔克烈部汪罕,收集亡父舊部,逐漸恢復實力。約在金大定未建立宮帳,稱汗。與札答闌部札木合等作戰,敗績,史稱十三翼之戰。金承安元年(1196),與汪罕聯兵助金截擊塔塔兒部翰裡札河(今蒙古烏勒吉河),金授察兀忽魯之官。又隨汪罕與乃蠻部戰,戰後諸部來附,勢力增強。金泰和元年(1201)二月,與汪罕戰勝以札木合為首的蒙古高原十餘部盟軍。滅塔塔兒撕四部,據呼倫貝爾草原,實力大增。三年,被汪罕發兵掩襲,敗退至班朱尼河(呼倫湖西南)。不久,乘汪罕不備,奇襲汪罕牙帳,滅克烈部。次年與乃蠻部決戰,滅乃蠻。六年於翰難河(今鄂嫩河)畔召開忽裡台大會,建蒙古國,即大汗位,加號成吉思,頒布札撒,建萬人怯薛,分封九十五千戶,設札魯忽赤掌行政司法諸事。即位四年(1209),大舉入侵西夏,引河水淹中興府(今寧夏銀川)迫使西夏納女請和。六年,率大軍南下攻金,分兵三路破華北各地。九年,因金帝獻岐國公主請和,乃退兵。十年復以金帝遷都南京(今河南開封)為口實,攻佔中都(今北京)。病死於六盤山。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上廟號太祖。次年,追上謚號聖武皇帝,至大二年(1309)加謚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成吉思汗促進了世界陸上貿易的發展,是古今中外著名的,同時又是最有爭議的歷史人物。七八百年來,中外各國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名人學者從不同角度研究和探討這位偉大人物。成吉思汗無疑是是世界上最偉大軍事家和統帥之一。

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於周烈王四年,死於周赧王二十六年,山東鄒城人,漢族。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父名激,母鄒氏。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孟子師承孔伋(孔子之孫一般來說是師承自孔伋的學生),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並稱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遊說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有《孟子》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醜》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孟子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後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鄒國。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是後世母教之典範。 

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並不是很高。自中唐的韓愈著《原道》,把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一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開始,出現了一個孟子的「升格運動」,孟子其人其書的地位逐漸上升。《孟子》一書,在漢代就被認為是輔翼「經書」的「傳」,和孔子的《論語》並列。至五代,後蜀主孟昶下令將《易》《書》《詩》《禮》《周禮》《儀記》《公羊傳》《穀梁傳》《左傳》《論語》《孟子》十一經書寫刻石。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孟子》一書首次被列入科舉考試科目之中。元豐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為「鄒國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廟。以後《孟子》一書升格為儒家經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大學》和《中庸》被認為是孔子弟子曾參和孔子之孫子思的著作,這樣,《孟子》一書便與孔子及孔子嫡系的著作平起平坐了,其實際地位更在「五經」之上。 孟子根據戰國時期的經驗,總結各國治亂興亡的規律,提出了一個富有民主性精華的著名命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如何對待人民這一問題,對於國家的治亂興亡,具有極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視民心的向背,通過大量歷史事例反覆闡述這是關乎得天下與失天下的關鍵問題。仁是一個古老的政治思想範疇,「仁義」是孟子的道德論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說的「仁義」,是有階級性的,是建築在封建等級社會的基礎之上的。但是,他反對統治者對庶民的剝削,反對國與國和家與家的戰爭。

隋文帝

隋文帝(541.7.27-604年3月4日-604年8月13)北魏皇帝鮮卑賜姓普六茹堅,小字那羅延,謚號:文皇帝。隋文帝即楊堅,隋朝開國皇帝。漢族,郡華陰(今陝西省華陰縣)人。他是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其父楊忠是西魏和北周的軍事貴族,北周武帝時官至柱國大將軍,封為隨國公,楊堅承襲父爵。他在位期間成功底統一了百年嚴重分裂的中國,定都長安(大興城),開創了先進的選官制度,發展文化經濟,使得中國成為盛世之國。文帝在位期間,隋朝開皇朝年疆域遼闊,人口達到700餘萬戶,是人類歷史上的顛峰時期。楊堅是西方人眼中最偉大的中國皇帝,被尊為「聖人可汗」。隋文帝結束了自東漢末年到隋統一前近400年的分裂割據狀態。實現了自秦漢以來的又一次統一,使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經濟發展,使隋代獲得了「國計之富者莫如隋」的讚譽,為我國封建社會隋唐盛世的出現奠定了基礎。自從周武滅佛後,佛教元氣大傷,隋文帝登極後,大興佛教,隋唐佛教之盛,歷史上稱為黃金時代。隋文帝第一次實現了中國大範圍內的多民族的統一;他首次實行了一直沿襲到清朝的三省六部制;他開創了科舉,制定了當時最為先進並影響後世基本立法的律法《開皇律》。不僅如此,他還開啟了隋唐盛世之門,實現了千古傳頌的「開皇之治」。楊堅開創建立的科舉制度,在中國歷史上留存長達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期才廢除,但當時的美英等國稱奇並借鑒了這種選拔制度作為政府文員的聘用方法。他簡化地方官制、修訂國律、設置糧倉、改革貨幣、創導節儉......楊堅在位23年,604年病逝於大寶殿,終年64歲,葬於泰陵(今天陝西省楊陵(凌)區城西5公里處)。他確立的「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確,組織嚴密,加強了中央集權。對唐及以後歷代王朝影響都十分巨大。楊堅精心治理國政,隋王朝迅速強大繁榮起來。隋朝京城及各地的糧倉,大的可儲糧千萬石,小的也儲糧幾百萬石,都儲滿了穀物。長安、洛陽和太原的國庫中,儲存的絹帛各有數千萬匹。隋文帝臨終時,天下倉庫的積儲可供全國五六十年正常使用。他不僅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還使隋朝成為政權穩固,社會安定,戶口銳長,墾田速增,積蓄充盈,文化發展的國家。

