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極端封區抗疫被轟失敗 涉選特首角力?(圖)
1月23日,特首林鄭月娥等官員高調巡視佐敦封鎖區,被轟大搞勞民傷財抗疫秀。(圖片來源:李天正/看中國)
【看中國2021年1月26日訊】香港中共病毒疫情反覆,港府上週末史無前例在佐敦實施「封區」,至星期一(25日)凌晨方解封。這場動員超過3千人的行動,檢測區內7千名居民,13個樣本呈陽性,比率僅0.17%,被專家質疑成本效益極低,質疑封區做法在香港行不通。有評論則認為特首林鄭月娥抗疫實為政治秀,為塑造「戰時領導」形象不惜下狠招,背後或涉特首選舉政治角力。
港府上週末在佐敦封區廣被外界質疑是政治硬任務,《蘋果日報》報導,這次勞民傷財的行動,共動員16個政府部門逾3,000人,包括1,600名紀律部隊人員。除檢測外,又要派發6,500個食物包、1.3萬個杯裝泡麵及8,000個罐頭及消毒清潔用品給禁足居民。還安排50多名能操尼泊爾語、烏爾都語和印地語的人員協助少數族裔。不過封區之前,不少居民聞風逃離,當局要追蹤約473戶封區期間無人應門的單位住戶。政府至今未有公開整個封區行動的開支。
專家質疑成效低 疫情已擴散全港
今次封區行動,僅檢出13個中共病毒陽性個案,比率為0.17%。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星期一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直言,封鎖兩天內僅找到9個單位13宗確診個案不算多,跟平時一般檢測確診比例差不多,惟耗費的直接與間接成本都高。同時,染病者潛伏期達14日,就算這兩天檢測呈陰性,仍有機會將病毒帶出該區,令病毒擴散。
梁子超直言封區浪費寶貴的檢測資源,「成本效益一定低,這種做法在香港未必發揮很大作用」;又指香港疫情已擴散至遍布各區,不能只偏重一、兩個地區。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在同一節目指,區內1月初至今的確診個案,陽性比率約2.5%。他認為不實施禁足令的話,患者可跨區傳播,但承認有居民在封區前離開,如當中有帶菌者,可將病毒帶入社區,形成新的傳播鏈。
儘管專家質疑成效,特首林鄭月娥已揚言封區行動或陸續有來,佐敦附近的油麻地果欄(水果批發市場)一帶住宅大廈過去一星期累計超過70多宗確診,盛傳將是下一個封鎖地區。當地商戶人心惶惶,《蘋果日報》指有檔主急急將貨倉水果撤走。果欄批發佔全港水果供應九成,有商會擔心一旦封鎖將影響全港水果供應。
劉細良:扮戰時領導涉政治角力
時事評論員劉細良在《蘋果日報》撰文質疑,林鄭根本不需要勞師動眾大搞封區檢測,質疑這場「大龍鳳」背後目的只是顯示政府有權力對付市民。「封區係極之擾民,區內區外做小生意大受影響,而人心惶惶,正是林鄭追求的政治效果。」
他直指林鄭恐嚇市民正因為政府失去市民信任,只能夠用極端手段,背後也另有政治角力的考慮。目前正值前特首梁振英發動「兩條戰線」挑戰其他特首候選人,一是力數林鄭抗疫無方,拖累習主席親自部署的「世紀抗疫戰」;二是發起「特首協商產生」辯論,攻林鄭兼批前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加上大陸專家砲轟港府抗疫欠「戰時」意識,於是林鄭才搞出一場封區大龍鳯去滿足各方的政治要求。
劉細良又指,林鄭在抗疫期間還持續進行政治大清算,在學校、傳媒機構發動清算,在議會內外肅清反對派,大舉拘捕。香港政府所有專制管治工具已齊備,異議聲音全部被鎮壓,惟疫情卻周期性大爆發。他絕不懷疑政府會再祭出封區狠招扮「戰時領導」,但他更好奇北京何時會對林鄭抗疫失敗問責。
麗港城現垂直播毒 公立醫院3護士確診
另一邊廂,疫情在香港其它地區繼續爆發。藍田區大型屋苑麗港城第五座近日出現至少10宗居民確診個案,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星期一視察後,懷疑大廈出現「垂直傳播」,即病毒經由煙囪效應及擾流效應傳播多個單位,政府下令撤走大廈E及打通F單位全部住戶。其它居民亦人心惶惶,陸續收拾細軟準備「大逃亡」,也有人儲備糧食準備入住隔離營。
