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聳人聽聞?蜜蜂滅絕人類只能活四年(圖)

發表:2017-05-01 14:4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不是聳人聽聞?蜜蜂滅絕人類只能活四年
假如蜜蜂消失,人類將會怎樣? (圖片來源:pixabay)

四月裡草長鶯飛,風和日暖,氣溫的上升帶動了山西運城泓芝驛鎮萬畝梨花盛開。由於梨樹屬於典型的配子體型自交不親和果樹,需借助風或蜜蜂傳粉,與其他品系的梨雜交才能結果。

但眼下,因為無法保證這一地區授粉的蜜蜂數量,穿梭在「千枝萬朵壓枝低」香雪間的「主角」已經更換。為提高產量,千名「蜜蜂人」採用了人工方式給梨樹授粉,這些「蜜蜂人」每天可以掙到80元。

知名生物多樣性保護專家約翰·馬競能(JohnMacKinnon)博士在四川也曾見過同樣的場景,他感嘆:「那裡的女孩竟然要用梯子爬上蘋果樹,用毛筆為每一朵花授粉,這真是滑稽!」馬競能博士認為:「(蜜蜂授粉)本是大自然提供的免費服務,可由於蜜蜂數量銳減,我們現在卻要僱人去做蜜蜂的活兒。」

假如蜜蜂消失,人類將會怎樣?

1、蜜蜂是自然鏈條上的關鍵一環,假如蜜蜂滅絕,人類不但會失去蜂蜜,自然界更多物種也會隨之消失。

2、全球85%的農作物都依賴蟲媒授粉,如果傳粉昆蟲消失,有些甚至會出現減產或絕收,人類將面臨嚴重饑荒。

3、全球範圍內蜜蜂種群數量在急劇下降,保護重重威脅困境之下生存的蜜蜂刻不容緩。由於蜜蜂減少,一些地方的林木和作物不得不依靠人工授粉。

4、機器蜂很長一段時間內從功能上都無法取代真正的蜜蜂,我們還是需要像保護大熊貓一樣去保護蜜蜂。

蜜蜂滅絕,推倒人類滅亡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多項研究顯示近年來美國全境的蜜蜂數量銳減,2015年蜂群數目總體損失了44.1%。而在世界第一蜂蜜出口大國的中國,蜜蜂這種並不起眼的小昆蟲,生存也面臨著多重威脅。時至今日,全世界的蜜蜂數量減少、甚至存在滅絕風險,可能已是一個全球性的大問題。

在地球生命漫長的歷史中,由於地質變化和大災難,地球上的生物前後經歷了5次較大規模的自然物種大滅絕事件。《紐約(專題)客》記者伊麗莎白.科爾伯特在其2014年的著作《大滅絕時代》中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因為人類活動造成的影響,當下我們已經進入了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時期。

這本著作中提到的乳齒象、大海雀、菊石等生物,在地球上都已徹底沒了蹤影。它們當然不會是在人類活動影響下滅絕的最後幾種生物,不過這些生物的滅絕,如今看來,好像也並未重要到對人類或者其他動物的食物鏈造成極為密切的影響,但蜜蜂似乎是大不同的。

在坊間傳聞中,有一個流傳甚廣的說法:「蜜蜂消失後,人類只能活四年」,這個假托愛因斯坦的說法雖然可能並不準確甚至有些極端,但卻從一定程度上昭示了蜜蜂的特殊性。那麼,蜜蜂物種的滅絕,到底會不會是推倒人類滅亡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呢?

失去蜂蜜,人類將面臨饑饉

相比人見人愛的呆萌熊貓,蜜蜂身形很小,飛行速度也很快,這讓它們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容易被忽視。蜜蜂的起源至今是一個懸而未決的爭議性話題,不過科學家已經在緬甸琥珀中發現了距今1億年前的蜜蜂。

蜜蜂和人類的相處期竟然如此漫長,蜜蜂和人類的關係,可能也遠比我們想像得更親密。

在人類發現蔗糖和甜菜糖之前,是蜜蜂生產的蜂蜜開拓了人類舌頭味蕾上最初的甜。假如蜜蜂滅絕了,首先人類可能再享受不到蜂蜜的美味了;其次,除了玉米、小麥、大米等風媒作物以外,全球85%的農作物都依賴蟲媒授粉,如果傳粉昆蟲消失,蟲媒作物的產量就會顯著下降,有些甚至會出現減產甚至絕收的危機,人口數量持續暴增的人類將面臨嚴重的饑荒。

在一隻蜜蜂的傳粉過程中,它毛茸茸的身體上能沾住50萬~75萬粒花粉,使植物得到充分授精的機會,從而在提高糧食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方面發揮巨大的作用。

