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經濟怎麼辦 習近平問了個關於獨角獸的問題(圖)

發表:2024-06-13 20:2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4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習近平問「獨角獸」企業怎麼少了?
習近平問「獨角獸」企業怎麼少了?(圖片來源:Tingshu Wang - Pool/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6月13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美媒關注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企業家和經濟專家提問「獨角獸」企業下降的原因。輿論和民間普遍認為,中共政府政策造成中國經濟下滑。

習近平問「獨角獸」 企業家們直撓頭

據《華爾街日報》6月12日報導,習近平本想給遭受重創的民營企業打打氣,結果卻適得其反。上個月底,習近平召集一批經過挑選的企業家和經濟專家舉行了一次座談會,卻令企業家們直撓頭。一切都要歸因於習近平親自提出的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讓人對他治理中國經濟的方式更加困惑。

據中國官方媒體報導,在5月23日的座談會上,習近平在聽到與會企業家關於創新和投資的發言後問道:「我們的獨角獸企業新增數下降的主因是什麼?」

獨角獸(Unicorn)是指成立不到10年但估值10億美元以上,又未在股票市場上市的科技創業公司。

中國官方媒體的報導沒有提及與會企業家是如何作答的。不過,中國社交媒體上立刻湧現了大量分享和評論,有些觀點異常直白:一位微博用戶寫道:「難道不是因為你?」;另一位微博用戶指出:「早晚要被國有化,誰願意投資和擴張?」

一位初創企業投資人說了一句話,引起許多人的共鳴。他說,「(最高領導人)提出這個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在他和他的同行看來,這個問題表明領導人認為自己的政策沒有任何問題。因此,進行任何實質性政策糾偏的可能性都很小。

雖然中國官方幾十年來一直在讓民營企業在經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但是始終強調黨的控制高於一切。這意味著,中共將加強對資金流動的引導,對企業家和投資者及其獲利能力設定更嚴格的界限,在某些情況下,中共甚至試圖接管政府認為失控的公司或部門,將其納入政府控制。

最近處理房地產危機的方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習近平手下的經濟沙皇何立峰在最近的一次會議上特別強調,必須認識到房地產工作的人民性、政治性。

《華爾街日報》認為,做法可能帶來的一個問題是,現有房主的房產權益可能會受到威脅。對任何政府來說,尤其是對強調房地產「人民性」的政府來說,這都是一個棘手的難題。

更有甚者,一些高級官員還暗示,將加大力度打擊助長開發商高風險行為的力量,比如銀行家和金融機構等。然而,這種行動以及最高領導人向企業家拋出的那個問題,似乎很難成為解決私營部門信心下滑的良策。

「獨角獸」企業數量下降 中國大幅落後美國

據《南華早報》報導,根據胡潤研究4月公布的「2024全球獨角獸榜」,全球共有1453家「獨角獸」企業,其中美國佔逾700家,中國為340家,中國不僅大幅落後美國,也從2022年的74家降至去年56家。

在2015年至2018年間,中國被視為是「獨角獸」企業沃土,然而自2018年,因中美貿易戰、地緣政治競爭加劇、西方科技圍堵,以及去風險與脫鉤政策,使中國「獨角獸」企業的成長放緩。

美國Perkins Coie律師事務所北京合夥人齊默曼(James Zimmerman)也提到,北京近幾年的政策轉變,「中國的科技環境不再是創新人才的避風港」,那些尋求成功前輩腳步的新創公司,眼睜睜著北京「壓碎科技企業的雄心」。

曾任中國美國商會主席的他說,「一個又一個,北京壓碎他們、迫使他們屈從成為國家統合主義(state corporatism)的工具」。所謂統合主義即是國家(政府)透過對利益團體的控制,達到與政府利益一致的政策。

不聽專家建議 經濟誰定調?

自中國官方2022年年底結束疫情清零政策以來,中國經濟增長舉步維艱。外媒認為,中國經濟現狀是因為中共當局對中國國內外專家提出的促進經濟恢復和增長的建議置之不理造成的。

中國官方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製造業景氣指數回落到收縮的狀態。中國國家統計局5月31日發布數據,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從4月份的50.4下降至49.5。這項指數高於50說明製造業處於擴張狀態,低於50顯示它處於收縮狀態。

美聯社就此發出報導,標題是《中國5月份工廠指標下降,表明經濟增長失去勢頭》。報導說:「一項官方調查顯示,中國5月份工廠活動放緩幅度超過預期,表明已經飽受房地產行業長期危機重負的經濟將面臨進一步壓力。經濟放緩的主要原因是產量下降。新訂單和出口訂單走弱表明需求疲軟。分析師先前預測,中國製造業PMI略高於50,或仍處於擴張區間,因為今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長速度快於預期,達到5.3%。」

路透社的報導則說,「中國5月份製造業活動意外下滑,這一局面令出臺新的經濟增長刺激措施的呼聲持續高漲,因為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曠日持久的房地產危機繼續影響著企業、消費者和投資者的信心。」

在報導代表中國經濟增長狀況的中國製造業活動收縮的時候,路透社和美聯社這兩大通訊社以及其它國際媒體普遍使用了「意外」這個詞,因為早些時候,分析家們普遍預測雖然增長幅度不大,但中國製造業會繼續呈現增長。

並且,在過去的20多年裡,中國的房地產市場超常發展,房價不斷攀升,而儲蓄利息超低,許多家庭將個人財富投入房地產以圖獲得更好的財富收益;隨著中共政府採取所謂的房地產市場整頓措施,加上持續三年的以動輒封城為特色的所謂疫情清零政策使企業和就業蒙受巨大的甚至是毀滅性的打擊,房價下跌、房子難以變現,失業者供不起房貸,消費者不敢消費,無錢消費,中國經濟增長因此蒙受難以擺脫的拖累。

在這種大形勢下,中國國內外眾多的經濟專家建議中共政府採取政策措施,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所謂的對消費者友好的改革(consumer-friendly reforms),從多方面給中國的消費者提供實際的、直接的援助,使他們能夠或敢於增加消費支出從而促成和促進中國經濟增長。

這些專家認為,通過促進中國國內消費促成經濟增長有多方面的好處,包括消費增長惠及大眾,而中國先前和正在推行的通過基建和出口獲取經濟增長的路徑只是惠及少數企業、少數人;將中國的經濟增長根植於中國國內消費也可以避免通過出口增長謀求經濟增長所導致的與美國和歐洲的貿易摩擦,從而減少外部因素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不利影響。

但是,截至目前,中共當局拒絕採納這樣的專家建議。

與此同時,當局也採取了它的一套促進經濟增長的措施,包括降低購房房貸首付要求;鼓勵人們以舊換新,更換住房和家電。但這些措施被普遍認為是不切實際,且成效乏善可陳。

許多觀察家認為,在「一錘定音、定於一尊」的當今中國,中共當局之所以不願意採納眾多專家、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出的建議,拒絕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給處於經濟困境的中國消費者提供援助從而提升消費促進經濟增長,是因為來自政治方面的強大阻力:習近平早些時候發表文章,聲言「促進共同富裕,不能搞‘福利主義’那一套。當年一些拉美國家搞民粹主義,高福利養了一批‘懶人’和不勞而獲者,結果國家財政不堪重負,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