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三中全會:高調背後的風險

發表:2013-11-10 04:4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3年11月09日訊】中共中央十八屆三中全會11月9日在北京召開。在經歷了天安門廣場撞車事件和山西省委爆炸案之後,舉行會議的京西賓館戒備森嚴,376名正式和候補中央委員將在這裡舉行為期四天的閉門會議,為中國下一個十年勾畫美妙的前景。

文革之後、尤其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中國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有規律可循,即新領導班子上臺後,前兩屆全會重點在安排黨內和政府人事,三中全會開始提出政治經濟各項重要措施。正因如此,這次十八屆三中全會可以被看作是習李體制上臺後最正式的「政策性亮相」。

一個富有意味的現象是,法新社電稿稱,這次三中全會被中國官方媒體稱之為「歷史性」 的,而在人民日報長篇政治抒情體造勢文章——《中國道路的「歷史新起點」》當中,卻把這個名號歸結到外國媒體頭上,稱後者「已經迫不及待地開始歸納十八大以來中國道路的‘歷史新起點’」,於是官媒不妨順水推舟予以承認。

同樣,在洋溢著「三個自信」的政治抒情背後,是掩飾不住的底氣不足,就連「中國夢」的意義,也需要「正如外國觀察家敏銳指出」,來說明體現了中共「對中華民族的強烈歷史責任感」。

但是比政治抒情更有實質性挑戰的,是這次三中全會前高層頻繁放風。在三中全會召開前的幾週時間裏,包括習近平、俞正聲等常委都在不同場合下強調會議的意義,習近平稱會議「將對全面深化改革做總體部署」, 俞正聲稱會議將推動「空前深化的改革」。

這些高調宣示,將國內外媒體的期待值提高到近十年來前所未有的水平,吊足了公眾胃口,而在「起高樓、宴賓客」之後,多大程度上能夠兌現承諾,這其中實際隱含著巨大風險。

首先,儘管高層宣稱會議將進行「全面深化改革」,但觀察者傾向於認為,本次十八屆三中全會的議題將偏重經濟和社會民生領域。而知識界普遍期待的政治體制改革,目前還看不到明顯跡象。相反,就在會議召開的前一天,人民日報再次發文,高調重申習近平「兩個不能否定」的論述,也就是既不能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毛時期,也不能否定改革開放後的鄧時期。儘管在理論上飽受爭議,但在會議前的敏感時期由黨報出面背書,表明習近平在繼續強化原有立場。

其次,儘管中國的體制被稱為黨政不分的「黨國」模式,但是在重大會議問題上,「黨」和「國」仍然有明顯不同的運行模式。和人民代表大會事無鉅細、全面報導、甚至瑣碎到代表的著裝打扮的方針不同,在黨代會尤其是政策上高度敏感的場合,不僅沒有公開性的政策辯論,而且連會議也是閉門舉行的。儘管有媒體旁聽,但發稿受到嚴格限制。不到最後一天發表會議公報,很難看清進程。這就不能排除一種可能:當領導層把公眾胃口吊得很高,最終閉門會議的結果卻無法兌現「空前深化改革」的許諾,或者雖然官方自我感覺良好,但公眾輿論不領情,這將是對新任領導層權威的一個重大打擊。

再次,正如很多觀察家所指出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中國改革進程的意義,不僅取決於「怎麼說」,而且更取決於「怎麼做」。即便在紙面上形成了一整套改革方案,甚至實施某些具體步驟,但最終實際效果如何,要取決於不同力量在這一過程中的博弈結果。上海自貿區的建立和運行,已經顯示出從紙面設想到實際效果之間的一些落差。

特別是,三中全會前甚至官方媒體都樂於暗示,這次會議將觸動「利益集團」的地位,而如果政策落實過程中受到各方掣肘,最後力不從心,重蹈胡溫體制十年老路,那麼也將是對習李政權合法性的損害,所不同的是,十年之後,無論是公眾輿論還是內外安全,當年的有利條件顯然都不復存在。官方媒體新華網上的一個半認真半戲謔的標題,或許折射了目前中國領導層的美好期待——《中共「拍蒼蠅」不遺餘力 積小勝為大勝》,但僅拍蒼蠅能不能造就一場大勝,是件很值得懷疑的事情。

来源:法廣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