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收益高 為何投資者卻賠了大錢?(圖)

作者:齊俊傑 發表:2019-09-10 07:1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基金 投資 貨幣 股票 債券
數據顯示個人投資者買這種貨幣基金,就買了4.5萬億。(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19年9月10日訊】銀河證券發布了一份基金報告,分析了2004年到2019年的公募基金持有人的結構情況,從全部基金口徑來看,個人持有公募基金6.69萬億元,而機構持有6.52萬億元,基本算是打了個平手,不過這裡面再仔細研究,可就不一樣了,個人的錢最愛買的是貨幣基金,隨著餘額寶的成功,各種寶寶類的貨幣基金成為了吸引個人投資者的主要產品,數據顯示個人投資者買這種貨幣基金,就買了4.5萬億,而機構投資者只買了2.7萬億。

那麼也就是說,去掉貨幣基金這個類似於儲蓄的無風險產品之外,個人投的公募基金只有2.15萬億,而機構達到了3.82萬億,比例一下就變成了36%對64%,機構成了公募基金投資的主力。而且令人費解的是,2007年是公募基金最熱門的時候,不算貨幣基金,個人投資者總共持有2.7萬億公募基金,而到了2019年則下降到了剛才說的2.15萬億。而機構投資者倒是不斷的上升,成為了公募基金的主要持有人。一開始本來定位於大眾理財的公募基金,現在越來越像是機構專戶。

如果再細分,機構投資者,持有了90%的債券基金,近47%的股票基金,37%的貨幣基金,持有最少的是混合基金,只持有了26%,那麼相反,個人投資者則最偏愛混合基金,持有74%,其次是股票基金也超過一半,達到53%,然後是貨幣基金,最不愛持有的就是債券基金。佔比還不到10%。

這組數據說明什麼?個人投資者不願意投公募基金了,為什麼呢?肯定有人會說,公募基金的業績太差,也賺不到錢,賠起來一點也不少。所以也就越來越沒有信心,但是真的是這樣嗎?2018年的時候中國證監會公布了一組數據,偏股型基金從1997年開始,到2017年這20年,平均的年化回報率是多少?超乎大家的想像,達到了16.5%,注意這只是平均水平,也就是說有相當一部分產品其實都超過了20%,這麼說不直觀的話,那麼我們換算一下,16.5%大概相當於5年翻一倍,20年翻20倍,而20%的收益,意味著4年翻一倍,20年翻38倍。你在1997年投入1萬元,2017年能拿到20萬,甚至是38萬。這個收益絕對是相當可以了。

但是,恐怕投資者的感覺完全是不一樣的,大家覺得非但沒有賺到大錢,甚至沒有賺到錢,有人做過統計,即便在基金投資裡,依然遵循7賠2平1賺的法則,也就是說絕大多數投資者都在這本應該產生巨大收益的時間中,賠了很多錢?這是為什麼?

其實,答案就在基金的持有結構裡,剛才說了,個人投資者拿了74%的偏股基金,拿了53%的股票基金,而去掉貨幣基金外,個人投資者其實只佔基金持有的三分之一。換句話說,個人投資者很多人都選擇了all in股票類基金的方式去投資,一把買入,然後全倉持有。一看風向不對,又一把賣出,美其名曰止損或者調倉。結果就變成了追著熱點跑,最後雖然買了基金,但是也一點都沒少賠。人家公募基金跌下去又漲上來,最後賺的盆滿缽滿,但是個人投資者卻在高點進,低點出,進進出出,根本沒賺到錢,反而損失慘重。

那麼到底該怎麼投資,其實機構的持倉已經告訴你了,機構一共持有非貨幣類公募基金三分之二的份額,但卻拿走了90%的債券基金持倉,也就是說有機構們投資基金的時候,通常至少持有一半的債券基金,這部分是打底的資產,旱澇保收。而且這些年來,債券市場的收益一點都不差,有很多純債基金能拿到年化6-8%的收益,那麼你持有一半的債券資產,至少這塊每年會給你貢獻3-4%的總資產收益,而且波動幅度特別的小。幾乎很少有年份是債券虧損的,即便虧損回撤也不會超過5%。

至於混合基金和股票基金,機構們其實拿的不多,加起來還沒有散戶持有的多,佔他們自己持倉的40%不到,這就極大的控制了資產回撤,股市大跌一半,對他們來說,也就跌不到20%,股市大跌的時候,通常債券和商品會大漲,也就是說再跟其它資產一平均,損失可能連10%都不到。所以機構們自然心態很好,他們還能通過釋放債券的倉位,然後到股市裡去抄底,增加自己的收益。

那麼我們算筆賬,剛才說了,債券每年固定有3-4%的回報,股票基金他只要一直不賣,長期有16.5%的回報,按一半算,他總資產的回報超過了8%,也就是說股債均配之下,長期來看機構的平均回報在11-12%,別忘了還有一個高賣低買平衡收益,可以增加1-2%,最後機構們的長期回報在12-14%之間是很正常,也很輕鬆的。而且他的回撤要比個人投資者小的多。

也就是說大家動輒就虧損一半的年份裡,人家只虧了10%幾,所以你心態崩潰了,人家則忙著抄底。這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巴菲特那句話,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但其實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巴菲特從沒有讓自己的股票資產超過總資產的60%,他還擁有保險公司持續不斷的現金流收入,所以真相是他從來就沒有恐懼過,這才是大實話。

那麼多投資高手,那麼多專業機構,無一例外都是通過大類資產配置來實現長期盈利的,從未見過一個抓牛股,一把梭all in一個基金實現大賺特賺的。所以個人投資者應該醒醒了,這麼干是肯定不行的。即便基金再好,風險一來你到時候也誰都不信了。還是那句話,投資理財這條路上,除了你自己,沒人幫的了你。不學習是肯定不行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辛荷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