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記得掃墓 卻不知道清明與寒食的關係?(圖)

作者:乙欣 發表:2017-04-04 00: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你記得掃墓卻不知道清明與寒食的關係?
清明正逢楊柳的綠芽發長,因此民間流傳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圖片來源:Pixabay)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不少人直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掃墓,或是可以吃春捲(又稱「潤餅」)了。不過,你真的認識清明節嗎?你知道清明節、寒食節與介之推的關係嗎?身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清明」、華人的四大節日之一的「清明節」,可是具備悠久的文化意義,此內涵又是隱含在祭拜祖先與吃食這些活動中呢,就讓我們來瞭解一下吧!

「清明」與寒食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五個節氣,每年的這一天多為四月五日或四月六日。清明節,與黃曆新年、端午節、中秋節並列為四大節日。不過,屬於農事節氣的「清明」是如何轉變為民俗節日的呢?

據《淮南子》載:「加十五日指卯中繩,故曰春分則雷行,音比蕤賓。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音比仲呂。」此外,《荊楚歲時記》亦載:「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按歷合在清明前二日。亦有去冬至一百六日者。介子推三月五日。為火所焚。國人哀之。每歲春暮。為不舉火。謂之禁煙。……清明曰潑火雨。」今人可知,「春分」過了十五日後,正逢天地清明,鳥語花香,草木一片青翠,故稱為「清明」。然而,距離冬日一百零五日的日子常出現疾風大雨,故稱那日為「寒食」。因為「寒食」與「清明」相近,所以古人舉辦寒食的活動往往延續到清明,宋元時期,寒食逐漸與清明再無差異,寒食節到最後甚至被清明節給取代了,其相關習俗也就併入清明的活動中了。

另外,舊時寒食節有禁火的習俗,而那時節多會下雨,故天降之雨為「潑火雨」,又稱「清明雨」。古代文人在作品紛紛描繪了清明的雨景,最著名的詩詞莫過於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一提這首詩,人人皆知它是在講述清明節的景況。另外,「潑火雨」亦入了諸多文人的詩詞中,例如唐代唐彥謙於《上巳》中道:「微微潑火雨,草草踏青人。」宋代有梅堯臣於《依韻和長文紫微春雨・之一》中道:「年年潑火雨,苦作清明寒。」以及毛幵於《滿江紅》中道:「潑火初收,鞦韆外、輕煙漠漠。春漸遠、綠楊芳草,燕飛池閣。已著單衣寒食後,夜來還是東風惡。」李彭老亦於《浪淘沙・潑火雨初晴》中道:「潑火雨初晴。草色青青。傍簷垂柳賣春餳。」

清明掃墓的來歷

不只是近代才有掃墓的習俗,其實,掃墓是自古代的帝王將相所行的「祭墓」演變而來。東漢時代,朝廷亦有莊嚴隆重的祭陵大典,不過每個朝代舉行祭陵大典的時間都不太相同,直至唐代,日期才確定於寒食節這天。唐玄宗下詔命令諸位大臣修撰的《大唐開元禮》(原名為《開元禮》)中,寒食的掃墓即被定為「五禮」之一。明太祖洪武二年,則明確規定清明與中元是祭陵大典的大日子,但是在明代中葉,又改成只在清明節舉行祭陵大典,清明亦被定為「掃墓日」。由此可知,本為帝王的祭陵大典,在歷經了多個朝代,才逐漸演變成華人眾所周知的掃墓節日。中華民國政府亦於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將清明節定為「民族掃墓節」。

不過,即使日子已定,各族各家仍會有所不同。據連橫《台灣通史》(1920年出版)所載:「三月初三日,古曰上巳。漳人謂之三日節,祀祖祭墓。而泉人以清明祭墓謂之嘗墓。」漳州人即會於黃曆的三月三(又稱上巳節、古清明、小清明、三月節、三日節)祭祖,而非選定清明節。

民間習俗有來由

清明既是掃墓的日子,各朝各地亦進行著諸項民間習俗,例如:放風箏、踏青、盪鞦韆、蹴鞠等,這些習俗都是有文史意義的。此文主要針對放風箏、插柳與蛋雕多做解釋。

一、斷鷂放災

清朝流行在清明時放風箏,此舉具有「斷鷂放災」的意義,另外還有插柳的風俗。據《帝京歲時紀勝》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擔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京制紙鳶極盡工巧,有價值數金者,琉璃廠為市易之。清明日摘新柳佩帶,諺云:「清明不帶柳,來生變黃狗。」又以柳條穿祭餘蒸點,至立夏日油煎與小兒食之,謂不齼夏。」

