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特尼克解釋為何偏遠島嶼也要加征關稅(圖)


2025年4月2日,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在華盛頓特區白宮玫瑰園舉行的題為「讓美國再次富裕起來」的活動中發表關於對等關稅的講話,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手持圖表。
2025年4月2日,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在華盛頓特區白宮玫瑰園舉行的題為「讓美國再次富裕起來」的活動中發表關於對等關稅的講話,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手持圖表。(圖片來源:BRENDAN SMIALOWSKI/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4月8日訊】(看中國記者路克編譯/綜合報導)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面向全國》(Face the Nation)節目的採訪中,堅定捍衛川普(特朗普)政府最近啟動的全球性關稅政策。他表示,儘管關稅短期內擾亂市場,帶來不確定性和股市波動,但這是推動美國製造業回歸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我們希望看到企業在美國投資,建立工廠,創造就業機會,」盧特尼克表示,「而要實現這一點,就必須讓依賴海外生產的企業重新考慮他們的供應鏈布局。」他特別強調,一些關鍵產業已經完全流失,如醫藥、船舶製造和基礎原材料(鋼鐵、鋁等)。「如今,我們在美國幾乎不再製造藥品,也不造船,甚至沒有足夠的鋼鐵和鋁來支持一場戰爭。」

《財富》雜誌報導,這一輪關稅措施異常廣泛,幾乎覆蓋了全世界的國家和地區。川普政府宣布對幾乎所有國家的商品徵收10%的基本關稅,而對中國、越南等「存在不公平貿易行為」的國家則加征更高關稅。此舉不僅讓市場感到措手不及,也引發了投資者對價格上漲、企業成本增加甚至經濟衰退的擔憂。

蘋果成為焦點,美國產iPhone成政策象徵

在推動製造業回流的政策目標中,蘋果公司的iPhone成為了盧特尼克最常提到的例子。他指出,iPhone是全球消費者最熟悉的產品之一,但其製造卻長期依賴於亞洲市場,尤其是中國大陸。

「我們都使用iPhone,但它為什麼必須在臺灣或中國生產?」盧特尼克在接受CNBC採訪時反問,「為什麼不能在美國用機器人來製造?」他強調,川普總統曾明確表示,未來的iPhone應該在美國本土自動化生產。

事實上,蘋果確實一直試圖分散其供應鏈,將部分生產轉移至印度和越南。儘管如此,絕大多數零部件裝配仍集中在中國,尤其是富士康等代工企業的工廠。在川普第一任期內,蘋果曾通過與白宮的協商,成功避免了一項針對中國製造iPhone的15%關稅。這部分得益於蘋果在德州奧斯汀建立了Mac Pro工廠,表明其願意在美擴大投資。

儘管如此,外界對蘋果是否會真正大規模遷回製造持懷疑態度。分析師指出,蘋果的供應鏈極其複雜,要完全遷移到美國需要巨額投入,並不現實。瑞銀在報告中評論稱,蘋果宣布的5000億美元製造投資「缺乏實質內容」,更多屬於政治姿態。

與此同時,蘋果股價在新一輪關稅公布後持續下跌,自白宮發布政策以來已蒸發約20%。市場擔憂,如果蘋果的核心產品——iPhone、iPad等——無法獲得關稅豁免,其利潤將受到嚴重壓縮。

無人例外?偏遠島嶼也捲入「全球徵稅」

除了對主要貿易國加征關稅,川普政府的新關稅清單還引發了廣泛爭議——它不僅覆蓋了主要經濟體,也涉及到一些幾乎沒有出口能力的偏遠地區。例如,澳大利亞控制的赫德島和麥克唐納群島也被列入10%關稅徵收範圍。該地區沒有永久居民,主要由企鵝和海豹棲息,但依然沒有獲得豁免。

對此,盧特尼克解釋稱,這是為了避免被其他國家鑽「漏洞」。「如果任何國家被排除在外,其他貿易夥伴就可能通過這些國家進行轉運,規避美國關稅。」他強調,這是一項覆蓋全球、沒有例外的政策。

有些小島嶼被徵收的稅率甚至高於大國。例如英國控制的福克蘭群島面臨41%的關稅,澳大利亞的諾福克島則達29%。

儘管如此,盧特尼克重申,白宮不會因市場或外界反對而改變立場。他直言:「[關稅]不會推遲。總統需要重置全球貿易,這一點非常明確。」他還表示,白宮將保護所有在美國投資製造的企業,「數萬億美元的資金正在流入美國。我們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企業必須進入這個市場。」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