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的由來(圖)

作者:隅芯 發表:2023-01-26 16: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五,被稱為「新正」;大年初一,被稱為「開正」、「賀正」。
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五,被稱為「新正」;大年初一,被稱為「開正」、「賀正」。(圖片來源:Pixabay)

民眾將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五,稱為「新正」,將大年初一稱為「開正」、「賀正」。不過,當我們已經逐一進行了除夕圍爐、大年初一祭神祭祖、大年初二回娘家、大年初三睡倒飽……,並在大掃除、祭灶神、貼春聯、放鞭炮等儀式或活動中感受到「年味」後,你可知道我們為甚麼要過年嗎?其實,民間流傳過新年傳說,關乎「年獸」,甚是有趣。

年獸的由來

其實,根據《爾雅・釋天》載:「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以及晉朝郭璞對此的解釋:「歲,取歲星行一次;祀,取四時一終;年,取禾一熟」,可以知道:最初的「年」其實是跟年獸沒有關係的。「年」代表的是穀物成熟,古人獲得了收穫,並為此舉辦「年節」。當然,時間上自然不同於現今的過新年時日,而是大約在穀物收割之後的陽曆十月份,但在寓意上,確實跟現今的過年極為相近。

因此,在歷代典籍都沒有明確出現「年獸」一詞的情況下,有研究表示,古人眼裡的「年」,原本意思是在慶祝一年來的豐收,同時為了來年獲得更好更多的收成、在新年裡平安吉祥,遂逐漸形塑爆竹、對聯、燈火通明等驅疫鬼的習俗,而這一切均與年獸毫無關係。所以,推斷「年獸」很有可能僅僅是為了結合年節貼春聯、放鞭炮等習俗而出現的上古傳說

不過,在諸多典籍中確實記載了使用鞭炮避邪的作法,像南北朝宋懍所著的《荊楚歲時記》就寫說:「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謂之端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惡鬼。」也就是說,民眾在初一這天燃放鞭炮能嚇跑惡鬼、妖怪。或許,文獻中的「山臊」、「惡鬼」,正是年獸的原型呢!

即使如此,還是來瞭解一下,民間流傳非常廣泛的年獸傳說吧!

年獸傳說一、

古時有一隻外形若獅而獨角、長年深居海底的兇猛怪獸,它叫做「年」。每年除夕,「年」就會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百姓非常驚恐,但又苦於無法可制服。

有一次,「年」又在除夕時闖進某一個村莊,卻恰巧遇上了一位身穿紅衣,燃燒著竹竿來取暖的人。當竹竿被燃起時,發出了「噼拍」的爆裂聲,閃爍紅光,「年」見狀,竟被嚇得逃出了村。於是,民眾都知道「年」的弱點了,便特地選在「年」到來之前,在外頭張貼紅聯,燃放爆竹,接著家家戶戶全部閉門不出,靜待「年」被製造的場面給嚇跑。

果然,「年」不再光臨了,百姓非常慶幸度過了恐怖的「年關」,便決定在每年的除夕到來時,要敲鑼打鼓、身穿喜慶衣裳、互道「恭喜」。這就是「過年」的開始。當風俗越傳越廣,自然形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最重要的傳統節日。

年獸傳說二、

關於凶猛的「年獸」還有另一則傳說,但流傳不比上述的廣泛。

太古時期,生性凶殘的「年」散居在深山密林中,每年一次外出覓食,專吃牲畜。人們發現「年」都是在天黑以後出沒,直到雞鳴破曉,才返回山林中,遂將「年」出沒的夜晚視為關煞,也就是俗稱的「年關」,並想出「過年關」的辦法:

每到這天晚上,家家戶戶提前準備晚飯,熄火淨灶,再將雞圈牛欄拴牢,封住家宅大門,並躲在屋內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帶有凶吉未卜之意,大夥兒會在飯前先祭拜祖先,祈求祖先與神靈庇祐一家老小平安度過「年關」。至於吃過晚飯後,嚇得無法睡覺的人們會相聚在一起聊天、壯膽。

當天色漸黑,「年」當然也就從深山老林裡竄了出來。它摸進人類村落,卻看見家家戶戶緊閉門窗。「年」被搞得沒東西可吃,只好啃百姓放在家門前的芝麻桿充飢,待公雞啼叫,天色漸亮,「年」只能怏怏歸山。

熬過「年關」的民眾雀躍不已,紛紛感謝神靈、祖宗的保護,並燃放鞭炮,互相恭賀沒有被「年」吃掉。

可是,時日一久,民眾見到多年來都相安無事,便逐漸放鬆了警惕。

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突然竄進江南某個村子中,缺乏準備的民眾當然是毫無抵禦能力,導致這一村子的村民幾乎都要被年獸吃光了。特別的是,有一家新婚小兩口由於高掛紅布簾、身穿紅衣,遂得以平安度過危機。當時還有幾位童稚,在院內點燃竹子在玩耍,竹子就在火光通紅的背景下,發出「啪啪」地爆響聲,年獸又被嚇得抱頭逃竄。

至此往後,人們更清楚知道年獸懼怕紅色、怕亮光、怕響聲。於是,每到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出紅紙、穿上紅袍、懸掛紅燈籠、敲鑼打鼓、燃放爆竹,好讓年獸不敢再來侵犯。《詩經・小雅・庭燎》中提及的「庭燎之光」,就是指使用竹竿一類所製成的火炬。每當燃燒竹竿,竹節裡的空氣膨脹,致使竹腔爆裂,並發出了「噼噼啪啪」的響聲,這即是「爆竹」的由來。

據說,有些地方的民眾不知道年獸的弱點,總有些人被年獸吃掉。後來這事傳到天上紫微處,他為解救百姓危難,便使用火球擊倒了再度出來找食物吃的年獸,接著再使用粗鐵鏈將年獸鎖在石柱上。於是,每逢過年,民眾總不忘燒香,恭請紫微星下界保平安。

此現象也逐漸形成代代相傳的「過年」和「拜年」的風俗。內容豐富的「拜年」,順序一般為: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接著出門去拜訪親友。另有地區講究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親戚等等。在新年期間,民眾就這樣拜到正月十五,也就是俗稱的「拜個晚年」。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