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8年1月6日訊】(看中國記者靖曄綜合報導)2014年12月,筆者曾撰寫了一篇題為「2015年人民幣進一步貶值?大概率事件!」在本欄目發表。當時,筆者從當年中國的進出口貿易數據、國內主要宏觀經濟情況、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美聯儲中止量化寬鬆(QE)的大背景,以及美元兌人民幣匯率走勢的技術分析等多個層面,探討了人民幣未來的趨勢走向,相信讀者朋友們仍會有些許印象。那麼現在,整整三年的時間過去了,驀然回首,是否還能依稀找到那片燈火處的闌珊景象?
我們還是先從技術圖形上來看一下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的歷史走勢。2014年12月31日,美元兌人民幣價格震盪上行,當日收盤價、也就是年度收盤價為6.2015元。由於2014年1月2日的開盤價是6.054元,所以人民幣匯率2014當年僅僅貶值2.44%。看上去也算不上什麼驚天之變。但是,如果我們仔細看看人民幣匯率從2005年-2013年8年間的走勢(見K線圖),你會發現一個很明顯的現象就是:經過2006-2011年的快速升值後,人民幣的升值空間自2012年起收窄,並形成了一個大弧形底。如圖所示,隨後的2014-2016年,人民幣貶值趨勢明顯增強。三年累計貶值超過13%(見表中紅色方框內的數字)。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2017年人民幣匯率竟然升值超過6%。這種突然出現的逆勢走勢,傳遞給了我們怎樣的訊息?
人民幣匯率從2005年-2017年12年間的月K線走勢圖(網路圖片)
2006-2017年間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歷史表現(作者製表)
於是乎有了這麼個有趣的現象:2017年12月裡,不少國內財經門戶媒體上出現了盤點全年人民幣匯率升值6%的「新氣象」,並言之鑿鑿地統計出換幾萬美元即虧損多少萬人民幣的亮眼數據。最終結論則名正言順的是,換美元是2017年最錯誤的投資,人民幣未來還要升值云云……
可有道是「人算不如天算」。也就是在12月下旬開始,與外匯(儲)絲絲相關的新聞一條條「猶抱琵琶半遮面」似地低調登場了,個個直指要害——其一,在華外商投資所獲的利潤只要不帶走,都可以有條件地享受大幅度減稅;其二,民營企業境外投資劃出了紅線,以後很難拿到出關的路條;第三,也就是最具爆炸性地一條消息終於大震於天下:12月30日夜,中國外管局緊急發文,將於2018年1月1日起實施《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規範銀行卡境外大額提取現金交易的通知》。通知規定,「個人持境內銀行卡在境外提取現金,本人名下銀行卡(含附屬卡)合計每個自然年度不得超過等值10萬元人民幣;人民幣卡、外幣卡境外提取現金每卡每日額度統一為等值1萬元人民幣;個人持境內銀行卡境外提取現金超過年度額度的,本年及次年將被暫停持境內銀行卡在境外提取現金。2018年境外提取現金年度額度從2018年1月1日起開始累計計算。」
如果我們再聯想到2017年內出臺的招商引資辦法、外匯逆週期因子的加入、阿里恆大等都加入境外借債的大軍、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平臺的關閉等大手筆,只能說明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業已浮出水面:中國的外匯(儲)危機已經超過了房地產、股市、債市,成為中國政府全力以赴嚴防死守的山海關。如果進一步放大到宏觀層面的話,則不能不說,中國經濟所面臨的危機遠超想像……
那麼,2018年的人民幣走勢會如何? 2018年的美元指數會再拾升勢、還是如2017年一樣持續不振、還是突然反轉一瀉千里?下面我們就此詳細分析一下。
首先我們來看看,中國財政部、稅務總局等聯合發文稱,境外投資者獲得的利潤,只要直接投資於鼓勵類投資項目,暫不徵收預提所得稅,這釋放出了什麼樣的信號。
眾所周知,外商進入中國以後,其投資所帶進的美元等外幣都會在商業銀行結算成本幣人民幣,然後才能在境內進行企業、股權、房產、債券等投資。無疑,這些資金是目前通報的3.1萬億美元外儲的主要組成部分。
當前,美國加息縮表減稅三管齊下,通過減稅降低生產成本,讓在外美企大幅回遷美國,而中國恰恰就是美資最為集中地區。如果這些外資撤離,必然會將人民幣連本帶利換成美元、歐元帶走。若從2010年起算,外資企業又有獲利的話,利潤率就按照官方公布的GDP增速計算的話,保守估計,外商直接投資資產規模約為2.5-2.6萬億美元。如果將這部分剝離,中國現在的3.1萬億外儲還會剩下多少?
