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聖」蔡倫(圖)

作者:軼飛 發表:2020-04-24 09: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蔡倫發明的造紙術改變了世界面貌。
蔡倫發明的造紙術改變了世界面貌。(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蔡倫(公元63年∼121年),字敬仲,是東漢桂陽郡耒陽人。史載蔡倫為人敦厚謹慎,勤奮好學,很有才能。漢和帝劉肇在位時,蔡倫做了皇帝的侍從宮官,傳達詔令,掌管文書,參與軍政機密大事。

東漢時流行的書寫材料有兩種──縑帛和簡牘。縑帛是一種質地細薄的絲織品,可以在上面寫字,但它的產量很少,價格昂貴。簡牘其實是兩種東西。簡,是木片,牘是竹片。所以簡牘的材料資源很豐富,又很便宜,人們用繩子把規格一致的簡牘串接成冊,用來書寫。但是,簡牘也有很大的缺陷,由於每根簡牘上只能寫20多字,如果要寫一部書,往往需要用數百根甚至數千根簡牘,編製成冊後體積很大,也很笨重。於是,蔡倫很想研究改進的造紙方法。

漢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蔡倫任尚方令。他常到鄉間作坊察看,見到蠶婦繅絲漂絮後,在竹簟上會留下一層短毛絲絮,把這層絲絮揭下來,很像縑帛,可以用來書寫。於是蔡倫受到啟發,他用樹皮、廢麻、破布、舊魚網等作為原料,在作坊中用銼、煮、浸、搗等法,把原料做成漿狀物,再將漿狀物攤在席子上,置於太陽底下晒成薄片,用植物纖維來造紙。

這種製紙方法簡單易行,既加快了纖維的離解速度,又使纖維分解得更細更勻。蔡倫製作的紙張質地堅韌,體輕質薄,宜於書寫、攜帶,裝訂成冊也很方便,可謂質優價廉。

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將造紙過程、方法寫成奏章,連同造出來的植物纖維紙,呈報漢和帝,和帝大加讚賞。蔡倫造紙術很快傳開,人們把這種紙稱為「蔡侯紙」,全國「莫不從用焉」。《後漢書‧蔡倫傳》中這樣記載道:「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

蔡倫為造紙業的發展和普及開闢了廣闊的途徑,從此造紙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後來人們沿用蔡倫生產紙的工藝,採用竹、籐、稻稈等其它原料,生產出形形色色的手抄紙。並且,蔡倫總結出來的造紙工藝很快地隨著紙張一齊傳到遠邦異域。

後人因為感念蔡倫的功績,奉蔡倫為造紙的「祖師」,在蔡倫故鄉的湖南耒陽為他修建了祠廟。

 

責任編輯:李雲飛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