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三昧」與漢語文學有什麼關係?(圖)

作者:趙汗青 發表:2017-01-20 10:0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佛教「三昧」與漢語文學有什麼關係?
「三昧」是佛教用語,不過後來道教亦有所引用。(圖片來源:Pixabay)

三昧,佛教語。梵文音譯。又譯「三摩地」。意譯為「正定」。謂屏除雜念,心不散亂,專注一境。《大智度論》卷七:「何等為三昧?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晉慧遠《念佛三昧詩集序》:「夫三昧者何?專思、寂想之謂也。」宋葉適《法明寺教藏序》:「(妙真、普濟)率州士女修念佛三昧,以旌昶之績而嗣忠之業於無窮,志甚遠也。」

「三昧」一詞與漢語言文學的關係是奧妙、訣竅之意。「三昧」最早見唐人李肇的《翰林志》:「(學士)每下直出門,相謔謂之小三昧,出銀台乘馬,謂之大三昧,尤釋氏之去纏縛而自在也。」很明顯,「三昧」進入漢語的時候其意為「解脫束縛」(依《辭源》說)。這個意義借自古代人對佛之「三昧」為一心靈境界的理解。明人劉元卿《賢奕編・仙釋》:「豈不聞善知識能回三毒為三昧,回六賊為六神,回煩惱作菩提,回無明為大智。」把三昧作為修行所要達到的四個心靈層次之一。

「三昧」之境

「三昧」是怎樣一種境界呢?就是經歷苦修而能克三毒(即貪欲、瞋恚、愚癡),解脫其束縛,使人性得到昇華而出世,獲得身心的自由。這種自由的獲得,是通過禪定而得以實現的。難怪隋唐人會用「三昧」來作為「脫縛」、「自由」的同意語。

值得注意的是,同是一個李肇,他在《唐國史補》卷中又一次使用了「三昧」這個詞:「長沙僧懷素好草書,自言得草聖三昧。」這裡的「三昧」,究其義已經是我們今天所通常用的意思了,就是事物的奧妙、訣竅之所在。這個義項的產生,據推測可能是這樣一個引伸的過程:佛性的根本在於「悟」,「悟」的過程和結果即為「三昧」,人的修行臻於「三昧」之境,即可不為「三毒」所左右,這時候他的身和心才是真正自由的;在這種自由自在的心境裡,他就能感知到宇宙和人的全部奧妙和精髓。「三昧」境本身就是人之心靈世界的精奧。這樣認識,「三昧」從佛教術語到「脫縛」到「奧妙」的發展脈絡,就昭然若揭了。

「三昧」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借用和引伸,才開始進入漢語並在漢語中紮下了根,而且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人們已經很自然地把他當成漢語的固有詞彙而加以運用了,如《宋史・李之儀傳》:「之儀能為文,尤工尺牘,軾謂入刀筆三昧」。宋周紫芝《竹坡詩話》:「集句近世往往有之,唯王荊公得此三昧。」《紅樓夢》第四八回:「聽你說了這兩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秦牧《藝海拾貝・數字與詩》:「我覺得唐、宋許多詩人,都是深懂此中三昧的。」

道家借用佛教術語

「三昧」不僅登上了漢語語言文學的大堂,而且在中國古代文化的其他領域,我們也能夠尋到「三昧」的影子。舉個例子來說,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就借用了佛教的這個術語,直接運用到自己的教義中來。

《封神演義》第八回中就有這麼一句話:「太乙真人動了心中三昧,毗廬仙亦顯神通。」就是指的道教之所謂「三昧真火」。道教認為,元神、元氣、元精涵藏能修生真火,謂之「三昧真火」。《封神演義》第八十四回:「通天教主看見准提(人名),頓起三昧真火。」有些人把道教的這種現象稱之為對佛教的「剽竊」,其實,這在文化交流機制中不但是允許的,而且是有積極意義的,它從側面印證了中印兩國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魯迅先生有一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早年上過的一所書塾。這裡的「三昧」取自「讀經味如稻梁,讀史味如肴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的舊典,與前面所說的「三昧」可謂風馬牛不相及,毫無共通之處了。

顯然,今人把「個中三昧」說成「三味」實是不可。

責任編輯:清淨有道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