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3年10月23日訊】今天,我們要講述一個非常敏感的領域: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
這裡的對外直接投資,指的是中國投資於境外的實體企業、真正負責運營並承擔盈虧責任,而不是證券類的間接投資、買賣股票或債券。間接投資的流動性很強,可以很方便的變現,變回現金,匯回中國境內。而直接投資的資金,都沉澱在了各種企業的經營業務裡,流動性很差,必須依賴經營本身慢慢的掙錢,或者乾脆就是經營虧損,不具備迅速變現的能力。在各位閱讀本文之前,建議大家先在心裏預設一個這樣的問題:這些數以萬億美元計算的直接投資,都是真實存在的嗎?如果這些直接投資並不真實存在,那麼在它們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驚天秘密?
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們開始今天的探秘。
本文中的數據,主要來源於中國商務部、中國國家統計局和中國國家外匯局聯合發布的《2022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這算是最權威的官方數據。而在這些官方數據裡,如果都存在清晰的數據漏洞,那麼可想而知,真正的漏洞會有多大。
2022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網站截圖)
首先,我們來看對外直接投資的存量數據。截至2022年底,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存量數據為27548億美元。對於這個數據,各位必須建立一個清晰的概念:這真的是一個大得嚇死人的規模。對於這個數據,必須要經過對比,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它有多麼龐大。
2022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存量分類情況(作者製表)
2001年11月中國加入世貿(WTO),外資自此大規模湧入中國,並在中國各地建立起規模龐大的外資企業,推動中國成長為世界工廠。根據中國商務部的數據,截至2022年底整整21年的時間,中國實際利用外資的累計總規模也只有22834億美元。這裡的實際利用外資,其實就是外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FDI)。這意味著,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規模,已經大幅超出外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超出比例達到20.6%。但,僅僅只是這樣的對比還不夠,這裡再提供一組數據:從2002年到2022年,中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實現的累計外貿順差收入是45975億美元。這就意味著,中國對外投資的總規模對比全口徑的累計外貿順差的比值,達到了59.9%的驚人規模。對於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截至2022年底還在為脫貧而奮鬥的國家,對外投資的規模超過利用外資,並且佔到了累計順差的6成。就這件事,相信各位如果不是親眼看到這組數據,一定不敢相信。
2022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以及過去實際利用外資和累計貿易順差數據比較(作者自製)
接下來,我們來看這筆龐大資金的投資主體。根據統計公報裡給出的數據,民營企業佔比6.8%,個體企業佔比4.7%,外資企業和港澳台企業合起來佔4.7%;此外,集體企業和股份合作企業,這倆都是集體企業,合起來佔0.8%。這些非國有性質的投資主體所佔比例合計為17%。剩下的83%,全都是國有單位的投資。注意,這一點必須再次強調一下:中國對外投資的絕對主體就是國有單位。公報裡給出的統計口徑,還煞有介事地把國有單位分成了好幾項。其中的「國有企業」是100%的純國企股份有限公司和股份責任公司是國有股份佔主導地位的公司,如果是私人股份佔主導地位,那麼這兩類會被直接歸入「民營企業」那一類去「其它」這一項,指的是非企業類型的社會組織。這類組織統統都是在政府之下的對這一點大家不應該存在任何疑問。OK,這麼一解釋,大家應該很清楚了:中國2.75萬億美元的對外投資,其中的83%,都是國有單位投出去的,對應的金額是2.29萬億美元,而真正由民間投出去的錢,佔比僅僅只有17%,對應的金額只有4683億美元。記住這一點:絕大多數的對外投資是國有單位投出去的,這一點將是我們理清整個對外投資謎團的關鍵。
