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整肅軍隊出事了?陸委會:恐打亂共軍2027年目標(圖)


陸委會報告指出,共軍聯合作戰面臨島鏈困境,並不具侵台能力。圖為台灣總統賴清德(左)去年5月巡視花蓮空軍基地。(圖片來源:SAM YEH/AFP via Getty Images)
陸委會報告指出,共軍聯合作戰面臨島鏈困境,並不具侵台能力。圖為台灣總統賴清德(左)去年5月巡視花蓮空軍基地。(圖片來源:SAM YEH/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2月9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大陸委員會(陸委會)近日公布2024年第4季「中國大陸情勢報告」,內容指出,共軍正於第一島鏈內外海空域測試聯合作戰能力,強化第二島鏈內的遠程區域拒止能力,但尚未建構多領域一體化聯合作戰的網絡信息體系,至於習近平整肅高階將領行動,恐打亂共軍2027年現代化目標進程;共軍聯合作戰面臨島鏈困境,不具侵台能力。

陸委會在最新一期、2024年第4季中國大陸情勢報告彙整美國國防部2024年中共軍力報告(CMPR)跟其他資料做出上述表示。

陸委會報告表示,習近平自2015年推動軍改以來,共軍加快了現代化建設,提高所有戰爭領域的能力,擬成為能夠進行陸、海、空及核力量、太空、電子戰與網路空間行動的聯合部隊;但共軍仍有重大缺陷,包括了指揮能力、遠程後勤及城市作戰等。

陸委會還指出,共軍擁有超過370艘艦船及潛艦,包括了140多艘主力水面艦,規模世界第一,以及擁有超過1300架的第四代戰機,是印太地區數量最多;但共軍在第一島鏈以外的聯合作戰能力仍受限,主要原因是來自於體制問題。

目前共軍在第一島鏈內外海空域測試聯合能力,至於在第一島鏈以外的聯合作戰能力則有限,出現了島鏈困境,主要問題涉共軍至今仍未建立多領域一體化聯合作戰網路訊息體系,無法將不同領域作戰要素融為一體,進行整體連動。

由於習近平長時間針對中共軍隊進行「反腐行動」,過去多次被解讀為習近平不信任軍隊。2023年9月26日,美國國防大學國家戰略研究所中國軍事事務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吳志遠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雜誌撰寫的一篇文章中分析中共火箭軍出現一連串動盪,以及時任國防部長李尚福在公眾視線消失,並被傳因軍事裝備採購而遭到調查等,指事件反映習近平不信任軍隊高層,懷疑共軍的作戰能力,從而影響是否發動戰爭的決定。

陸委會報告中提到,習近平加大反貪腐力道,可能會打亂共軍實現2027年現代化目標進程;共軍的演訓越發重視台灣海峽軍事突發事件,持續磨練攻打台灣的技能,同時阻滯或是拒止第三方干預。陸委會強調,中共更擔心的是美國會介入台海衝突。

跟2022年、2023年中共彈道與巡弋飛彈發展狀況相比,洲際和中程彈道飛彈數量穩定成長,2023年則較2022年分別成長14.3%、30%,射程超過1500公里的陸基型巡弋飛彈則增加33.3%,顯示共軍在強化第二島鏈內遠程區域拒止能力;台海與周邊地區短程彈道飛彈數量則減少了10%,此現象跟共軍演練次數增多而有所消耗有關。

另外,美國前印太司令戴維森早於2021年在國會聽證會上警告,共軍恐在2027年對台發動軍事行動。不過,美國軍方後來對台海的解讀,明顯對情勢判斷有所改變。現任印太司令帕帕羅瑜2024年11月在華府智庫的活動上指出,2027年並非「最後期限」,只是需要注意的時間點。他還說,共軍能力已有改進,但跨海登台仍十分困難。

其實,關注台海風險的專家,最新討論話題不再是中共何時武力進犯台灣,更關心的是,台灣2025年是否會迎來更多中共非軍事的「灰色行動」。也有專家直言,短期內台海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很低,因為中共還有更多急迫的問題要解決,例如:中國經濟及對外關係等。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