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智慧的《道德經》的核心概念(組圖)

「無為」的智慧

作者:曾憲年 發表:2013-11-09 12:4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3年11月09日訊】「無為」是老子《道德經》中的一個核心概念。何謂「無為」?老子說「以輔萬物之自然不敢為」。這裡「自然」指的是事物的本質及規律,是事物的自我發展和完善;「輔萬物之自然」包含了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理性認識及自覺遵循;「不敢」就是謹慎。全句大意為:遵循萬物的本質、規律而不妄加干預。所以,「無為」就是不妄為,就是遵循規律、順應自然而有所作為。老子的「無為」思想含蘊深厚,從古至今,給人以多方面的智慧和啟迪。

清 任頤 《老子授經圖》

致虛守靜:認識「無為」

老子認為「虛」與「靜」是人的秉性,他提倡認識「無為」,強調「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這裡,「靜」指的是人的心靈寧靜,「虛」是形容人心靈空明,不帶成見。這要求人們的身心不被紛繁世相干擾,而是返本歸真,使身心回歸虛寂安寧。在老子看來,在「萬物並作」的世界中,人如果能以虛寂安寧的身心「觀復」,就能於複雜的現象中「知常」,即達到對事物本質、規律的認識和把握。

古人盛讚「虛靜」對人的好處,曾有「天地間真滋味,惟靜者能嘗得出;天地間真機括,惟靜者能看得透」的評價。

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曾有「守得虛靜」之舉。1921年,他在紐約的一次集會上演講,台下遞來一張紙條。他接過看了看,若無其事地繼續演講。待到演講間歇,他才宣布:「我接到一張紙條,讓我為你們讀一遍:如果你再講下去,就請你吃子彈。」台下立即騷動起來。丘吉爾繼續說:「我相信朋友們是不會讓暴徒胡作非為的,如果誰發現他,是不會讓他逃走的!」丘吉爾的臨危不亂感動了在場的絕大多數人,果然,那個企圖暗殺他的暴徒剛剛端起槍,就被在場的人們扭住。
禍福相倚:思維「無為」

如何認識事物?很多人只看到事物現狀,只能把握事物的已成之局而不能預料其將成之勢,往往作出不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思維判斷。老子告訴人們「反者道之動」,即矛盾雙方循環往復是道的運動規律,並由此提出了「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的觀點。這一思維方式告誡人們,日常生活中安危相易、禍福相生是普遍現象,無論身處順境還是逆境,都應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來考慮問題。

最典型的人物莫過於史玉柱。從一窮二白的創業青年,到全國排名第八的億萬富豪,再到負債兩個多億的「全國最窮的人」,現在再度躋身成功企業家之列,他的傳奇充分體現了「禍福相倚」的規律。他不無感慨地說:「我害怕失敗,我經不住失敗,所以只能把不失敗的準備工作做好。」我們相信,如果一個人能在當下的行動中「把不失敗的準備工作做好」,那麼,「福」將持續瞻顧他。

南宋·法常《老子圖》

為而不爭:生活「無為」

「人之道,為而不爭」,老子提倡以「不爭」求和平生存、共同發展。宋代朱熹說:「老子心最毒,不與人爭者,乃所以深爭之也。」此話雖尖刻,卻道出老子「不爭」思想的本意——「不爭」並非放棄爭,而是以不爭為爭,不爭於一時而爭於久遠,不爭於表面而爭於根本。這是一種更有效、更深入的爭。現實生活中人與人相處,你與人家斤斤計較,他人則必與你兩兩相爭;你能主動讓人三分,他人就能讓你一寸甚至一尺。這就是「不爭」思想的具體體現。
 

清·任伯年《老子騎牛圖立軸》

慈勇儉廣:修養「無為」

實現修養「無為」,老子提出「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三個要求。所謂「慈」就是為人要仁慈、寬厚、與人為善,寬以待人;「儉」就是適動靜之節律,省思慮之精神,節常用之財物,食清淡之飲食,順其天道自然,愛其精神,惜其財物,不竭而盡之;「不敢為天下先」不是怯弱,而是謹慎,是在「慈」與「儉」的基礎上,做任何事情不要主觀盲動,不為搶先而搶先,事情開始前,部署周密,起步雖晚,能做到知己知彼,就能爭得主動,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子修養「無為」的「慈」、「儉」、「不敢為天下先」三個要求是相輔相成、緊密聯繫的,其中「慈」是基礎,是人的秉性,所以,老子說「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儉」與「不敢為天下先」則是「慈」的升華,三者共振,集中體現著人的最高道德修養和最佳行為效果。《貞觀政要》記載,唐太宗把「為君之道」概括為「必須先存百姓」,認為「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這體現出唐太宗的「慈」;他關心百姓疾苦,不但自己「去奢省費」,而且「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餘」,體現了唐太宗的「儉」;他常說「朕每臨朝,欲發一言,未嘗不三思,恐為民害,是以不多言」,亦體現唐太宗作為開明君主「不敢為天下先」的謹慎作風,從而創造了中華民族歷史上「貞觀之治」的輝煌。

愛民治國:以百姓心為心

老子不但提倡行事「無為」,還把「無為」提高到治國愛民的高度,發出了「愛民治國,能無為乎」的呼告。所謂愛民「無為」,即要求統治者「無常心」,拋棄主觀成見,以百姓之心為心,順勢而為以滿足百姓的發展要求。所謂治國「無為」,即「治大國若烹小鮮」,把「治大國」這樣的頭等大事與尋常百姓家中「烹小鮮」的小事聯繫起來,看似簡單,實則不易——既要關心愛護百姓,又不能無端干擾損害百姓。唐玄宗讀了這段文字後頗有心得,在一旁批註:「烹小鮮者,不可撓,治大國者不可煩。煩則人勞,撓則魚爛矣。」就是要求人們在工作中把握「小鮮」的屬性,循「烹小鮮」的規律,既不要頻繁翻動,亦不能置之不理,而應小心謹慎,「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千百年來,老子「無為」思想給後人以無窮的智慧和啟迪,絕不是有些人機械理解的「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管」,而是要求人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要違背事物的自然秉性和發展變化規律。它既是對努力認識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的提倡和鼓勵,更是對不顧客觀實情,主觀妄動或輕舉盲動的斥責和警示。

来源:光明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