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3年9月28日訊】自從統治塔利班的伊斯蘭組織上月底簽署了七份承諾吸引超過65億美元投資的採礦合同以來,塔利班一直在慶祝。
但專家對這些合同是否能夠得以實施表示懷疑。這些合同是8月31日與來自中國、伊朗、土耳其和英國等國的外國合作夥伴合作的阿富汗公司簽署的。
他們質疑大規模的礦業投資是否有可能,因為現金短缺的塔利班政府由於其廣泛侵犯人權,並禁止婦女入學、工作和參與公共生活而仍未獲承認。
非法性
隨著阿富汗嚴峻的人道主義危機的加深,塔利班缺乏合法性問題也在影響其加速增加採礦收入的努力能否成功。專家表示,很少有阿富汗人能通過規避既定國際標準的不透明交易獲益的。
「在沒有外交承認的情況下,大規模開發阿富汗礦產資源需要的資金,超出了大公司願意投入的資金。」居住在喀布爾的前美國軍事承包商和援助人員傑夫·裡格斯比(Jeff Rigsby)說。
自2022年以來,裡格斯比在阿富汗尋找商機的同時,一直密切關注塔利班開採礦產資源的努力。
「塔利班過去在宣布其它領域的投資交易時並不總是進行盡職調查的,」他說。裡格斯比補充說,人們對最近簽署的從阿富汗幾個省份開採銅、金、鉛、鋅和鐵的合同的外國公司知之甚少。
「這些合同不透明,」阿富汗礦業和石油部前顧問阿卜杜勒·卡迪爾·穆特菲(Abdul Qadeer Mutfi)指出。「塔利班希望通過將礦物作為原材料出售給各國來解決政府的財政問題。」
他說:「阿富汗可能會像許多非洲國家一樣經歷資源詛咒。」許多非洲國家有類似的經驗,即對自然資源的大規模開發並沒有轉化為增長和繁榮。
「在毒品之後,礦產是資助衝突的重要來源。」他說。
然而,塔利班聲稱他們正在努力通過開發國家的自然資源來爭取自給自足。其領導人一再將礦業、灌溉和貿易項目描繪為擺脫當前經濟和人道危機的途徑。
根據聯合國的數據,阿富汗總人口估計為4000萬,其中超過3000萬需要人道主義援助。隨著國際資金的減少,該世界組織警告說,數百萬阿富汗人無法獲得足夠的食物,多達300萬人面臨飢餓。
豐富的礦產資源
但裡格斯比認為,塔利班在開發新礦山方面幾乎沒有取得成功。他指出,該極端組織一直在從現有礦山向巴基斯坦出口煤炭,並且重新啟動了與中國公司的一項石油勘探協議,而該協議是喀布爾前親西方政府在十多年前首次與中國達成的。
今年1月,塔利班政府與新疆中亞石油天然氣公司(CAPEIC)簽署合同,到2026年投資5.4億美元,在阿富汗北部阿穆河流域勘探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這恢復了與國有企業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2012年的合同。
2010年,有關阿富汗潛在礦產資源價值超過1萬億美元的估算引起了很多關注。但最近這一估算的準確性受到質疑。阿富汗基礎設施薄弱,缺乏先進技術和訓練有素的勞動力,以及高昂的成本,這些仍是其提取礦產資源的重大障礙。
儘管如此,阿富汗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包括鐵礦、銅礦、煤礦、鋰、大理石、鉻礦、鈷和金礦藏。此外,除了天然氣和石油,這個山區國家還擁有大量青金石和其它寶石。
自兩年前重新掌權以來,資金短缺的塔利班一直試圖將阿富汗的自然資源變成搖錢樹。
塔利班的礦業和石油部長沙赫布丁·德拉瓦爾(Shahbuddin Delawar)在8月31日簽署合同後表示:「通過這些投資,你可以想像我們擁有多少礦產資源,以及它們如何能夠增加我們的收入。」
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塔利班政府迄今已簽署了116份小型和27份大型採礦合同。他表示,在截至去年3月的上個財政年度中,政府通過礦業收入賺取了超過2.2億美元。
「由於透明度度和走私的結束,礦物銷售量有所增加。」他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
中國
然而,當地採礦業的實際情況並不支持他的樂觀評估。作為阿富汗採礦業主要國際投資者之一的中國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似乎不願開始工作。
中國冶金集團公司尚未啟動價值28.3億美元阿富汗東部洛加爾省的銅礦採礦合同。這份為期30年的租賃合同於2007年簽署。塔利班試圖推動中國人開始地下採礦,以保護該地區巨大的佛教考古遺址,但未能成功。
「儘管一些中國商人正在少量出口或走私礦物,但中國採礦業在當地的存在似乎很少,」裡格斯比說。
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研究組織「阿富汗分析網」得出結論,較大規模的中國項目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實現。
報告稱:「它們不會為陷入困境的阿富汗經濟帶來什麼直接收益。」
穆特菲認為,在缺乏問責、監督、社區參與以及獨立政治和公民社會監督的情況下,只有塔利班領導人才能從開採阿富汗的自然資源中獲益。
「我們面臨重大損失,」他說。
責任編輯:辛荷 来源: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