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也有「圈子」文人好「結社」(圖)

發表:2014-11-18 06: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清 上官周《廬山觀蓮圖》 描繪東晉僧人慧遠於廬山結社,與當時文人交往(網路圖片)

這是個圈子橫行的時代。越來越大的都市,除了搶佔更多的耕地,也擠壓著傳統的交際模式,導致年輕人交際層面嚴重收縮。幸好網際網路拯救了我們。這個時代,很多「關係」都不是發生在現實的周遭,而是在網上。哪怕你是宅男,哪怕你是舉目無親的新移民,通過它,你都能找到自己的組織。我們很少不在圈裡,甚至還可跨圈,還能跨N個圈。

我的朋友,有隸屬於驢友圈的,有發燒音樂圈的,有車友會的,也有拿著數碼相機開拔到森林拍蝴蝶的蟲蟲特工隊。這種分眾模式的落腳點,最終還是以聚會之名FB,也就是:吃吃喝喝。

所以,城市裡最普及、最大眾的圈子,不是別的,就是好吃狗圈。

古代也有圈子。當然那時不叫圈子,而稱為「結社」。據史學家統計,僅在明朝,大大小小的文人圈子就有近兩百個,有詩文唱酬應和的,讀書研理的,譏評時政的,吹談說唱的,還有專品美味的。《明史》提到當時這一風況,「海內薦紳大夫與東南才俊之士,造門納履無虛日。酒酣以往,筆墨橫飛。」

那些個圈子的落腳點也還是一樣:就是吃喝,再加兩字,玩樂。說白了,那些忙於聚會的閑居文人,全是傳說中的古典好吃狗。

公元1595年,袁宏道給自己舅父寫了一封家書,列出世間最值得留戀的「快活」事:看遍世間的美色,聽遍世上的樂曲,嘗遍世間的美味,每日大宴賓客,男女混雜,相互嬉鬧,千金買舟,帶上鼓樂妓妾,浮遊湖海……這寥寥數百字,正是老一輩好吃狗們的享樂主義宣言。

由於近代文人鍾情於以酒會友,以食聯誼,於是吃會、酒社遍佈大江南北。張岱的祖父張汝霖在杭州組織「飲食社」,專門羅致各種美味佳餚進行品研,遂成《饕史》,張岱也喜好編纂各種食譜,他主持的「蟹會」更是名聲遠播。

然而,美食只是第一道開胃菜——如果你是李漁那個圈的,酒足飯飽後還有精彩的下文——去浮白軒看他創作的戲曲——《慎鸞交》。喬王二姬一口糯到家的吳儂軟語,更兼音律嫻熟,舞姿清麗,望之直如神仙妹妹。鶯鶯燕燕,絲竹靡靡,二麻二麻的圈友們怎不意醉神迷?

看來,好吃狗從古自今便是一種生活態度,只是現在的好吃狗,只為圖個新鮮和鬧熱。而那時以文化精英——士大夫為主打的好吃狗們,結社宴飲的內涵遠超過飲食本身,不僅將吃喝從俗事轉為風雅,更是將美食上升到文化的高度。他們當中的許多既精於品嚐和烹飪,也善於總結理論,這不,你看迄今我們最常用、最暢銷的美食文學著作,還是他們那時寫下的。

来源:重慶晨報(有刪節)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