另外,公立伊利沙伯醫院3名護士星期一初步確診,其中2人曾在隔離病房工作,另一人所住大廈有確診個案。該醫院10名醫護須隔離檢疫,全院上下人員都要做病毒檢測,部份內科病房停收新政。當局呼籲市民避免前往該醫院求診。而全港累計確診個案已破1萬宗,至今有170名確診者離世。
責任編輯:李家宏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 一生為故國招魂 訪錢穆故居素書樓(組圖)
- 【貫明專欄】千古名作俯仰古今 〈登幽州臺歌〉的來歷(圖)
- 千言萬語:我只在乎你 緬懷一代歌后鄧麗君(圖)
- 卅載中韓關係付諸東流 鬥爭導演新百年荒誕劇(組圖)
- 忍辱負重 力戰殉國 抗日名將張自忠(組圖)
- 【職場啟示】勝可知 而不可為(圖)

- 【1月23日美國簡訊】美媒:中共海軍存在致命弱點(圖/視頻)
- 習近平「發威」 新年伊始抓捕兩個大老虎(圖)
- 比糖、酒精更可怕 這一物是三高的罪魁禍首(組圖)
- 丹麥研究得出驚人結論 下波疫情如海嘯(圖)
- 架空趙樂際?栗戰書、王岐山舊部任中紀委副書記(圖)
- 王滬寧誤判美國 誤導習近平(圖)
- 中國男人8大痛苦 女人如虎男人如鼠(圖)
- 鮑威爾發起超級行動 爭取公正選舉權利(圖)
- 中共肺炎(又称武漢肺炎)
- 病毒
- COVID-19
- 疫苗
- 台鐵
- 拜登
- 川普
- 特朗普
- 國安法
- 貿易戰
- 習近平
- 華為
- 三峽大壩
- 新疆棉
- 長江
- 洪水
- 袁弓夷
- 港版國安法
- 漢光演習
- 國民黨
- 退黨
- 弗洛伊德
- BLM
- 中共
- 閻麗夢
- 金正恩
- 王岐山
- 賴清德
- 孟晚舟
- 關稅
- 邊境牆
- 彭斯
- 美國
- 貿易談判
- 劉鶴
- 王滬寧
- 江澤民
- 崔永元
- 中南海
- 內幕
- 中共
- 反送中
- 貪官
- 情婦
- 腐敗
- 反腐
- 打虎
- 官場
- 看中國
- 一國兩制
- 法廣
- 社交媒體
- 往事微痕
- 出賣國土
- FB
- 六四
- 朝鮮
- 加拿大
- 脫歐
- 央行
- 債務
- 槓桿
- 美元
- 貨幣
- 人民幣
- 歐元
- 日元
- 港幣
- 房地產
- 樓市
- 財政
- 財富
- 中產
- 海參崴
- 台灣
- 蔡英文
- 北京
- 劉強東
- 大媽
- 房價
- 疫苗
- 非洲豬瘟
- 大陸
- P2P
- 霧霾
- 基因編輯
- 防火牆
- 維權
- 709律師
- 上訪
- 法輪功
- 網絡審查
- 活摘器官
- 江東六十四屯
- 唐努烏梁海
- 長白山
- 白龍尾島
- 江心坡
- SARS
- 新疆勞改營
- 言論自由
- 女主播
- 央視
- 華人
- 移民
- 華人
- 留學
- 海關
- 遣返
- 簽證
- 回國
- 入籍
- 綠卡
- 民生
- 海外
- 加拿大
- 澳洲
- 民國
- 桂軍
- 抗戰
- 孫中山
- 蔣介石
- 宋美齡
- 鄧小平
- 林彪
- 劉奇
- 中共
- 皇帝
- 諸葛亮
- 易經
- 幽默人生
- 智慧
- 感悟
- 手機
- 預言
- 奇聞
- UFO
- 外星人
- 壽命
- 文革
- 養生
- 紫鳳
- 貫明
- 李道真
- 軼飛
- 李雲飛
- 雲中君
- 辛思
- 夏聞
- 滄海
- 東方縱橫
- 唐柏橋
- 王尚一
- 江楓
- 馬新宇
- 黃清
- 子龍
- 園丁
- 今濤拍暗
- 李青城
- 秦就石
- 馬來啟
- 中經研
- 秦天靖
- 江浩
- 李子壬
- 紫君
- 秦山
- 陳破空
- 戴東尼
- 曹長青
- 邢仁濤
- 瑜正
- 簡易
- 肖川
- 伍凡
- 顧言
- 歸瑜
- 乙欣
- 陳泱潮
- 林立桐
- 徐沛
- 鄧正梁
- 立委憂台灣人基因外洩中國 籲政府管制建立配套(圖)
- 擔心踩「紅色底綫」港金融質變被新加坡迎頭趕上(視頻)
- 蕭美琴:2024總統大選結果 不會影響台美關係(圖)
- 一日之計在於晨 終生健康在於眠(圖)
- 戰場上受到手榴彈爆炸 他在幾秒後看見已故祖母出現(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