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身後留下兩個謎(圖)

發表:2013-11-07 02: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3年11月07日訊】袁世凱被迫於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稱帝僅83天,史稱「八十三天皇帝夢」)。袁世凱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欲續任大總統亦不可得,在心理的重大打擊及家族遺傳性糖尿病交煎之下,於1916年6月6日撒手人寰,時年57歲。他死後,留下了兩個謎

袁世凱為什麼要葬在安陽?

袁世凱死後的兩個多月,即1916年8月24日,正式歸葬於河南安陽。

袁世凱老家在位於河南省東南部的項城(項城至今保存有各式建築248間的「袁世凱故居」,以及有清代宮廷式建築群典型風格的「袁世凱行宮」),為什麼要葬在河南省最北部的安陽呢?

對此袁世凱生前含糊其詞,近代史家也各有各的說法,莫衷一是。

從現存文獻看,早在袁世凱歸隱的1910年冬天,他就為自己選擇好了墓地,但究竟在何處他沒有明說。據其子袁克文記述,袁世凱自選的墓地在太行山中。

其實,袁世凱死後沒有歸葬其老家項城的原因,與其身世、家事有關。

1859年(清咸豐九年),袁世凱生於河南省項城縣袁寨。袁世凱為庶出,而且7歲時又過繼給了叔父袁保慶。

袁世凱做山東巡撫時,他的母親劉氏病死在天津,靈柩運回項城之後,袁世凱的同父異母兄長袁世敦以嫡子主持家務,他認為劉氏不是正房,堅決不準正門出殯,靈柩也不能埋入祖墳正穴和袁世凱的父親袁保中合葬。儘管袁世凱頗有權勢,但囿於倫理綱常,只能和哥哥爭執,甚至跪下哀求,也沒有得到袁世敦的許可。

無奈的袁世凱最後只得另購墳地,才算讓母親安然入土,但也因此和兄長袁世敦鬧翻了臉,盛怒之下與之絕交,從此永遠不再回到項城老家。

而安陽呢,時稱彰德,在袁世凱的宦海生涯中,這裡可說是一處風水寶地。1905年、1906年北洋陸軍連續兩年舉行了大規模的軍事會操,其中1906年9月的會操是在彰德(即安陽)舉行的,袁世凱是閱兵大臣。這次會操是直隸兩湖等省陸軍的實戰演習,精選出來參加演習的北洋官兵有4萬多人,還有各國駐華官員和記者500餘人參加。這是甲午戰爭以來北洋軍隊規模最大的一次亮相,也是袁世凱對自己家底的一次大炫耀,因此更被朝野以及外國勢力看成是大清的支柱。

因此,袁世凱對安陽感情很深,遠遠超過了生他養他的項城。

袁世凱墓為啥稱「林」不稱「陵」?

袁世凱的墓園位於安陽市北郊洹水北岸,現為安陽博物館館址所在地。袁世凱墓修建時花費了兩年的時間。「佔地一百三十八畝九分八厘八毫六絲九忽,支出銀元七十三萬二千七百五十四元一角九分一厘」。該墓於1916年6月袁死後開始籌建,1918年6月竣工。墓碑上刻有「大總統袁公世凱之墓」九字,此乃袁之好友、時任民國總統的徐世昌手書。

在所用70多萬銀元中,北洋政府出銀50萬兩,其餘部分由袁世凱北洋舊部個人捐款,多者都是現幣一萬元,少者也沒有低於兩三千元的。

袁世凱的大兒子袁克定最初也想效仿歷代帝王,把自己老子的萬年吉地稱為「袁陵」。

但當時當政的徐世昌卻對之明確反對,他說:「項城生前稱帝未成,未曾身居大寶,且已取消洪憲年號,如果採取袁陵之名,實為不妥。林與陵諧音,《說文解字》上所載陵與林二字又可以互相借用,避陵之名,仍陵之實,這多好啊!」

當時,徐世昌的話自然最有份量,於是便棄「袁陵」而稱之為袁林。

徐世昌不愧是袁世凱的生前至交,也不愧為一個學者型政客,他的建議,足以使袁世凱含笑九泉之下。自古帝王之墓為陵,聖人之墓為林,袁世凱墓效仿「孔林」、「關林」而稱「袁林」,也算是對他的極大抬舉了。

来源:微客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