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擷圖)
學習是一個過程,在幼兒階段,如果爸媽不求速成,讓孩子能愉快地經歷各種建立新知的方式,打好基礎、享受學習,孩子才能終身保有學習的熱情。
日子過得飛快,整個世代彷彿在不斷地急速轉變,凡事講求速度。在教養孩子上,我們彷彿也以測驗為導向,凡事要求或希望在最短的時間中,可展現「成品」。學習過程,彷彿成了「drive-through」得來速——在這個窗口,訂下學習「成品」買單,在下個窗口立刻獲取學習的「成品」。
爸媽要先釐清孩子學習的目標
已經長大的孩子,我們希望他小考、月考得滿分,會考、學測或指考得高分。但是,為什麼很多考高分的孩子,對知識的探討,卻感到全然無趣?我們到底要孩子學什麼?
在孩子年幼時,我們為什麼一定要他們臨摹學寫 1 2 3 4、ABCD,背誦九九乘法表?是為求將來孩子能得高分,上好大學?或是有其他的目標?
在我們自己求學的過程中,又有哪些技能是在我們日後人生路途上幫助最多、用處最大的?
在凡事講求快速效果的影響下,坊間出現了許多幼兒語文、寫作、數學速成班,但我們也在這樣的風潮下,造就了許多隻會盲從指令,卻不知如何主動探索學習的「機器人」。常有孩子見了積木或新玩具,不知從何下手,缺乏挑戰困難的勇氣,更遑論發揮創意。
激盪大腦 學習過程很重要
事實上,學習是一種過程,在這過程中,我們的大腦吸收並重組知識,再建立更新的認知,而後,才能展現多元的「外在成品」。
比如說,當孩子在一遍又一遍地擺排積木時,除了發現積木一塊塊相連,變得好長,如同一條長橋,可連通飯廳、客廳,直到玄關,他也可能會發現,當長條的積木不夠用時,可以用兩個較短的積木來代替;如果看到旁邊和他一起玩的大人或同伴,將積木相疊,孩子會發現原來積木還有新的玩法。這麼一來,3D立體的觀念就在孩子的腦中生根。
這樣的學習過程,對腦力的激盪遠比坐在地板上,反覆單調地練習記誦「三角形」、「正方形」的名稱,要來得有意義,也更具挑戰性。
與生活連結 學習才會有意義
同樣地,要求孩子在畫滿格子或橫線的紙上,反覆臨摹ABCD,如果孩子只是機器式地跟著某種特定的線條去畫線,在他的小腦袋中,覺得是「大人叫我畫這些線條,我也不知道畫這些線條做什麼,但我畫完時,爸媽會很高興」。如此一來,孩子的學習只是為了迎合別人,而不是發於自己的喜好或需求,學習的過程就會很無趣、難以持久,大腦更無法從事更深層的研究。
我們常常看到一些孩子,一旦失去外在的督促,對書本上知識的尋求便戛然而止。因為文字所帶給他們的記憶,是如此地枯燥與無力。反之,大人如能慢慢引導孩子體會文字功能,並鼓勵孩子將自己的思緒,利用在環境中所看到的文字型體,自由的仿寫或畫在紙上,手、眼、腦不斷地揣摩,等時機成熟,孩子將會自然而然地學會寫字,更從而體驗文字之美,培養出對讀寫的興趣。
從具體到抽象思考 無法速成
當我兒子小時侯,飛舞著小手,信心滿滿地大聲念 1 2 3 4,數著盤中的餅乾,卻全然未察覺自己的小手少「碰」了幾塊餅乾,我曾著急地皺起眉心嘀咕:「怎麼連數數都不會呢?」然而,孩子如果不曾經歷多次數錯餅乾或物品,他是無法體驗數數的真正意義;他不會知道,原來每個物品都要被「碰一下」,再配上一個數目,才是數數。
他要經過好多次的觀察、嘗試、比較,大腦在認知上才終於能明白:原來,最後一個數字代表了總合; 每個數字後面,代表了不同的意義。這時,他才會覺得:原來數學是這麼的有意思!
這段學習的過程,無法速成,大腦需要時間來準備好,接受高層的思考,否則,孩子只是被迫轉到低層次思考策略(如:背誦 1 2 3 4⋯⋯)。
終身學習 用熱情踏上知識旅程
如此,我們要問,被動式的學習、低層次的思考, 是否只讓我們暫時製造出一張耀眼的成績單,卻全然無法培養出一個真正以學習來享受生命的人?
孩子的學習,絕不是單項的填鴨,更不是速成複製。學習是一個過程,在這過程中,孩子愉快地經歷各種建立新知的方式,進而能奠定日後學科上的基礎,更重要的是能終身享受學習,用熱情踏上這永無止境的知識之旅。
来源:奇蜜育兒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