老子

老子(西週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二十五日卯時誕生,卒於前471年),姓李名耳,字伯陽,漢族,楚國苦縣(今安徽鹿邑縣)太清宮鎮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始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傳他一生下來就是白眉毛白鬍子,所以被稱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時期,曾在東周國都洛邑(今河南洛陽)任守藏史(相當於國家圖書館館長)。他博學多才,孔子周遊列國時曾到洛陽向老子問禮。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並在函谷關(位於今河南靈寶)前寫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經》(又名《老子》),最後不知所終。唐高宗曾親臨鹿邑拜謁,被老子封為「太上玄元皇帝」,而唐皇武後封老子為太上老君,苦縣也因老子被皇帝先後更名為真源縣、衛真縣、鹿邑縣,並在鹿邑留下許多與老子相關的珍貴文物。《道德經》主張無為而治:其最終通過主觀上不以取得利益為目的,客觀上卻可以更好地實現利益。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遵循這樣的規律——道:事物本身的內部不是單一的、靜止的,而是相對複雜和變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陰陽的統一體。相互對立的事物會互相轉化,即是陰陽轉化。方法(德)來源於事物的規律(道)。從他的理論淵源可以看出,老子試圖建立一個囊括宇宙萬物的體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一九七三年,馬王漢墓出土了帛書《老子》,給幾千年來的老學研究帶來了從未有過的光明。《道德經》含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老子哲學與古希臘哲學一起構成了人類哲學的兩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學思想而被尊為「中國哲學之父」。老子的思想被莊子所傳承,並與儒家和後來的佛家思想一起構成了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內核。道教出現後,老子被尊為「太上老君」;從《列仙傳》開始,老子就被尊為神仙。從漢代起,歷代帝王就開始到河南鹿邑去祭拜老子。《道德經》全書的思想結構是:道是德的「體」,德是道的「用」。《道德經》國外版本有一千多種,是被翻譯語言最多的中國書籍。「德道」除了有道德的內涵,而且寓意明德歸道、以德養道的深刻意境。

岳飛

岳飛(1103.3.24-1142.1.27),民族英雄、軍事家、抗金名將,漢族人。字鵬舉,謚武穆,後改謚號忠武。河北(今河南)相州湯陰縣永和鄉孝悌裡人(今安陽市湯陰縣城東30里的菜園鎮程崗村)。岳飛19歲時投軍抗遼,官至湖北京西路宣撫使、兼營田大使。紹興十一年(114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檜以「莫須有」(或許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於,臨安風波亭。他死於南宋高宗年間,時年三十九歲。1162年,宋孝宗時詔復官,謚武穆,寧宗時追封為鄂王,改謚忠武,已盡「忠孝節義」,並留有《岳武穆集》(又稱《武穆遺書》)。

岳飛在抗金的正義鬥爭中,其出師北伐、壯志未酬的悲憤心情寫下千古絕唱《滿江紅》: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他的詩作《滿江紅》,至今仍是令人士氣振奮的佳作。他率領的軍隊被稱為「岳家軍」,金人流傳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名句,表示對「岳家軍」的最高讚譽。岳飛在軍事方面的才能被譽為宋、遼、金、西夏時期最為傑出的軍事統帥、連結河朔之謀的締造者。同時他又是兩宋以來最年輕的建節封侯者。南宋中興四將岳飛為之首(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岳飛精忠報國的精神深受中國各族人民的敬佩,表現出被壓迫民族的崇高的民族氣節,岳飛是中華民族永遠值得敬重學習的民族英雄。

