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3年10月01日訊】戲曲樂隊中管弦樂部分稱為「文場」,由各種胡琴、月琴、琵琶、阮等組成。打擊樂部分稱為「武場」,由不同類型的鼓、板、鑼、鐃鈸等組成。合稱為「文武場」,或叫「場面」。
「文場」的作用主要是為演唱進行伴奏,並演奏為配合表演而用的場景音樂。文場樂器包括:
曲笛:竹製樂器,有八孔,吹孔一個,指孔六個,膜孔一個,其音醇厚,常用於京劇和昆曲的伴奏。
嗩吶:簧管樂器,由芯子、管子和碗子組成。京劇樂隊中又分大嗩吶和海笛兩種類型,大嗩吶聲音宏亮,常用於伴奏發兵、慶典等宏大場面;海笛聲音尖而響亮,常在武戲中伴奏昆曲。
板胡:拉弦樂器,胡琴的一種。形狀似二胡,只是琴筒呈半球形。弓子夾於兩弦之間,靠摩擦發音。其音高亢,是各種類梆子劇種的主要伴奏樂器。
京胡:拉弦樂器,胡琴的一種,形狀似二胡,只是較其略小,弓子夾在兩弦之間,以弓弦間的磨擦發音,其音剛勁嘹亮,是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
京二胡:拉弦樂器,比京胡略大,馬尾弓夾於兩弦間,其音低沉柔和,京劇旦角唱腔多由它作為京胡的輔奏樂器。
琵琶:彈拔樂器,音箱半梨形,以桐木蒙面,琴頸向後彎曲,設有琴品。演奏時雙手豎抱,左手按品,右手彈奏,技法多樣。現為重要民樂樂器和戲曲樂器。
月琴:彈拔樂器,類似琵琶,但琴體呈圓形似月,有三根弦,左手按琴頸音品,右手以拔片彈奏,音質清脆明亮,是京劇樂隊的主要輔奏樂器。
阮:彈拔樂器,分低、大、中、小四種,戲曲樂隊中多用大、中兩種。有四根弦,左手按琴頸音品,右手以拔片拔奏,音質渾厚,是戲曲樂隊的重要輔奏樂器,也是重要的民樂樂器。
弦子:又稱「小三弦」,琴頸很長,琴體較小,兩面蒙蟒皮。有弦三根,左手按音,右手以拔子或手指拔奏。其音質清脆,穿透力強,是京劇的主要輔奏樂器。
「武場」的主要任務是配合演員的身段動作、念白、演唱、舞蹈、開打,使其起止明確、節奏鮮明。此外,場次的轉換、舞臺情緒渲染等也都由「武場」承擔。武場樂器包括:
鑼:打擊樂器,扁圓形、銅製,有大、小鑼之分,在演奏方式上亦有區別。前者音色高亢,多用於表現戰爭場面、緊急事件發生或武將上場;後者音色清亮,多用於生角、旦角或丑角人物的上下場。大小鑼均為京劇的主要打擊樂器。
鈸:打擊樂器,俗名「鐃鈸」或「水鑔」。兩片為一幅,銅製,互相撞擊發生,多與小鑼配合,是京劇樂隊中的主要伴奏樂器。
鼓板:打擊樂器,由一個「單皮鼓」和一副檀板組成,由樂隊中的鼓師掌管。單皮鼓為扁圓形,單面蒙牛皮或豬皮,演奏時置於一鼓架上,用一副鼓楗子擊打鼓心發聲,音質清脆,主要擊打音樂中的次重或弱拍,即「眼」。「板」,由一副兩塊檀板組成,用繩串在一起,相互擊打發聲,音質渾厚,主要擊打音樂中的重拍,即「板」。
鼓:打擊樂器。遠古時以陶為框,後世以木為框,蒙以獸皮或蟒皮。也有以銅鑄者。形制大小不一。有一面蒙皮者,如板鼓;也有兩面蒙皮者,如堂鼓。
来源:中華五千年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