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商的兒子渡海而來 將父親所欠的歸還(圖)

發表:2024-06-09 07: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渡海 船(16:9)
商的兒子遵照父親的遺囑,渡海而來,將所欠本利一併歸還給劉丹階。(示意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清朝時期,有個叫劉丹階的安徽桐城人。他到了四十多歲時依舊一貧如洗。有一天,他決定去廣東找一個在制軍署工作的親戚幫忙。誰知親戚看不起他,更不願意幫他找工作。沒辦法,他只好到光孝寺借宿。

說來也怪,寺中方丈老僧,一見到他,就很欣賞他。當時,有位制軍十分崇敬信仰佛法,每個月都來寺裡頂禮膜拜,並和老和尚在竹園中聊天消遣。有一天,這位制軍又來了,結果卻下起了瓢潑大雨。大雨整天下個不停,制軍和他的跟班都被困在了寺裡。

老和尚就準備了些齋飯招待他們。制軍坐在小飲間,覺得有點無聊,就問老和尚:「這裡有沒有人可以聊聊天?」老和尚就說有一個叫劉先生的人住在寺裡。制軍立刻讓僕人去請劉先生。

不過了一會兒,僕人回來報告說:「劉先生認為自己是個外地來的窮書生,怎麼好意思和大官們坐在一起呢?他推辭不敢來相見。」制軍卻說:「禮貌對待賢士,這是應該的。這樣不受拘束的讀書人,怎麼能叫他來就來呢,我得親自去找他才行。」於是,制軍請老和尚帶路,親自去找劉先生。兩人第一次見面卻相見如故,把酒言談,盡興而歸。

第二天制軍就邀請劉丹階到官署中,對他十分禮遇。當時在粵東各大官,如督撫、將軍、稅卡上的差官,每年按照慣例都要進貢玉器。先前負責準備玉器的人,總是這兒不對,那兒不好,總是不能讓皇上稱心。制軍便將此事專門交給劉丹階來負責。

劉丹階天資聰明,也頗有人生閱歷,辦起事來也是相當幹練。他領到的經費,一分錢都不貪佔,全都用來購買良玉,聘請能工巧匠,盡心講求樣式,因此,不僅報價便宜而且物品優美。

玉器呈貢上去之後,這龍顏大悅啊,立刻重賞了制軍。而制軍也覺得自己真是慧眼識才呀,對劉丹階更加器重了。將軍、稅卡上的差官等聽說這事兒後,也各自把進貢的事托給劉丹階辦理。劉丹階有了之前的經驗,更加精益求精,數年以來,凡經他手呈進的玉器,屢屢讓皇上稱心。

各大官吏都認為他是個人材,想為他捐納一個官職。但劉丹階極力推辭,說:「我只是個窮書生,哪裡是當官的料啊。我只是對經商略知一二,如果各位大人有意提攜我,那麼現在某處的一家洋行,因虧本而停業,我願意去經營這家洋行,用來養家餬口。」

大官們答應了他,於是劉丹階開始經營洋行的生意。其它各洋行因為他的資本有限,私下都暗中笑他,說他是支撐不下去的。誰知不久之後,他的生意就迎來了一個大轉機。

一個曾經與這個洋行前東家做過貿易的洋商,在自己的國家病死了,死前他留下遺言,告訴兒子說:「我還欠廣東某洋行本金加利息共五百餘萬兩銀子,你不能讓我做不還錢的人,你務必將錢歸還給他們,不要被同輩人看不起。」

洋商的兒子遵照父親的遺囑,渡海而來,將所欠本利一併歸還給劉丹階。那個洋商回國是發生在十多年之前,洋商一去不回來,洋行多次輾轉替換,帳目已經不能查清,但洋行的名稱依然未換,所以最後接手的劉丹階才能得到這筆意外之財。

從此以後,劉丹階經手的貿易,沒有不順利的。就這樣,做事不貪不取的劉丹階,當初雖遭親戚白眼相看,後來卻成了巨富。 

事據:《妙香室叢話》 

責任編輯:岳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