2022年末中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存量按境內投資者註冊類型分類情況(作者製表)
接下來,就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數據了:中國對外投資的主要行業,排前七位的行業分別是: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金融業、製造業、採礦業、信息軟體業和交通運輸業,這七項的佔比合計達到了88.9%。而排第一位的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佔比更是達到了驚人的39.0%。對於這一組數據,我們必須予以詳細解剖分析。
2022年末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行業分類情況(作者製表)
首先,我們來看第七名的交通運輸業。對外投資存量968億美元,佔比3.5%。我們都知道,中國特別喜歡參與境外的港口碼頭等重要交通設施的收購。這類收購也往往都是全球矚目的焦點。比如,中國遠洋2016年收購希臘比雷埃夫斯港,並對該港持續進行升級改造。目前,該港已經成為地中海第一、歐洲第四大港口。對於這種投資,老實說,我個人認為是多多益善。可惜的是,這種很有意義的投資僅僅只排名第七,投資金額實在太少。
接下來是第六名的信息軟體業,對外投資存量1385億美元,佔比5.0%。這一點不需要多解釋了,抖音出海,所向披靡,阿里巴巴在海外的業務也做得還行。中國在信息軟體領域,與歐美的差距一直不算大,在購物和娛樂這兩塊更是捲到了極致。對於這一塊的對外投資,沒什麼可質疑的。第五名採礦業。對外投資存量2101億美元,佔比7.6%。中國在本質上就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因此多年一直熱衷於境外的礦產資源收購,甚至可以說這是一種對外投資的「政治正確」:只要是在境外買礦,那就一路綠燈。在這個領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也不乏典型的失敗案例,比如在利比亞投資的200億美元就全打了水漂;中信泰富在澳洲投資鐵礦,17年下來累計巨虧150多億美元,並且至今還在虧。對這些失敗的案例咱現在不去管它,也不去質疑這些交易背後是否存在大規模的回扣,就當這個領域的投資全都是真實的,失敗的投資就當是交了學費好了。
第四名製造業。對外投資金額2680億美元,佔比9.7%。製造業向外遷移是近十年來的大趨勢,規模稍微大一點的企業就要在國外開廠,將基礎產能往東南亞、東歐和墨西哥遷移,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尤其是2018年中美貿易戰爆發之後,中國與歐美發達國家的關係全面惡化,製造業外遷根本就不可能再攔得住。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製造業的對外轉移規模只有2680億美元,說實話已經不算多了,民企與外企的對外投資基本上也對應在這個領域。在這裡,依然將這些投資視為真實的對外投資好了。
對於接下來要講述的前三名的金融業、批發零售業和商務服務業,在這裡先直接給出結論:我個人認為,歸屬到這三項裡的對外投資,大都是虛假的。這些資金大都是被頂層權貴洗出境外的錢,並構成了他們的境外財富。再強調一次我的觀點:中國對外投資排在前三名行業,對應的基本上都是中國頂層權貴的資產轉移。這些投資,基本上都是虛假的。下面是我們的分析。
首先,為了讓大家建立一個辨別真偽的坐標系,這裡給出了2005年至2022年的中國實際利用外資的分行業匯總數據,數據來源是商務部歷年的利用外資統計公報。前面我已經解釋過了,實際利用外資,也就是外商對中國直接投資資金是要沉澱到企業經營裡去的。這個表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很多問題。注意看,2005年到2022年,外商對中國的金融業直接投資959億美元,批發零售業投資1621億美元,商務服務業投資2463億美元。這三項,也就是中國對外投資排名前三的行業,我們現在來逐一比較。
中國2005-2022實際利用外資分行業累計(作者製表)
中國對外金融業直接投資3039億美元,是外商對華金融業投資規模的3倍有餘。注意了,外商對華金融投資只不過959億美元,就已經做到了對華金融行業的全領域覆蓋,該有的全有了。雖然中國在金融領域的玻璃門現象嚴重,但是中國人對於外資銀行、外資券商和外資信託投資機構都已經不陌生了,類似黑石這樣的投資機構,更是已經在中國扎根得很深了。現在請問,中國對外金融業直接投資存量3039億美元,體現在了什麼地方?如此龐大的資金,必然有著數量眾多的項目正在運營之中,中國銀行可以在歐美開到遍地都是。不要說紐約、倫敦這樣的大城市,在美國羅德島這樣的邊緣地區都應該開出10家支行來,才對得起這樣龐大的投資規模。至於中資券商和信託,各位在境外聽說過嗎?有什麼業務在開展嗎?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2002年末銀行業對外金融資產負債數據(網站截圖)
