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白如水 清朝官員的事蹟震驚朝野(圖)

作者:初衷 發表:2020-03-30 09: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張菊人的德行正如皇帝題的匾「青白如水」,感動了一方百姓,感動了皇帝與王公貴族。
張菊人的德行正如皇帝題的匾「青白如水」,感動了一方百姓,感動了皇帝與王公貴族。(繪圖:志清/看中國)

什麼東西能打動人、能感動人,能引起世人的共鳴,能流芳百世?就是人的「德」。

「青白如水」的故事

清朝雍正年間,山西平遙縣有個書生叫張菊人,中舉後被皇帝欽點到河南輝州任知縣。在任期間,清正廉潔,所得俸祿皆賙濟窮人和學子。妻兒在山西種地,秋麥兩季,都要托販子把磨好的麥谷捎到輝州來,張菊人不食輝州糧,只飲輝州幾瓢水,人稱張白水。

雍正八年,張菊人任期滿了,朝廷升他到廣西任知府。

升職是好事,但是張菊人年事已高,又生戀家之心,沒有去赴任。此時,張菊人兩手空空,連回家的盤纏錢都沒有。縣裡的幾個富商聽說後給他湊了三百兩銀子,恭恭敬敬的送來。張菊人連連擺手說:「民財豈可貪!」一再拒絕。一個富商急眼了,兜著銀子到一口井邊,對張菊人說:「老爺再推辭,我把銀子全扔井裡去!」無奈之下,張菊人只好收下。但是隔天,張菊人就把這三百兩銀子送給了縣裡的幾個名氣很大的儒生,幫助儒生們建了一所書院,叫「百泉書院」,圓了一代學子之夢。

張菊人為了湊足回家的路費,到縣城東關一油坊做起了短工,兩個多月後,終於掙夠了回家的路費。

一天早上,張菊人早早起床,想獨自離開輝州縣,結果輕輕推開大門,發現長長的街道上坐滿了人為他送行。

張菊人感動的眼眶含淚,走下台階,攙扶的攙扶,執手的執手,表達感謝之情。同時發現街上擺滿了筵席,一眼望不到邊。

張菊人問:「這隊伍有多長?」

一位老者回答:「一直到城東五里之外的五龍廟。」

又問:「這筵席有幾桌?」

答:「人有多長,席有多長。」

張菊人立時惱了,將手中的桃木棍扔在地上:「毀我一生清白也!」說罷轉身進了大院。

因為許久不見張大人出來,與縣令搭話的老者率先推門而入,卻見張菊人已經在皂角樹下懸樑自盡。眾人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嗚咽聲一片。本為表達對張大人的敬重與仰慕,卻因此壞了張大人的一世英名還害了張大人的性命。

張菊人的靈柩被送往山西的當天,十里無空巷,人人皆穿白,祭奠張菊人的竟是一杯杯盛有百泉水的素酒。輝州百姓對張菊人的思念痛苦導致很多人雙眼紅腫,過往客人以為輝州人得了紅眼病,把這個消息傳到了朝廷,皇帝派御醫下來巡診,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朝野上下為之震動,皇上親賜御碑一塊,上書四個大字:青白如水。

張菊人的德行正如皇帝題的匾「青白如水」,感動了一方百姓,感動了皇帝與王公貴族。



責任編輯:夏琴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