據統計,美國50強的企業在海外離岸現金有1.4萬億美元(還不算其他的投行和風險資本),如果這些資金一起抽離,並回流美國,肯定會導致一些國家的外儲崩塌,因此,中國未來外匯儲備下降的風險主要來自於這一塊。2016年德意志銀行和日本企業組團撤退,波折不少,基本體現了中國對外資抽離的焦慮。因此,四部委聯合出臺政策,其實就是通過為外商投資減稅,留住外資,至少延緩外資撤離的步伐,為自己留出騰挪的時間和空間。不過,是否還有時間和空間?很難說。
第二,從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的《通知》來看,由於新一年的購匯額度即將開啟,官方肯定是如臨大敵。堵住消費缺口,才能最終堵住外匯流失渠道,這應該是基本常識。其實,每人每年10萬元人民幣的境外取現額度,是在外儲減少最嚴重的2016年出臺的規定,和2017年6月份出臺的境外消費單筆1000人民幣需要登記一樣,都是對境外外幣提現和消費的限制升級版,也算是對外幣流失漏洞的堵塞,並不新鮮。而這次再次強調境外10萬元的總取現額度,其意義主要是將政策從文件層面,建立了監督、執行、懲罰機制,並正式落地執行。如果境外取現超過10萬額度,本年及次年將被暫停持境內銀行卡在境外提取現金,還會被列入關注名單。也就是說,個人境外提現的渠道將會被徹底堵死。
第三,如果大家關注外儲、關注企業境外投資的話就知道,中國官方2017年來對民營企業投資境外是保持高度警惕的,甚至是如臨大敵。因此,2017年12月18日,中國國家發改委、商務部、中國央行、外交部、工商聯等五部門聯合發布了《民營企業境外投資經營行為規範》,那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2015年到2016年一年半的時間內,中國的外儲陡然減少了1萬億美元,用「雪崩」一詞形容毫不為過。而減少的原因除了部分外資撤退外,民營企業對外大肆投資導致的外儲下降,正是中國政府對境外投資娛樂、地產、酒店、體育等行業的對外投資行為不斷上鎖、限制升級的重要原因。這也是近一年來萬達等境外投資明星風波不斷、幾近熄火的主要原因,直到萬達、海航等企業廉價拋售多處境外資產,事情才漸漸平息。其實,民營企業境外投資,說得好聽點是投資,而實質就是留後路,用外幣對沖中國的資產泡沫風險。
因此,如果說10萬境外提現額度開始嚴格執行是給個人資金逃離上鎖的話,那麼這份文件就是對私營企業境外投資上緊箍咒(國企除外)。私營企業和土豪攜帶大量資金買遍世界的現象,以後會急劇減少,能像樂視的賈躍亭這樣套取大額資金並全身而退的,以後會像大熊貓一樣稀少。
那麼,就像上面的表中所列,按2017年1月2日和2017年12月29日收盤價計算,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值幅度約為6.29%,那麼人民幣2017年為什麼會絕地反彈呢?
從全年走勢看,2017年人民幣升值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官方對外匯的限制在加強。在外企撤資出境、民企境外投資受限、個人用匯嚴格監控的大背景下,當前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其實無法代表真實的市場匯率,最多只能是名義上的匯率,看上去很美,但卻像一支塑料花。對於一個不能自主購匯結匯的封閉市場來說,就算匯率漲到1:1,其實也沒有意義。因為首先,很難換到足夠的外匯;其次,就算是換到了也匯不出去。
2、逆週期因子的引入。中國央行從2017年5月份開始,在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形成機制中引入了逆週期因子,說白了,就是匯率主管部門可以根據宏觀經濟環境,根據需要隨意調整匯率,匯率的客觀性和剛性計算方法大打折扣。
3、歐元升值。不管是在美元指數還是一攬子貨幣權重中,歐元都佔著非常重要的位置,2017年全年,歐元兌美元升幅為13.6%,人民幣對歐元貶值幅度則為6.1%,從這個角度來看,人民幣2017年的表現其實是相當疲軟的,只不過更加疲軟的美元為人民幣做了一個清晰的陪襯。
4、美元出乎意料的弱勢。按理說,美聯儲在2017年三次加息,10月份縮表,年底啟動減稅,都是促使美元回流、升值的大招,可是美元不僅沒漲,反而萎靡不振。根源上,應該是因為美國政府和美聯儲的弱美元政策,美聯儲一邊加息,一邊放出鴿派的言論,壓制美元過強;而川普(特朗普)政府則是一有機會就警告其他貿易對手要發起匯率操縱調查,壓美元匯率,鼓勵出口,改善國際收支平衡。因此,從另一個角度推測,當前美元的弱勢,不排除是在給海外美元資本低成本撤回留出時間。
所以綜合以上評述,筆者的觀點是:2018年,美元指數和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將會重拾升勢,只是幅度或大或小而已。
最後,也是一個非常二律背反的迷局就是:外資、民企和個人都在步步撤退,那為什麼2017年中國的外匯儲備還在不斷增長?這中間是否有什麼貓膩?這個問題,我們就在下一篇文章著重探討。
【免責聲明】看中國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亦不構成投資建議。讀者請僅作參考,並自行承擔據此進行相關投資操作而產生的全部責任。
来源:看中國首發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