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王」三字 字字有玄機

作者:仝廣秀 發表:2014-10-05 16:1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帝」和「王」,為古代對最高統治者的不同稱謂。這絕不僅僅是信手拈來的三個簡單稱號,而是別有深意的,代表了古人對理想政治秩序的預設和理想君主人格的規定。本文無意從文字源流的角度探討其本義(這也許是古文字學家的工作),只想從經學的層面談談這三個名號的政治哲學意蘊。

孔穎達《尚書正義》曰:「言‘帝’者,天之一名,所以名帝。帝者,諦也,言天蕩然無心,忘於物我;言公平通遠,舉事審諦,故謂之帝也。」《白虎通義》曰:「德合天者稱‘帝’。」「天」在古代語境中是一個本原意義上的至高存在,「帝」是「天」的一個面相,意味著「公平通遠,舉事審諦」的政治智慧。

東漢應劭《風俗通義》曰:「皇,天也。」「皇」亦是天的另一重面相。《說文解字》曰:「皇,大也,從自。自,始也。」可見「皇」更具有源頭和開端的意義,是對「大立法者」的稱呼。《尚書正義》曰:「帝者公平天下,其道可以常行……而皇優於帝,其道不但可常行而已,又更大於常……然帝號同天,名所莫加,優而稱皇者,以皇是美大之名,言大於帝也。」又曰:「五帝有為而同天,三皇無為而同天,立名以為優劣耳。」「皇」這個名號比「帝」更尊貴,有類於《莊子?天下》篇所謂「神人無功」的境界。《白虎通義》曰:「號之為皇者,煌煌人莫違也。」更賦予「皇」以極大的威權。

《說文解字》曰:「王,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依照《說文》和董子的解釋,「王」一方面是人心的凝聚,一方面又要參通天地,將天道切用於人事。《尚書正義》曰:「不得稱帝者,以三王雖實聖人,內德同天,而外隨時運,不得盡其聖,用逐跡為名,故謂之王。《禮運》曰‘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即帝也;‘大道既隱,各親其親’,即王也。」「王」又稍遜於「帝」,因其不得不囿於時運,考慮具體的政治現實。可見,與近乎「天人」的皇和帝不同,「王」更貼近大地,與人間事務有著更緊密的關聯。

總之,三個名號之間存在著位階上的層級差異,這種差異體現了「天學」與「人學」的相輔——每一個偉大文明的開創者,無不以自然秩序來規定政治秩序。不可否認,古人的解釋乃出於「想像」,除了上古聖王的「詩性形象」之外,歷史中實在找不出人格如此完美的君主。然而,我們要討論的並非「是否存在」的問題,而是「如何可能」的問題。正是這種「想像」,標示了一種「美好政制」的「可能性」,塑造了政治現實的價值尺度和評判標準,並決定了中國古典政治的「品質」——一種「向上」的、高貴的政治。因此,不管歷史上出現過多少姦雄和昏君,奉行王道、成致太平始終是古典政治的最高目標。

来源:網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