通過蜜蜂授粉的作物普遍增產在10%以上,其中油菜作物可增產30%,荔枝更是達到增產100%,另外,蜜蜂授粉還可以減少人類使用植物激素,種子和果實的質量和口感普遍會更好,因此也可以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美國每年依靠家養蜜蜂授粉的農產品產值達150億美元,差不多相當於美國食品年消耗量的1/3。在中國種植的農作物中,蟲媒作物面積產量和蜂群變化有著非常密切的相關性。過去50年,中國蔬果蟲媒作物的種植面積增加了474%,產量增加了828%,除了品種、栽培管理技術的貢獻外,蟲媒作物產量的增加主要來源於中國家養蜜蜂數量的增加。

蜜蜂是自然鏈條中的關鍵一環

英國詩人亞歷山大·蒲柏曾寫道:「自然的鏈條無論你擊打哪一環,第十或者第十萬,都將令它斷裂。」蜜蜂身處自然鏈條中的關鍵一環,它與植物的協同進化效應使物種的多樣性得到了最大的體現,假如蜜蜂這種物種滅絕,將有更多物種也隨之消失。

在新疆喀什,每年4月都會有百萬畝巴旦木花競相開放,粉紅色的花朵絢爛了整座城市。這種被作為當地特色美食的堅果巴旦木,適口性好,甜而不膩,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鋅,有很好的抗氧化功能,是含維生素E最多的堅果,而巴旦木是高度依賴昆蟲授粉的果樹,如果缺少蜜蜂等授粉昆蟲,幾乎不會結果。

據美國NPR電台報導,即使在大規模經濟作物的種植的今天,在全球最大的「大杏仁」產區美國加利福尼亞,果農們每年春天仍然需要使用卡車運輸數百萬隻花錢「雇來」的蜜蜂,從南方高速公路出發,長途跋涉2000千米到北方果園,等到花期結束再把這些蜜蜂送回去。

除了常見的巴旦木,更有許多瀕臨滅絕的珍稀植物甚至只能依靠特定的蜜蜂幫助授粉。假如這種蜜蜂不幸滅絕,那麼這些珍稀植物也將接二連三地湮滅。在以色列中北部有一種珍稀的深紫色鳶尾花,它生長的地方建起了道路導致特定蜜蜂很難飛過去為其授粉,人類為此專門搭建了專有的「生態橋通道」。野生蜜蜂在訪花過程中常常進行異花授粉,也會幫助提高植物的遺傳多樣性和基因型的複雜程度,從而保持了生物多樣性的穩定。

重重威脅困境下生存的「蜜蜂」

「蜜蜂」只是對整個蜜蜂總科的一個統稱。真正細分的話,目前全世界記述的蜜蜂類昆蟲物種共有2萬多種。

一般根據人類對蜜蜂的馴化程度大致區分為野生蜜蜂和人工飼養的家蜂。相比起無法被準確監測統計的野生蜜蜂,家養蜜蜂的種類極少,目前主要包括東方蜜蜂、西方蜜蜂和一些熊蜂種類。當我們提到「保護蜜蜂」時,不僅僅指保護家養蜜蜂,野生蜜蜂的保護也刻不容緩。

由於缺乏更多的持續性檢測類項目,野生蜜蜂的種群數量上就難以做出一個確切統計。在中國,有多達1342個蜜蜂物種被記述,實際物種數量可能會更多。不過,中國野生蜜蜂的生存狀況並不容樂觀,很多野生蜜蜂的物種在被人發現之前,就可能已經滅絕。

蜜蜂物種豐富,很多人遇到蜜蜂就擔心被蜇這種憂慮是根本不必要的,大部分蜜蜂物種對訪花更感興趣。少量蜜蜂種類還會像杜鵑鳥一樣,在別的物種的巢穴內形成盜寄生現象。

在對西雙版納的橡膠林和江西的油茶林進行傳粉昆蟲多樣性監測與研究工作,發現橡膠林的成林裡,蜜蜂多樣性要遠遠少於河邊和天然林;地表植被被過度清除的油茶林,也不利於傳粉蜜蜂的生存和繁衍。

即使在全世界範圍內,蜜蜂物種種群數量也呈一個整體下降的趨勢,201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佈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其中31個種類的蜜蜂赫然在目:包括30種熊蜂(Bombus)和1種切葉蜂(Megachile),其中極危3種,瀕危1種,易危4種,無危18種,數據缺乏5種。