根據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數據,截至2022年底,中國銀行業的境外淨資產1665億美元,銀行的淨資產,大致上就是股東實際出資+歷年的經營收益沉澱,這個數據是相對真實的,這就意味著中國實際對外金融業直接投資,一定大幅低於1665億美元,估摸著撐死了也就是一千億美元,與外商對外金融業直接投資的規模差不多。除了銀行之外的其它金融行業、券商信託之類,中國根本談不上有什麼對外直接投資。這就意味著,在金融業領域3039億的對外投資存量,超過三分之二都是水分,都是虛假的投資。
接下來看第二名的批發零售業,對外投資存量3616億美元,佔比13.1%。好吧,我們繼續來對比一下外商在華投資批發零售業的規模1621億美元。在批發零售業這個領域,中國的對外投資規模是外商對華投資規模的兩倍多,外商投在中國的這1621億美元,帶來的是遍佈全國的外資零售店,沃爾瑪和大潤發(RT-Mart)在中國大型連鎖超市排行榜裡排名第一和第三名,至於小型便利店7-11、好市多、羅森和全家便利店,開的遍地都是,而中國投出去的3616億美元,有什麼東西嗎?境外有什麼中資的大型零售企業嗎?華潤萬家在美國的旗艦店開在了哪裡?存在嗎?——根本就不存在!這整個3616億美元的對外投資,可以說全都是虛假的。
最後來看排在第一名的「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對外投資存量10737億美元,佔比高達39.0%。對這個行業我必須要先解釋一下,這就是辦公設備租賃、財務諮詢、法律顧問、廣告、營銷等服務性行業,這一類服務業從來都不是資本密集型行業,它是典型的智力型行業主要的成本,就是辦公室裝修和人員的工資福利,它沒有什麼固定資產可言,即便是想沉澱資產都沉澱不下來。對比一下外商對華的商務服務業投資2463億美元,只相當於中國對外投資的四分之一,出現的結果就是:外資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七大諮詢公司,基本上壟斷了中國的頂層審計和諮詢業務。至於其它各細分領域,外資的商務服務企業,比如,物業經營領域的五大外資代理行,更是把國內的代理行殺得沒有還手之力,只能跟在屁股後面撿剩飯吃。現在,請問中國對外投資的租賃和商務服務類企業有哪一家?他們向境外的什麼企業提供過審計或者諮詢類服務嗎?在這裡,我可以非常明確的給出結論:在商務服務行業,中國這1萬來億的對外投資全都是虛假的!
到這裡,我們有必要作一個小結了:金融業的對外投資,大概兩千億美元是虛假的;批發零售業的對外投資,3600億美元全都是虛假的;商務服務業的1.07萬億對外投資全都是虛假的。不接受任何反駁,這三項合起來,虛假的對外投資達到了1.6萬億的驚人規模,佔整個對外投資存量的比值達到了58%。還記得前面給出的對外投資主體的分析吧,83%的資金是由國有單位投出去的,這意味著這些虛假的投資基本上都是由國有單位操作的,而站在這些操作背後的最終受益人,當然不可能是平民百姓。他們,只能是這個國家最頂層的權貴們。
而要佐證這個觀點,也非常容易。中國對外投資的目的地非常清晰:57.7%去了香港作為中轉站。
2022年末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前20位的國家(地區)(作者製表)
香港,乃是中國對外洗錢的關鍵樞紐,13.3%去了維爾京群島,7.7%去了開曼群島。這兩個地方更是洗錢的黃金聖地。現在,我們將視線集中在中國對香港的直接投資之上吧。2022年中國對香港直接投資存量15777億美元,主要的行業分布為:租賃及商務服務業,7533億美元;批發零售業2419億美元;金融業1806億美元;採礦業995億美元;製造業737億美元;房地產業678億美元。排在前面的三項:商務服務業、批發零售業和金融業,合起來的投資存量高達11758億美元。這些資金,當然全都是借道香港由國企洗出去的民脂民膏。
最後,希望朋友們可以回過頭來考慮一下下面這個問題:如果中國的頂層權貴沒有將這1.6萬億美元的財富轉移出去;如果這些資金可以留在中國,留在銀行的循環系統內,可以作為基礎人民幣的信用支撐,可以借給亟需外匯的民營企業,可以解決無數行業資金匱乏的痛苦,那麼,我們今天已經陷入絕境的經濟是不是會好很多?
雖然說歷史沒有如果,也沒有任何辦法斷絕頂層權貴的財路,然而,面對如此海量的財富轉移、甚至可以說是掏空了中國的家底的現實,就我個人來說,除了憤怒之外,更多的是抑制不住的悲涼……
責任編輯:宇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