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備孩子之前 先了解他想要甚麼(圖)

作者:朴宰蓮 發表:2019-04-11 07:2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責怪孩子之前,先了解孩子想要什麼?
責怪孩子之前,先了解孩子想要什麼?(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責怪孩子之前,先了解孩子想要什麼?

而不是說「你怎麼這麼不聽話?」

當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主見時,並不是孩子不聽話,

是因為父母不懂得同理孩子的心情,試著包容接納孩子,

其實,孩子本來就不應該「聽話」。

當遇到孩子叛逆期,老是故意跟父母唱反調,總是把「不要」掛在嘴邊時,會讓身為父母的我們感到心力交瘁。明明是孩子該做的事,卻不肯聽話,還故意任性耍賴,也會讓很多父母克制不住心中的怒火,對孩子大發雷霆。

不聽話是孩子的錯嗎?

當孩子不聽話時,父母經常會無意間脫口說出:「這孩子這麼不聽話,真不知道是像誰!」但這句話其實蘊藏了很恐怖的殺傷力。

小時候,每次爸爸罵我時,他都會說:「妳就是像妳媽才會這樣!」每當被打完一頓後,我看著鏡子中的自己,都會覺得很錯亂。心想:「為什麼我看起來明明是像爸爸,但爸爸卻說我像媽媽呢?還有難道像媽媽不好嗎?」事實上,爸爸會這樣,是和媽媽吵架後,把對媽媽的憤怒和失望的情緒,全部遷怒到我身上(轉移),然後又因為不想承認自己的錯誤,於是把錯誤都推給我(投射),才會動手打我。

父親因為無法直接向母親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因此把這些情緒宣洩在年幼的女兒身上,在心理學上,把對A產生的情緒移到B身上,就是一種「轉移作用」。而父親又因為下意識地否認自己的錯誤行為,為了讓行為合理化,便把一切的錯誤推到我身上,這又是另一種心理防禦機制下的「投射作用」。

當你白天和朋友見面,聊完天後心情不是很好,回到家對孩子的態度會是如何呢?如果這天孩子沒有整理房間或是沒刷牙,你是不是會比平常更容易生氣。雖然另一方面也會覺得「要是你有乖乖把房間整理好,自己主動刷牙,媽媽會這麼生氣嗎?」但其實這是我們把自己不愉快的心情,轉移到孩子身上。

無論是轉移或是投射,其實都只是人為了保護自己而產生的心理防禦機制,這是一種本能反應,也是一種很自然的現象。但同樣是防禦機制,有些人無法察覺自己當下的情緒,是來自心理防禦機制的影響,有些人卻可以。

每個人活在這世上,都會為了保護自己,啟動對自己有利的防禦機制。問題在於,我們是否能有所察覺。當遷怒於孩子時,如果能馬上意識到「啊!我因為在外面受了氣心情不好,所以把氣出到孩子身上了。」若能發現這個問題,就會採取不同的做法,進而修正自己的行為。

當父母能夠經常保持覺察,對孩子說話時,留心注意自己的言行,這麼一來對話就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但如果無法覺察,便會一直處在防禦的備戰狀態中,彼此的關係就無法轉化。

假如父母沒有察覺對孩子說話時,無意識的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帶到孩子身上,而且經常用這樣的方式和孩子說話,不僅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長大後可能也會沿襲這樣的模式,不懂得為自己的言行負責,而是把責任錯誤都推給他人。

當孩子犯錯後,你發現他不但反抗不聽話,還發脾氣任性耍賴時,身為父母的我們,可能要反省自己在和孩子說話時,是否在某種程度上也啟動了心理防禦機制?

本文整理、節錄自朴宰蓮《疲憊媽媽的修復練習》一書。由采實文化授權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責任編輯:帝佐 来源:采實文化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