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裡的李鴻章家族(圖)

發表:2016-01-24 06: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李鴻章,在近代中國史上權傾一時,與曾國藩一樣,他也是集大毀大譽於一身。(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李家是傳統的大家庭,李道增說,「父親受禮教的影響,從小就教育我們要守法;家教很嚴,非常重視小孩的教育,要懂禮貌,懂得做人,每學期成績單都要給家長看」、「父親很重視中文的教育,要我們寫大字、練小楷」。

李鴻章──李家名人

晚清時期,這個家族對中國政壇的影響,與近現代中國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科技各界的聯繫,故家舊族中鮮有能與之比擬者。李家因為李鴻章,從大紅而大黑,大起又大落。

李鴻章出生於清道光三年(1823年),歷經清朝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四代皇帝,在近代中國史上權傾一時,與曾國藩一樣,他也是集大毀大譽於一身。

李鴻章天生聰穎,悟性過人,讀書功夫了得。相傳,一次父親李文安出聯考李鴻章,上聯是「風吹馬尾千條線」,年僅六歲的李鴻章朗聲應對「日照龍鱗萬點金」,折射出胸中氣象的下聯讓父親吃了一驚。他七歲啟蒙,八九歲就念完《四書》,教書先生很喜歡他,常在李文安面前誇他。他年輕時作的《二十自述》和《入都》詩,膾炙人口,字裡行間全是鬱積待發的萬丈豪氣,也是他氣衝霄漢的人生宣言,為世人傳頌。

李鴻章1845年來到京城,拜在曾國藩這個大儒門下學習經世致用之學。曾國藩對他「大愛之」,料定他必是濟世經國之才。兩年後二十四歲的李鴻章考取進士,年紀輕輕就進了翰林院。1853年,李鴻章在家鄉辦團練,繼而充當曾國藩幕僚。曾國藩「打掉牙齒和血吞」的精神氣概,對李鴻章的性格影響很大。更為重要的是,李鴻章創建淮軍之初,曾國藩給予了極大的幫助,從湘軍各部調兵借將,把八營湘軍直接撥歸李鴻章統領,這也是李鴻章創建淮軍的班底。他是這支軍隊的絕對領導,淮軍就是「李家軍」。之後,淮軍成了李鴻章發家的本錢,也是李鴻章在官場青雲直上的根基。1862年3月李鴻章首批淮軍抵達上海,半個月後,他被任命為署理江蘇巡撫,第二年又兼署通商大臣,從此隆隆直上,開始了他在晚清政治舞台上縱橫捭闔的四十年。

在李鴻章得勢之時,李家兄弟多多少少都沾了光。李鴻章兄妹八人,他排行第二。大哥李翰章官至兩廣總督,是李鴻章及淮系集團的堅定後援。

然而在不同時代,李家人有著不同的生存法則,可謂一代有一代的活法。

李府祖先

在安徽合肥市繁華的步行街中段,有一片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區民居建築,布局整齊,結構嚴謹,雕樑畫棟,這就是晚清軍政重臣李鴻章的故居。許多人用「李府半條街」來形容李家的恢弘氣勢。

李鴻章的遠祖原本姓許,明末時因避亂從江西遷到了安徽合肥。百年後,李鴻章的八世祖將自己的兒子許禎所過繼給了好友李心莊,從此改姓李。許禎所成人後制定了李家門規:李許二姓不通婚,但與族外許姓聯姻則不禁止。自此,李家人丁興旺,支派繁多,李禎所算是李家的第一功臣。

李家早年日子並不好過,世代基本都是以耕種為生的傳統農民,與科舉、官場無緣。李鴻章祖父李殿華當家時,每到年終,上李家要債的人多得「如過江之鯽」,祖父沒辦法償還,「唯有支吾以對」。李殿華是個「五十年不進城」的鄉下讀書人,心氣很高,希望能走出黃土地,於是對科舉很上心,但科場屢次失意,後來只得在家開起了私塾教學生和自己的孩子。他立志讓四個兒子讀書做官。

李文安

四子李文安(李鴻章的父親)讀書刻苦,詩文不錯,他大器晚成,最終實現了父親的願望:1834年,三十五歲時江南鄉試中舉,繼而四年後中了進士。學而優則仕,李文安從此躋身於京城袞袞諸官之列。李文安在京城刑部當官十八年,人們稱頌他是個善良而清廉的司法官。李文安使李家這個淝水邊的中農之家一夜之間「以科甲奮起,遂為廬郡望族」。他是讓這個家族走出安徽、走向官場、走向京城、走向沿海的第一人,是李家有家譜記載的前七代人中唯一的一個進士。

據說,這是因為從李文安開始,李家搬到了一口名叫「熊磚井」的古井邊,喝著井水沾染了神奇。

李文安中進士的那年不早也不晚,正好與數年後大紅大紫的曾國藩是同一年考中,這種關係過去稱為「同年」。在那個時代,這是一種極其微妙,又極其重要的人際關係,從「實惠」的意義上說,遠遠超過了同鄉與同學,因為同時考中進士就意味著同時做官,有著共同的聯繫和參照。初做京官的他們無形中就是一個整體,往來自然更加親近,多多幫助利用也理所當然。

李文安雖然性格內向,「資性中下」,但他萬事心中有數,眼力不差,始終把曾國藩拉得緊,儘管那時曾國藩不過是個普通的京官,初任翰林院侍講學士、內閣學士,後來才當上禮部、兵部、吏部侍郎。

李文安很有智慧,早早便安排兩個兒子李瀚章和李鴻章拜曾國藩為師,跟他學習「經世之學」,一旦到了奮發進身之時,這一切都會派上大用場。

李家後代​

總而言之,在李鴻章那一代,家族六兄弟通過盤根錯節的姻親關係成就了龐大的家族網路。李家綿延發展成了一個龐大而興旺的中國超級大宅門。

不過,真正李鴻章這一族的後人,國內已經不大找得到了,因為他們很多人去了美國、澳大利亞、香港……國內留下的大多是李鴻章兄弟的後裔。

李鴻章故居陳列館館長程紅,因為工作關係接觸過不少李家後人,她總結了這麼一條規律:「李鴻章和他兄弟的下一代還能沾到祖宗的光,當官的不少,辦外交的不少,第三代也基本上可以享受到祖先的遺產,有人經商,有人出國,到了第四代、第五代,從政的就寥寥無幾了,因為出身問題是個障礙,他們得靠學習,靠自己打拼改變命運,倒是密集地出了許多專業性人才。」



責任編輯:傍花流水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