殺蟲劑、化肥、花期集中都導致蜜蜂減少

全世界蜜蜂生存都面臨著巨大威脅,首當其衝的是環境氣候發生的巨大變化。無論是空氣水體的污染還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導致溫度升高,這些因素都對野生傳粉蜜蜂和植物之間的物候產生影響,從而導致發生時段不匹配;也會對它們的水源、食源,甚至是生長發育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其次城市化佔地進程加快,人工植被的大量種植也會造成蜜蜂生存環境的流失、斷裂和退化。

最重要的一點是農業擴大化生產,殺蟲劑和化肥的使用不當導致開花植物減少,使蜜蜂缺少食物來源,也是致使蜜蜂中毒反應、病蟲害大爆發的主要原因。同時,為適應機械化生產需要,大規模單一植被的種植會導致花期過於集中,也對蜜蜂的健康很不利;包括農戶飼養管理模式的不妥當,比如過分追求產量,對蜜蜂健康的重視程度不夠等,都導致蜜蜂的生存受到威脅。

至於國際上常常出現,常被提到的「蜂群崩潰失調病」或「蜂群衰竭失調」(ColonyCollapseDisorder,CCD)的現象,養殖的蜜蜂的確會出現某種人類尚未研究清楚的原因而突然消失的特例,國際上科學家對發生原因也爭論已久。

外來物種入侵也是導致「土著」蜜蜂多樣性下降的主要因素,比如,歐洲地熊蜂是一種優良的商品化蜂種,近20年來出口到世界各地為當地農作物授粉,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是同時,歐洲地熊蜂適應能力極強,很容易逃出溫室在自然界成功營巢。

歐洲地熊蜂已經在新西蘭、澳大利亞、日本、智利、阿根廷等國家造成了生物入侵現象,導致當地「土著」蜜蜂多樣性下降,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系統平衡。再如,自從1896年意大利蜜蜂引入中國以來,對中華蜜蜂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負面影響。

據2005年的統計,受外來物種意大利蜜蜂的影響,近100年來,中國境內的中華蜜蜂分佈區域縮小75%以上,種群數量減少80%以上。沒有原駐地的天敵,入侵者們在數量上肆無忌憚大量爆發,會擠佔侵蝕「土著」動植物的棲息地。這樣一來,實際上以「土著」植物為食物的相關「土著」蜜蜂就沒有合適的花蜜了,沒有合適的花蜜或花粉,蜜蜂種群就下降了。

如何防止最壞的事情發生

如今,即使在暖和晴朗的春日,許多城市的小公園裡也已經難覓蜜蜂的身影。如何防止蜜蜂滅絕這種最壞的事情發生?TED的演講者,研究蜜蜂和蜂病的NoahWilson-Rich博士提出了蜜蜂不光要在鄉間果園放養,同時也要和城市「和諧相處」的一種解決方案。

他認為每個城市都需要健康的蜜蜂,未來的城市生活需要更多的綠化,人們可以通過在城市公園、道路綠化帶、庭院、樓頂和陽台上栽種更多花朵和蔬菜,並放置好隱蔽的城市蜂巢。他還提到波士頓(專題)、巴黎等一些大城市早已開始行動,比如巴黎歌劇院樓頂上的人工蜂巢就已經運作很多年了。

機器蜂無法取代蜜蜂

為了防患於未然,科學家們也開始著手研究「機器蜂」或其他替代品,來實現蜜蜂的授粉功能,以應對未來蜜蜂可能消亡的糟糕情況。

2013年哈佛大學Wyss生物啟發工程研究所曾製造了一款體重不到1/10克的機器蜂RoboBee。該機器蜂只有硬幣大小,可以通過電腦控制在空中「飛行」,但是無法完成更多的動作,電池續航、傳感器等方面還有諸多難題亟待解決。

日本科學家在一台超小型無人機上使用了新材料「離子液體凝膠」固定了一些馬的鬃毛,通過指揮無人機飛過花朵的雄蕊到雌蕊從而順利完成了授粉。但無論是機器蜜蜂還是無人機授粉,目前來看,短期內都無法代替蜜蜂。

想要生產1千克的蜂蜜,辛勤的蜜蜂必須要完成200萬朵花以上的巨大「工作量」,90萬英畝(約3642.17平方千米)的杏仁樹,需要蜜蜂為3萬億朵花來授粉。像無人機授粉這種方式需要遠程操控,指揮整個蜂群那樣的一大群無人機似乎不切實際。

機器蜂無法像真正蜜蜂一樣「釀造」香甜的蜜,因為蜂產品內部有蜜蜂自身攜帶的生物活性物質,這點是機械蜂完全不可能取代的。

責任編輯:陳鋼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