祖沖之

祖沖之(公元429年─公元500年)是我國傑出的數學家,科學家。南北朝時期人,漢族人,字文遠。生於未文帝元嘉六年,卒於齊昏侯永元二年。祖籍範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水縣)。先世遷入江南,祖父掌管土木建築,父親學識淵博。祖沖之從小接受家傳的科學知識。青年時進入華林學省,從事學術活動。一生先後任過南徐州(今鎮江市)從事史、公府參軍、婁縣(今昆山縣東北)令、謁者僕射、長水校尉等官職。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曆法和機械三方面。在數學方面,他寫了《綴術》一書,被收入著名的《算經十書》中,作為唐代國子監算學課本,可惜後來失傳了。《隋書·律歷志》留下一小段關於圓周率(π)的記載,祖沖之算出π的真值在3.1415926(朒數)和3.1415927(盈數)之間,相當於精確到小數第7位,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成就。這一記錄直到15世紀才由阿拉伯數學家卡西打破。祖沖之還給出π的兩個分數形式:22/7(約率)和355/113(密率),其中密率精確到小數第7位,在西方直到16世紀才由荷蘭數學家奧托重新發現。祖沖之還和兒子祖暅一起圓滿地利用「牟合方蓋」解決了球體積的計算問題,得到正確的球體積公式。在天文曆法方面,祖沖之創製了《大明歷》,最早將歲差引進曆法;採用了391年加144個閏月的新閏周;首次精密測出交點月日數(27.21223),回歸年日數(365.2428)等數據,還發明瞭用圭表測量冬至前後若干天的正午太陽影長以定冬至時刻的方法。在機械學方面,他設計製造過水碓磨、銅製機件傳動的指南車、千里船、定時器等等。此外,他在音律、文學、考據方面也有造詣,他精通音律,擅長下棋,還寫有小說《述異記》。是歷史上少有的博學多才的人物。

蔡倫

蔡倫(61-121)字敬仲,東漢桂陽郡漢族人,他是我國四大發明中造紙術的發明者。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蔡倫被選入洛陽宮內為太監,當時他約15歲。他讀書識字,成績優異,於建初元年(公元76年)任小黃門(宦官中職務較低者)。此後作黃門侍郎,掌管宮內外公事傳達及引導諸王朝見、安排就座等事。後來升任「尚方令」,負責管理皇室工場,監造各種器械。約於元初五至六年(公元118∼119年)蔡倫又被提升為長樂太僕,相當於大千秋,成為鄧太后的首席近侍官,受到滿朝文武的奉承。正當他權位處於頂峰之際,建光元年(公元121年)鄧太后卒,安帝親政。蔡倫因為當初受竇後指使參與迫害安帝皇祖母宋貴人致死、剝奪皇父劉慶的皇位繼承權而被審訊查辦。蔡倫自知死罪難免,於是自盡而亡。蔡倫一生在內廷為官,先後侍奉4個幼帝,投靠兩個皇后,節節上升,身居列侯,位尊九卿。美國人麥克·哈特在《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將蔡倫排在第七位,遠遠排在我們熟知的哥倫布、愛因斯坦、達爾文之前。2007年美國《時代》週刊評選和公布人類「有史以來最佳發明家」,蔡倫榜上有名。

據考證,我國西漢時已開始了紙的製作,魏晉南北朝時期紙廣泛流傳也普遍為人們所使用,造紙術進一步提高。現今位於洛陽漢魏故城東約2000米,面臨洛河的地方,很可能是蔡倫造紙的作坊所在地。當時造紙原料已多樣化,紙的名目繁多如竹帘紙、籐紙、魚卵紙……蔡倫造紙的原料廣泛,以爛魚網造的紙叫網紙,破布造的紙叫布紙。公元二世紀,紙在中國就有了廣泛的作用,不到幾百年時間中國人就向亞洲其他一些地區出口紙。在很長的時期裡,他們對造紙技術保密。但是751年有些中國造紙工人被阿拉伯人俘虜,不久撒馬爾罕和巴格達都有了造紙業。造紙技術逐漸傳遍了整個阿拉伯世界。12世紀歐洲人從阿拉伯人那裡學到造紙技術。紙的使用逐漸廣泛起來,古騰堡發明現代印刷術後,紙在西方取代了羊皮紙,成為主要的書寫材料。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在總結前人製造絲織晶的經驗的基礎上,在洛陽發明瞭用樹皮、破漁網、破布、麻頭等作原料,製造成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才使紙成為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蔡倫把他在尚方的造紙過程、方法寫成奏章,連同造出來的植物纖維紙,獻給東漢皇帝劉肇,漢和帝很稱讚他的才能,馬上通令天下採用。這樣,蔡倫的造紙方法很快傳遍各地。蔡倫的發明創新不止造紙,他「監作秘劍及諸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為後世法」,「有蔡太僕之弩,及龍亭九年之劍,至今擅名天下」。「蔡侯紙」以其輕薄、光滑、潔白、便宜易得、便於揮毫為特徵,將流行於世千百年的竹簡木牘和絲質書寫品塵封,以摧枯拉朽之勢完成了一場書寫材料的大革命,並使自己名垂千古,萬世流芳!

唐太宗

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1]),是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號貞觀。。他是傑出的軍事家,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發揮了決定性作用,愛好文學與書法,有墨寶傳世。唐朝建立後,李世民受封為秦國公,後晉封為秦王,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最終統一中國。李世民即位為帝之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以文治天下,並開疆拓土,成為中國史上著名的明君。唐太宗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並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唐太宗在位23年,享年50歲。



来源:360dc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