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景象」可嚇阻中共攻台 美印太司令:台灣正進行相關投資(圖)


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10日舉行聽證會,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列席備詢。(圖片來源:中央社)
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10日舉行聽證會,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列席備詢。(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5年4月11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台灣近期頻傳海纜斷裂事件,引發美國議員憂心此為中共侵台「起手式」。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今天表示,美國必須能夠深入電纜可能遭斷的地點,提前偵測與嚇阻,並強化台灣數位基礎設施。他還主張美國提升自主系統並部署台海,以打造「地獄景象」嚇阻中共犯台。並指台灣正進行的相關投資與美方向一致。

根據中央社消息,台灣近來發生多起海纜斷纜事件,引發國際關注。至於中資背景權宜輪多哥籍「宏泰」貨輪2月間涉拖斷台澎第3海纜一案,南檢最新進度今天(11日)出爐,先前已遭羈押禁見的中國籍王姓船長遭到起訴,移審台南地院,船上另7位船員因涉案證據不足不起訴,將遣送出境。

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於美東時間10日上午就印太司令部及駐韓美軍部署情形舉行聽證會,民主黨籍參議員羅森(Jacky Rosen)質詢列席作證的帕帕羅(Samuel Paparo)時提及,中共頻繁試圖破壞海底電纜,導致台灣數位基礎設施脆弱性日增,令人憂心。

羅森指出,雖然這些行動尚未達到戰爭程度,但通常涉及非軍事力量或代理人,目的是為施加壓力或破壞區域穩定。有些專家認為這僅僅是測試行為,但也有人示警,這可能會是中共更大戰略的一環,意在為未來對台的脅迫行動,甚至是為入侵做準備。

帕帕羅表示,此類行動的確是有意圖的行為。中共可能會運用武裝部隊與海上民兵等混合力量來執行這類任務,如此可以在不直接表露開戰意圖的情況下,進行著破壞性行動,削弱對手在資訊領域上的能力。

帕帕羅指出,從情報角度來看,美國必須能深入可能發生切斷電纜行動的地點,並提前偵測與嚇阻這類活動,同時建立備援網絡,例如發展低軌道和中軌道衛星系統,來讓被攻擊的國家及其夥伴能夠維持資訊運作能力,不僅僅依賴單一系統。

帕帕羅認為,美國應該幫助台灣強化數位基礎設施方面,即必須幫助台灣建立所需韌性。如此一來,如果美國無法成功阻止中共切割電纜的行為,台灣依然能透過其他頻段跟資訊技術方式維持通訊,並將能擁有足夠頻寬,優先處理必須執行的功能。

帕帕羅在開場時還提及對中共威脅的評估,並強調共軍2024年透過對台持續施加壓力的行動,展現其逐漸成長的軍事能力;中共展現前所未有的軍事現代化,包括了人工智慧(AI)、極音速(hypersonic)武器及太空能力等多項領域的進展,對美國本土、盟友與夥伴構成真實且嚴重的威脅,而中共這類行動的規模已比過去擴大了300%。

帕帕羅在書面證詞中重申,中共在台灣周邊的侵略性行動不僅僅是軍演,更是為強行推進統一進程的「模擬預演」(dress rehearsals)。

他指出,雖然共軍企圖恐嚇台灣人民,展示其脅迫能力,但卻適得其反,不僅引起全球更多關注,同時也加速台灣自身的國防準備。

此外,美國聯邦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於美東時間9日上午就「印太區域的軍事部署與國安全挑戰」舉行聽證會,眾議員戴佳雷(Scott DesJarlais)質詢帕帕羅過去主張的「地獄景象」(hellscape)構想將會如何融入印太司令部規模更大的嚇阻架構,以及美方將如何協助確保台灣投資正確的能力,以讓「地獄景象」可行。

對此,帕帕羅回覆時以黑海為例,指出該處有些作戰空間中的部隊並不需要取得制空權或制海權,只要能夠採取低人員損耗方式,阻止對手獲取這些優勢即可,這正是「地獄景象」的核心概念。

「(也就是)透過水下無人載具、水面無人載具、空中無人系統,以及滯空攻擊彈藥(loitering munitions)等武器系統,並將其操作整合入一個共通的指管框架內,以發揮最大效能。」

帕帕羅指出,就此而言,台灣也正在進行這些投資,至於這些投資已經、且必須是跟美方所進行的投資一致。

針對美國如何加速武器交付,以改善台灣的自我防衛能力,帕帕羅表示,關鍵在於某些狀況下來消除官僚限制,包括放寬對供應基地的限制、對供應基地進行認證及確保穩定的金流,進一步資助下游需要長前置作業時間的計畫,「這將大幅強化我們的生產能力」。

帕帕羅還提及,美方在觀察裝備、人員與彈藥的轉運情形,也更加深入研究中共所運用的「非軍事性國家力量工具」,藉此重新掌握戰略及作戰方面的預警能力,讓美軍能夠儘早部署部隊因應衝突。 

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於台北時間2月18日以「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Will it be Ukraine today, Taiwan tomorrow?)為題,探討美國總統川普對於歐洲政策的轉變將對亞洲造成哪些影響。

文章表示,台灣歷屆政府都認為,阻止俄羅斯在烏克蘭獲勝,對嚇阻中共犯台而言是至關重要的。「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憂慮,如今更為迫切。

針對川普上台之後,美國整體外交戰略取向,「經濟學人」指出,美國認為歐洲盟友必須要承擔自身的安全責任,來自中國的挑戰則必須仰賴盟友共同牽制,因此推測美國未來政策重心將會放在印度太平洋地區。

假設美國面臨必須做出艱難抉擇之際,文章引用帕帕羅日前所說的話,明確指出美國的優先要務:「如果100年前你要選擇世界的重心,那會是在東、中歐一帶;然而如今,它毫無疑問會是在印太地區。」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