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袍只能是金黃色?五德五行定顏色!(圖)

作者:汪翔 發表:2017-11-04 18:3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龍袍只能是金黃色?五德五行定顏色!
歷代的龍袍,並非只有黃色一種。圖為隋文帝楊堅。(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看影視劇,從唐代的皇帝一直到清代的皇帝,龍袍都是黃色的。史書中也有趙匡胤黃袍加身的典故。這給人一種印象:龍袍顏色是單一的黃色。我曾聽一位「有文化」的人說,金子最貴重,龍袍的顏色就是金子的顏色,代表皇權至高無上。是這樣嗎?答案是否定的,歷史上,龍袍顏色並非只有黃色一種。

五行五德定龍袍顏色

中國從夏商周至清朝以來,每一個朝代都會選擇一種顏色作為龍袍和皇族的顏色,與其他階層相區分,以顯示皇權至高無上和皇族的高貴。據《禮記》記載,西周、東周時期「天子著青衣」。秦漢時期的統治者幾乎都根據鄒衍的五行說和五德終始說確定朝服的顏色。

戰國後期,道家代表人物、陰陽家創始人鄒衍創立了五行說和五德終始說。五行相生的規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剋的規律是: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鄒衍認為,天地有五行,從天地剖判以來的人類社會都是按照五德(即五行之德)轉移的次序進行循環的,而五德轉移是仿照自然界的五行相生相剋的規律進行。人類社會的歷史變化同自然界一樣,也是受土、木、金、火、水五種物質元素支配的,歷史上每一王朝的出現都體現了一種必然性。鄒衍說:「五德之次,從所不勝,故虞土、夏木。」鄒衍的這種學說為齊閔王稱東帝、燕昭王稱北帝奠定了理論基礎,因而受到他們的禮遇和重用。這種學說後來被秦始皇採用,為他的稱帝及其統治服務。

按照鄒衍的學說,黃帝以土為德,木剋土,取而代之的夏朝為木德;金剋木,取而代之的商朝為金德;火剋金,取而代之的周朝為火德;水剋火,秦朝屬水德,所以秦滅周,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集權制的國家。

秦朝的五行屬水

《史記・封禪書》載:「鄒子之徒論著終始五德之運,及秦帝而齊人奏之,故始皇採用之。」《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節旗皆上黑。數以六為紀,符、法冠皆六寸,而輿六尺,六尺為步,乘六馬。更名河曰德水,以為水德之始。」這是依五行的配列,規定政令、服色、符法、冠輿等制度。秦始皇宣揚自己有水德,而五行中水的代表色是黑,所以秦朝皇帝的朝服是黑色的。百姓稱黔首,官員的服裝也均為黑色,甚至那時的黃河也稱作「黑水」。

漢滅秦後,漢初循秦舊制,以水德居,朝服為黑色。但從漢高祖劉邦到漢靈帝劉宏,近四百年的時間裡,帝王服飾的顏色也是幾經變換,這是因五德終始說推演結果不一所致。

帝王服顏色歷經演變

這一時期,鄒衍的學說被董仲舒的新儒學吸收,成為支持「君權神授」學說的理論框架。按照五德終始說,漢朝取代秦朝,應屬土德,因為土德剋水德,於是水德修改為土德,而土色黃,故漢朝應尚黃色。漢文帝十五年,朝服為黃色。但到十六年,朝服改為紅色。其後若干年,漢朝以紅色為尊。漢文帝後期,朝服又改回黃色。

東漢光武帝時期,周被修改為木德,秦被修改為金德,尚白,但級別比其他朝代低了一等,那麼漢繼承的是周代,木生火,於是漢就是火德了。劉秀承認漢為火德,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表示復興漢室,且有《赤伏符》「劉秀髮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斗野,四七之際火為主」為證。火德尚黃,代表皇權的顏色就固定為黃色,從此在秦朝被稱為黑水的河流正式定名為「黃河」。晉代時,轉而崇尚金德,以赤色為貴,所以晉代的皇袍採用的都是大紅色。

皇服多金黃之因

黃色在古代五方(東、南、中、西、北)當中屬於「中」,象徵中央,為漢及以後皇帝所喜歡。其後黃色長期為最尊貴的顏色,經漢朝四百年江山的奠定,加上五德終始學說的衰沒,這種風氣一直沿用下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影視上看到皇帝朝服幾乎都是黃色的緣故。例如清代,皇帝龍袍用明黃色,皇太子服飾用杏黃色,皇子用金黃色,皇后以下逐漸下降。

從五行的相剋關係來看,中國早期的朝代經歷了一個五行的周期循環,即從土德回歸到土德的一個循環,黃帝作為華夏文明的開創者,本來這個「黃」字,就代表了中國人的膚色、代表了華夏的地域,代表了尚中的理念。中國屬土,黃色是顏色中的至尊,把黃色作為皇帝龍袍的顏色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責任編輯:輕描淡寫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