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稱軍中戰友為「袍澤」?(圖)

發表:2013-11-12 16: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3年11月12日訊】「袍澤」一詞最早出現於《周禮.天官.塚宰》︰「掌王之燕衣服。」漢鄭玄注︰「燕衣服者,巾絮、寢衣、袍襗(澤)之屬。」清朝孫詒讓《正義》:「案澤、襗字通,《詩》箋、《雜記》注及《論語.鄉黨》皇疏引鄭注並以袍澤為褻衣。」

按鄭玄箋注,是說掌理君王日常閑居的便服,有頭巾、睡衣﹙或說被子﹚、內衣之類的。這裡的「袍襗」是指貼身內衣,尚無軍中戰友之意,而依清朝孫詒讓《正義》記載「袍澤為褻衣」,褻衣,即貼身的內衣。

袍澤,開始用來專指「軍中的戰友」,則源自於《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脩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脩我矛戟,與子偕作。」這首詩主要是表現秦軍戰士出征前,同仇敵愾的高昂士氣。

袍,長衣。如漢朝史游撰《急就篇.卷二》曰︰「袍襦表裡曲領裙(裙)。」唐顏師古註:「長衣曰袍,下至足跗。」

另「與子同澤」,東漢鄭玄箋︰「襗,褻衣,近污垢。」及宋朝朱熹.集傳:「澤,裡衣也。以其親膚,近於垢澤,故謂之澤。」澤,通「襗」,貼身內衣,即汗衫,俗稱「汗褟」。因其貼身,近於汗垢,故稱之。

古代男子凡穿著袍服,必先穿澤﹙褻衣﹚,再穿袍﹙長衣﹚,再加中衣﹙穿在小衣之外、大衣之內的近身衣物﹚,最後再加禮服。如清朝孫詒讓《正義》:「蓋凡著袍襺者必內著襗,次著袍,次著中衣,次加禮服為表。」

由此可知,袍、澤都是古代衣服名稱。同袍,本義為同穿一件長衣;同澤,本義為同穿一件內衣。當然,能夠同穿一件衣服,就表示雙方感情深厚,也就是指戰士間相親相愛,故「同袍」、「同澤」都作為軍人間的互稱。

另「同袍同澤」亦指共穿一件衣服,原是形容軍中士兵相互友愛,同仇敵愾,後用來形容軍中同事之間患難與共的情誼。因此,後來「袍澤」就合用成為軍中戰友的代稱了,如袍澤故舊、袍澤之誼。

来源:網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