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宰相村——山西省裴柏村,曾出了59位宰相和59位將軍。(網絡圖片)
外國學者專家把裴柏村譽為「中國名人第一村」。該村位於山西涑水河畔的聞喜縣內,在中國社會兩千多年間,曾出了59位宰相,還走出59位將軍,可謂「將相接武、公侯一門」,中國「宰相村」,由此而得名。
誰給人類留下歷史文化遺產,誰便永恆。曾興隆輝煌兩千餘年的裴氏家族,如東逝之水,已成煙雲,但裴氏家族創造的獨特的「裴氏文化人才奇觀」,為中國留下了一筆寳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裴柏樹,這個小小的村子,不但是裴姓的發源地,也是聲名遠揚的「中華第一宰相村」。當年的裴柏村,周圍的土嶺上漫山遍野都是茂密的柏樹,是個風水寳地,裴氏就是在這裡生生不息延續至今,而裴姓和柏樹的結合,就有了「裝柏村」的村名。
今天的裴柏村與古時候相比,自然環境沒有多少改變,所幸的是,新拓寬的大運二級公路從裴柏村西邊擦肩而過,裴氏後裔不失時機而又理直氣壯地在村口路邊樹起了一塊「中華宰相村」的石碑,因此,古老的裴柏村雖然寂寞、但並不蒼涼。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兩千多年間,這個不起眼的村子,竟出過59位宰相,59位大將軍。「天下無二裴」,這話不是裴氏家人的自誇,而是北宋文學大家歐陽修對裴氏家族的評價。這幾個字不光被寫在牆上,還刻成了石碑,立在裴晉公祠大門右首。仔細品味這句話的含義,一則是說天下裴姓都出自山西聞喜一系;二是說在中國歷史上,沒有哪一個姓氏能出其右。
從侯馬沿大運路南行十多公里,只見眼前一道叫鳳凰垣的嶺子由東南方向包圍過來,它的對面,則有呈弧形排列的九座小山包環拱著,人送雅號「九鳳朝陽」,而中間那塊被隔離出來的平坦沃土,也就成了古代相學家眼中的「風水寳地」:完整而不封閉,獨立而又自然延伸。據說是吸納了來自關中、帝都長安,乃至有仙人居住的終南山所凝聚起來的「王氣」、「仙氣」,注定要出具有經天緯地、治國安邦之才的大人物來。裴柏村陰陽交合,佔盡地理,成為風水之主。也許正應了相學家、風水先生的「預言」:大約在三千年前的周孝王時,裴柏的人才開始往西走,漢唐以來,終於走出了裴秀、裴寂、裴炎、裴度為代表的59位宰相、59位將軍,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吏更是多達三千餘人,裴氏大家族成為河東大地上蔚為大觀的名門望族。
望族世家的奇蹟裴晉公祠在村西的高坡上,大門前是一級級通天般的台階,尚未登臨,讓人先有了仰之彌高的感覺,拾級而上,又有了拜謁先賢的崇敬。祠堂門前空蕩蕩的,緊挨著的大運公路上,車來車往,不時帶來一陣陣噪音,一次次地打破祠堂門前的寧靜。推開鐵柵門,院子裡靜悄悄的,沒有古祠堂裡該有的亭臺軒榭,也沒有風景名勝區該有的四季花木,看不見與裴氏家族歷史地位相當的富麗堂皇,更感覺不到端莊凝重的氣氛。只有對面照壁上陰刻的幾位裴氏先祖像,平靜而又典雅,才讓人隱約感到了這裡確曾有過的輝煌。
裴晉公祠當年叫裴公祠,即裴家祠堂,始建於唐貞觀五年(629年),因裴度封晉國公,改名晉公祠。據說當年的裴公祠依山傍水,景色秀麗,有三進大院,是一座構建宏偉的宮殿式建築,有山門、儀門、獻殿、正殿。明嘉靖二年重修過。可惜一部分建築毀於1947年的戰亂。
使裴家祠堂真正遭受滅頂之災的是1958年大躍進,那一年,裴家祠堂裡,無數珍貴碑刻被用去建房、修水庫,無數精美的木雕被拆去燒毀,千年名祠就這樣毀於一旦。好在浩繁的史籍和洋洋大觀的《裴氏世譜》記載著裴氏的榮耀,好在裴氏家族中無數傑出人物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不容埋沒。
據《裴氏世譜》記載,世代裴氏家族中僅正史立傳與載列者,就有600餘人;名垂後世者,不下千餘人。裴氏家族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諸方面,均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這樣一個星光燦爛人傑輩出的望族世家裡,隨便拉出一個來,都足以建祠立廟,供後人祭拜。
院子的東西兩側是類似於事跡陳列室一樣的展廳。裴氏出相,59位大將軍。「天下無二裴」,這話不是裴氏家人的自誇,而是北宋文學大家歐陽修對裴氏家族的評價。這幾個字不光被寫在牆上,還刻成了石碑,立在裴晉公祠大門右首。仔細品味這句話的含義,一則是說天下裴姓都出自山西聞喜一系;二是說在中國歷史上,沒有哪一個姓氏能出其右。
責任編輯:蘭雪晴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