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稱乾旱是銅器時代文明崩潰主因(圖)

發表:2013-10-31 18:1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3年10月31日訊】是什麼原因導致了3200年前,地中海東岸多個繁榮文明的崩潰?數十年來,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一直對這一問題困擾不已。近日,通過對加利利海海底沉積物中孢粉顆粒化石的研究,或許能為這一有趣的歷史問題提供答案。

特拉維夫大學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學家,同時也是這一研究的負責人芬克斯坦因(Israel Finkelstein)說:「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銅器時代的整個世界毀滅了。赫梯帝國、法老王的埃及帝國、希臘的邁錫尼文化、塞普勒斯島上的煉銅王國、敘利亞海岸的貿易大城烏加里特,以及處於埃及霸權下的迦南,都在一段時間內全部消失了,這些地區繼而被鐵器時代的王國取代,如以色列和猶大王國。」

戰爭、瘟疫和突然的自然災害都是考古學家所推測的原因,但現在,藉助先進的孢粉採樣和碳同位素測年技術,芬克斯坦因及其同事認為他們找到了最主要的原因:乾旱。更確切地說,是從大約公元前1250年到公元前1100年,在一段超過150年的時期內發生的一系列嚴重的乾旱。

孢粉:植物的「指紋」

來自特拉維夫大學的達夫納·朗古特(Dafna Langgut)說:「我們的研究主要關注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前500年這一段時間。」作為一名孢粉學家,她與芬克斯坦因,以及波恩大學的地質學教授托馬斯·利特(Thomas Litt)合作完成了這項研究,研究結果發表在近日的《特拉維夫:特拉維夫大學考古學會期刊》(Tel Aviv: 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of Tel Aviv University)上。

通過研究以40年為間隔採集的孢粉樣品,科學家得以瞭解植被的變化。「孢粉顆粒就像是植物的‘指紋’,」朗古特說,「它們對重建古代自然植被以及曾經的氣候條件非常有幫助。」

科學家發現,在公元前1250年左右,橡樹、松樹和角豆樹——銅器時代晚期地中海區域的典型植被——的數量出現了急劇的下降,而一些通常出現在半乾旱沙漠地區的植物則明顯增加。此外,橄欖樹的數量也大幅減少,意味著園藝種植也在不斷衰落。所有這些跡象都表明,這一地區都處在定期而且持續的乾旱控制下。

短缺和動盪

芬克斯坦因說,這些文明崩潰的關鍵時期可能是公元前1185年到公元前1130年之間,但是整個過程持續時間要長得多。

「我認為氣候變化可以被視作是其他過程的‘原動力’,」芬克斯坦因說,「例如,由於農業生產的破壞,北方地區的族群幾乎是被‘連根拔起’,他們不得不開始遷移,尋找食物。他們可能促使其他族群也進行遷移,從陸路或是海路。這一過程反過來導致了地中海東部脆弱的貿易系統出現破壞和衰退。」

研究者通過孢粉分析所確定的這段時間,與歷史上相關的記載能夠很好地吻合。在記載中提到了糧食短缺、貿易路線受到擾亂、文明的內亂,以及人們開始搶奪不斷減少的資源,城市被洗劫一空。銅器時代晚期也是所謂的「海上民族」崛起的時期,他們開始了在地中海東部的入侵和佔領。當雨水再次降臨的時候,這段紛亂的時期才宣告結束,而那些流離失所的族群也開始重新定居下來。

来源:新浪環球地理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