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畢康:「蘇俄帝國」為何悄無聲息地崩潰?(圖)

作者:金陵畢康 發表:2018-07-07 09: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金陵畢康:「蘇俄帝國」為何悄無聲息地崩潰?
(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8年7月7日訊】蘇俄的共產主義運動的初衷是反階級壓迫,追求人類公平、解放及人的全面的自由的發展,消除私有制及資本主義的消極影響。這與西方早期的烏托邦理想一脈相承。

但正是試圖建構烏托邦式、充滿浪漫色彩的理想主義的天堂之路將這個星球的一部分人群引入通往飽受奴役之路。建立極權主義的政治、社會及經濟制度。

對於傳統及現存制度的破壞,人類歷史上遭遇過極左的共產主義及極右的納粹法西斯主義的破壞。它們不僅破壞與毀滅一個民族的傳統及文明,試圖建立起一整套通過洗腦、大一統方式建立起來的極權主義意識形態系統,建構如米塞斯所及的墓地裡的永久的、和平的制度。

這一切看上去多美妙啊,取消了、推翻了舊有的制度、階級壓迫、實現了公平、人的解放和全面發展的自由!彷彿這一切只有在《聖經》所及的天堂裡才能看到。這種烏托邦的願景無疑吸引了大部分共產主義運動的受眾去努力通過暴力破壞既有存在著種種不公、壓迫的制度,去努力實現共產主義烏托邦,其破壞及毀滅的力量是史無前例、空前絕後的。

由於極權主義政治取消了合約制度下自由退出的個體選擇的權利,缺乏個體自由和權利的政治、經濟制度安排,導致大面積的飢荒、死亡,演變到極致,由於公權力沒有界定行使權力的邊界和範圍、不能有效制約和制衡公權力以及不能保障個體的自由和權利,最終,大範圍的公權力腐敗、權力濫用和對民眾的壓迫不可避免。

蘇俄紅色帝國實際上是個等級森嚴、上層以貴族面貌出現的共產主義極權政權。列寧曾把蘇俄的布爾什維克比作貴族。事實上,1917年加入蘇俄共產黨就如同社會階層的攀升,它能帶來精英地位、特權、優先獲得的官位,以及成為黨國的一部分。當蘇俄內戰結束時,布爾什維克已佔據政府所有的主要職位。隨著蘇聯生活全方位陷入黨國的控制,官僚機構急劇膨脹,到1921年,蘇俄官僚人數是沙皇時的10倍,共有240萬黨國官員。其人數超過蘇俄產業工人的兩倍,成了蘇俄共產主義極權政權的主要社會基礎。

阿隆.索爾茨在《政黨倫理》(Party Ethics)中把布爾什維克與沙俄時的貴族做了比較:「今天,我們成了統治階級…….我們國家的習俗,將以我們如何居住、穿著、行事、重視何種關係為準。」

1927年,布爾什維克的領袖尤里.皮亞特科夫作為托派被開除,但是,他為了能重新回到黨內,其決心放棄自己的信仰。他的朋友指責他已成為懦夫,但皮亞特科夫辯解,這僅僅說明:真正的布爾什維克,隨時準備放棄自己多年信奉的思想。真正的布爾什維克,早已把自己的個性徹底融入「黨」的集體意識之中,願意做出必要的努力,拋棄自己的意見以及信念……如果黨有需要,他願相信,黑是白的,白是黑的。在蘇俄的共產主義極權社會中,信仰是一個公共問題,並不屬於私人。在西方的概念中,良心是與自我的對話,但共產主義道德對此是不予承認的。1917年以後的蘇俄,俄語中的「良心」(sovest)一詞,幾乎從官方使用中全部消失,被soznatel’nost’所取代,表示有覺悟和能力。它在布爾什維克的話語中還表明已經獲得道德革命的較高邏輯,即馬列主義思想。這再一次驗證了米塞斯所及的墓地裡的永久的、和平的制度。

蘇俄的共產主義極權政權就像一個被布爾什維克貴族式統治者不斷吹大的肥皂泡,其社會基礎只不過建立在少數特權階層及官僚階層的基礎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廣大民眾的基礎之上,並且缺乏民眾的擁護和支持,在蘇俄帝國的末期,民眾對布爾什維克的命運漠不關心,取而代之的是冷嘲熱諷。