無論古今,墓區多位於郊區,而清代則興起在風和日麗的清明日子「放風箏」,此俗兼具去除災厄的文化意涵。人們會在紙鳶上寫下災情病厄或農田中的病蟲毒害,等到紙鳶高飛,再剪斷綁住紙鳶的線,讓紙鳶隨風飛逝。此狀象徵所有困厄危難都會隨著遠逝的紙鳶一同沒了影蹤。

二、折柳、戴柳、插柳

古代就有「折柳贈別」的習俗,而清明正逢楊柳的綠芽發長,因此民間流傳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大家踏青時會摘下柳枝,有的人會拿在手上把玩,有的人則會編織柳條並將它戴在頭上,也有的人會把柳條帶回家,插在門上。

傳說此俗是為了紀念「割股奉君」的介之推,就是那位在綿山柳樹下被火燒亡的忠臣介之推。逝世的介之推留下一首詩,令晉文公悲慟不已:「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感念介之推的忠誠,為了紀念他,就將綿山改名為介山,將介之推被燒亡那日訂為寒食節,並在每年的那一日禁生火、吃冷食。據說晉文公隔年上山祭拜介之推時,是寒食的第二天,他不僅將那棵柳樹命名為「清明柳」,那日訂為「清明節」,他還從那棵柳樹上摘折了嫩綠柳條,並將它編成圓圈戴在頭上。群臣見狀,紛紛效仿。從此以後,清明摘柳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後代的文史研究者則研判,寒食節吃冷盤的習俗與潤餅逐漸融合搭配,使得清明吃潤餅的習俗就逐漸地廣傳開來了。

除了介之推的典故,另有驅邪之說。據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載:「正月旦取楊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南宋吳自牧《夢粱錄》亦載:「清明交三月,節前兩日謂之『寒食』,京師人從冬至後數起至一百五日,便是此日,家家以柳條插於門上,名曰『明眼』,凡官民不論小大家,子女未冠笄者,以此日上頭。」因為民間傳說清明是眾鬼出沒的時節,所以依照佛教的觀點(觀世音手持柳枝,蘸水度眾生、禪提比丘以柳枝來咒龍),可以拿又稱為「鬼怖木」的柳條來驅除陰邪或毒蟲。因此,門戶上插著柳枝即為「明眼」,此舉是在明辨邪鬼,以利保衛家園。

因為清明折柳、插柳的熱度不減,在宋代還極為興盛,所以宋代周密在《武林舊事》中,還記載了奉勸世人莫將柳枝都給摘折光了的詩詞:「清明前三日為寒食節,都城人家,皆插柳滿簷,雖小坊幽曲,亦青青可愛,大家則加棗䭅於柳上,然多取之湖隄。有詩云:『莫把青青都折盡,明朝更有出城人。』」

三、蛋雕

除了清明插柳,連「蛋雕」這項民俗技藝,都是從清明習俗中演化來的。

古代傳說孝感(今湖北)地區,許多人罹患頭疼病,碰巧路過的神農得知後,決心找草藥來為百姓治病。始終無法治療好頭疼病的神農在三月三這日,煮了雞蛋與薺菜給人民填飽肚子,誰知竟無意間治好了大家的頭痛。於是,民間就流傳三月三吃薺菜與雞蛋了,並傳說在寒食左右吃雞蛋,就可保你在一年內不會頭痛。

於是,古人祭拜祖墳時,祭物中就開始出現了熟蛋,全家人在祭拜完後,就將熟蛋分著吃。時日一久,就逐漸發展出了「蛋雕」。「蛋雕」的過程就是先拿筆繪圖,再拿刀雕刻,待蛋被雕鏤空,再拿出蛋黃與蛋白,就完成這項藝術作品了。

節日不能被簡略觀之,否則許多文史價值都會被忘卻。雖然據後代學者考究,介之推「割股奉君」的典故仍有爭議,雖然寒食節的禁火習俗應該與介之推沒有關係。但是,清明節、寒食節不僅僅是等同於「掃墓」、「吃潤餅」這麼幾項活動、數個符碼而已,它更重要的是透過這些活動所傳遞出來的深層意義。無論是「飲水思源」、「忠孝仁義」……這些潛伏於民俗活動中的觀念與想法,代表的無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千年精神,也就是做人處世的根本,人人都忘卻不得!

 

參考資料

《淮南子》、《夢粱錄》、《齊民要術》、《武林舊事》、《荊楚歲時記》、《帝京歲時紀勝》、《台灣通史》(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照過來!清明到呷潤餅 別顧美食不懂由來〉

微光〈清明節的故事:割股奉君的介子推〉

〈清明節慎終追遠要弘揚孝道精神〉(金門縣政府)

〈清明節為什麼有吃煮雞蛋的風俗〉

〈節氣與民俗兼顧的三大節日〉(教育大市集)

《鹽糖茶酒妙用》

蕭玉〈清明之禮〉

潑火雨(華人百科)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