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5日,在位於湖北省武漢市的京東集團物流基地倉庫,一名員工駕駛叉車將包裹運送到傳送帶上。(圖片來源:Wang He/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4月14日訊】(看中國記者路克編譯/綜合報導)川普(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從最初的10%激增至145%,引發中美貿易戰升級。中國則以125%的報復性關稅回應,令中國企業陷入訂單減少與成本上升的困境。從寧波的出口商到河北的製造商,商家或降價求存,或暫停發貨。專家警告,高關稅若長期持續,可能重塑中美貿易格局,影響全球供應鏈。
高關稅重創中小企業
據美聯社報導,寧波出口商鄒國慶在首批10%關稅時,通過降價5%至10%保住內布拉斯加州雪地摩托車廠訂單。但川普4月2日宣布34%關稅,並逐步推高至145%,讓他感到難以應對。「我只能暫停美國貿易,」鄒國慶表示。河北運動服製造商李莎.李嘗試與客戶分攤成本,同時考慮開拓澳大利亞或歐洲市場。溫州節日燈飾商薄先生則因歐洲經濟低迷,坦言若關稅持續,可能放棄美國市場。
香港大學商學院教授陳志武分析,高關稅若持續半年以上,可能導致中美貿易大幅萎縮。大西洋理事會地緣經濟中心主任喬希.利普斯基指出,145%的關稅將限制中國低價值商品進入美國,迫使企業轉向其他採購地。據《財新》報導,川普加征關稅次日,上海港口赴美船隻銳減,跨太平洋航線明顯收縮。
科技產品豁免難解困局
為緩解國內壓力,川普政府宣布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等科技產品免於145%關稅。據CNBC報導,中國商務部對此回應稱,豁免僅是糾正「一小步」,呼籲美國取消全部對等關稅。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總法律顧問格蕾塔.佩施表示,川普的關稅目標尚不明朗:「談判想達成什麼?關稅能降多少?這些問題都沒有答案。」美國貿易代表傑米森.格裡爾在CBS《面向全國》節目中確認,川普與習近平暫無會談計畫。
中國國內輿論對豁免有所討論。據《北京日報》報導,部分觀點認為豁免反映美國企業的現實需求。然而,20%的普遍關稅仍對其他中國商品生效。據CNBC分析,高關稅對美國小企業與消費者的長期影響可能難以逆轉,供應鏈穩定性面臨挑戰。
企業謀求多元化出路
貿易戰促使企業重新規劃。諮詢公司Brands Factory創始人胡建龍表示,關稅壓力或推動中國企業分散供應鏈,甚至將生產轉移至東南亞等地。據美聯社報導,天津鋼鐵企業在川普關稅政策下已退出美國市場,其銷售負責人David Yu稱「減少依賴是更安全的選擇」。但寧波的鄒國慶仍視美國為重要市場,稱其「需求穩定」,希望局勢好轉。
中國自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憑藉出口實現經濟增長,2024年中美貿易額達5820億美元。但貿易失衡與市場競爭加劇西方擔憂,拜登政府曾通過限制晶元等高科技出口「去風險」。如今,川普的全面關稅進一步加深分歧。香港大學政治學教授李成指出,穩定政策對雙方都有利,但當前缺乏高層溝通,企業只能自行應對。部分商家正探索新市場,但全球供應鏈調整需時間,短期內難以彌補損失。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