「戈爾巴喬夫上臺,蘇聯大權終於從斯大林主義的受益者那裡旁落到新的、相對沒有經驗的領導人手中。他在外交政策中首次提出了‘新思維’,並很快成為徹底重估意識形態的同義語。像戈爾巴喬夫這樣帶有理想主義和天真氣質的政治家在歷史上是很罕見的,大概只有我國歷史上的王安石和日本歷史上的平清盛可以跟他相提並論吧。戈爾巴喬夫宣布放棄全球性的權力遊戲,承認蘇聯的安全與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國家的安全利益是不可分割的,也是可以部分共存的。他計畫徹底改變蘇聯的意識形態以及政治經濟體制,並使蘇聯真正地對外開放。對於蘇聯的解體,祖博克在《失敗的帝國》一書中認為,戈爾巴喬夫負有最主要的責任,他認為蘇聯失敗的原因有三:一是、戈爾巴喬夫的激進改革沒有計畫和步驟,行為缺乏連貫性,所謂‘治大國如烹小鮮’,戈爾巴喬夫則是希望一蹴而就地轉變蘇聯的政治經濟體制;二是、激進的改革使蘇聯社會內部製造出種種失控的政治離心力。在戈爾巴喬夫領導下,蘇聯國內經濟與財政狀況進一步惡化,當時的學者和政治家都認為不廢除蘇聯的舊制度,就沒有辦法進行改革,但這種激烈的「休克」療法的後遺症是非常巨大的,在葉利欽執政的時候,共產黨的書記和部長們搖身一變,成了銀行家和富有的寡頭。三是、蘇聯領導層內部思想的轉變,這種轉變是從赫魯曉夫蘇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開始的,到了戈爾巴喬夫時代蘇俄從民間到官方,對共產主義的信念早已失去興趣,他們明白了蘇俄永遠趕不上歐美發達國家。」

截止1990年,蘇共差不多有2000萬黨員,蘇共壟斷了新聞併發行上千份報紙與雜誌,它還擁有幾十萬名宣傳工作者,蘇共還控制著國家所有的電臺和電視臺。此外,蘇共手中握有巨大的財政和經濟資源,並統治著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和國家安全機構。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突然間由於並不猛烈的衝擊開始削弱和瓦解,說明蘇俄這座紅色帝國大廈是建立在不堅固和不穩定的基礎之上,其內部結構也有諸多缺陷。如果蘇俄共產主義極權大廈的基礎被沖毀和削弱,如果承重結構被侵蝕和破壞,這樣一個看上去無比強大的龐然大物轟然坍塌、解體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蘇俄共產主義極權政權轟然坍塌以來自布爾什維克高層革命的角度闡釋:「由一些特權階層精英執掌大權是不持久、不穩定的。這些掌權者最終意識到,維護社會主義不符合自己的利益;符合自己利益的是資本主義而不是社會主義。同時,他們又握有實現轉向資本主義的權力。」

實際上,蘇俄共產主義極權政權是一個不斷產生新的特權階層的體制。

《失敗的帝國:從斯大林到戈爾巴喬夫》一書作者祖博克言及:「冷戰是兩個遠房表兄弟之間就實現這個世界的現代化和全球化最好道路問題而展開的競爭」,其實美國的政治自由與市場資本主義意識形態,跟蘇聯的共產主義意識形態一樣,具有一種自以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和自以為救世主的性質。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主義)本來就是現代西方文明的一體兩面,沒有社會主義的福利制度如何克服資本主義天生的殘酷和不平等的缺陷?沒有市場調節的經濟和民主、法治的保障也注定社會主義不能長治久安。祖博克認為西歐成功之處在於:「將市場的好處與社會規劃結合起來。在經濟一體化以及最終在政治一體化方面,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做得也比蘇聯集團的所有國家成功得多。」從這個角度來說,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是想把蘇聯反對資本主義的試驗與西式的民主融合在一起,雖然失敗了,但從歷史上來說是可以理解的,反叛的表弟扣著遠房兄弟的門,要求和解。

蘇俄紅色帝國的崩潰留給人們的不僅僅是無盡的遐思。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華啟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