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上古奇書 日曾經升於西方而降於東(圖)

作者:楚一丁 發表:2016-02-28 13:1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三部上古奇書 日曾經升於西方而降於東。(網路圖片)

五千年的中華古文化是從何而來的?要回答這個問題,不能不回溯到中華文化的源頭,去看被稱為中華三大奇書的著作:《易經》、《山海經》,和《黃帝內經》。

山海經》有「中華第一書」之稱,記載了上古時期炎黃祖先的生活環境與狀況,包括動植物、地理、氣候、醫藥、人倫等,可以說是中華文化雛形時代的記載。

《黃帝內經》詳述了人體內部的筋絡腑臟,不但是中醫典藏的始祖,更是古來求道之人尋求金丹大道不可或缺的指南,詳論了人體內部的能量循環系統。

而《易經》就更為奇妙:「易」字從字形上講,上面「日」下面「月」,上日下月是為易。顧名思義,講的是天地之間的事物──通過用「八卦」計算宇宙間能量陰陽消長的方式,預測事物的未來。簡而言之:《易經》,《黃帝內經》,和《山海經》,囊括了我們「天人合一」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和文化三者的精華。

另外說一句與我們探寶無關的題外話:這些上古的東西雖然遙遠,但來自其中的文化我們卻天天在用。且不說《黃帝內經》在中醫針灸上的日常應用,不談《山海經》中如「精衛填海」、「誇父追日」這些耳熟能詳的故事,就說《易經》吧,舉兩個簡單的例子:

「不三不四」和「三陽開泰」這兩個常用的成語,就是從《易經》中來的。《易經》中的八八六十四卦,每卦之中有六爻,第三、第四兩爻是核心。前有一、二爻後有五、六爻,如果中心的三、四兩爻不好,就會讓整個卦相不好:這就是「不三不四」的來源。《易經》中的「泰卦」代表一月(寅月),「泰卦」的六爻中前三爻為陽爻,又是一年的開始,這就是「三陽開泰」的由來。後世以三羊代三陽,是取羊生肖的吉祥之意。《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上記載了人體週身的經絡穴位,後世中醫針灸的書籍,無不源出於此。問題是,中醫臨床應用了數千年之久的人體經絡穴位,至今無法以西醫理論和檢測手段加以證實。幾千年前中國人的老祖先又是如何發現的呢?《山海經》

《山海經》中的山經部分,包含南山經、西山經、北山經、東山經。四經共記載了兩百四十七座山,全長近八萬里。《山海經》誕生在上古時代,別說沒有飛機、輪船、火車、汽車,連鐵路、公路都沒有。是什麼人?為了什麼目的?用什麼手段?跑了這近八萬里山路的兩百多座山頭呢?

《山海經》裡還有海外經,上古時期的華夏祖先們,哪來的工具造出船來飄洋過海呢?更為神奇的是:美國的一位學者墨茲博士在研究了《山海經》之後,根據其中《東山經》中「東山是在中國大海之東日出之處」的說法,對北美的地理進行了詳細的考證。查驗出美國中部和西部的落基山脈,內華達山脈,喀斯喀特山脈,太平洋沿岸的海岸山脈,與《東山經》記載的四條山系走向、山峰、河流走向、動植物、山與山的距離完全吻合。也就是說,《東山經》中記載的是美洲的上古歷史。《易經》

一些易學界的前輩在終生研究《易經》之後得出結論:《易經》不是我們炎黃祖先發明的,而是上一個冰河時期的人類遺產被我們的老祖先伏羲得到之後,傳了下來。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呢?且讓我們來看看《易經》。

《易經》中的「八卦」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八卦」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和我們現在通用的方向恰恰相反。我們習慣的上北,下南,右東,左西,在《易經》的「八卦」中偏偏是上南,下北,右西,左東。

當代的地理學研究已經發現,地球的南北磁極平均每四十多萬年就會互換一次,上一次南北磁極發生互換是距今大約七十八萬年前。也就是說,「上南下北」也並不奇怪。地質學認為我們現在處於地球的第四紀冰河期,本紀冰河期始於約兩百五十八萬年前。如果《易經》是上一個冰河時期的人類遺產,那麼《易經》就很可能是數百萬年之前的遠、遠、遠古之文化。在我們的老祖宗發現它之前,地球已經經過了多次的南北磁極對換。有一點是顛覆性的:那場有關人是否是猴子變來的爭論,將變得毫無意義!另一個有趣的是,我們中國人在形容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時總是喜歡說:「太陽從西邊出來了」。而來自於《易經》中的遠古聲音卻在告訴我們:在史前文化的空間定位中,太陽本來就曾經是千年萬年地「升於西方而降於東方」的。看來這三部上古奇書中的奧祕,須要先解放思想,改變固有的觀念才能得到真諦。

責任編輯:蘇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