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餐不定時容易致癌?醫生推10飲食習慣防7癌症。(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飲食不定時是否會致癌?重症科醫生指出,現代人因生活節奏加快,常忽略健康飲食,導致癌症風險升高。他提出6大不良飲食習慣與10項防癌建議,可有效預防至少7種癌症,包括大腸癌、乳癌、胰臟癌等。
6大致癌飲食習慣:
1.吃太多加工食品:含高鹽、糖及添加劑,會導致發炎與自由基累積,與大腸癌風險增加有關。研究顯示,每日攝取50g加工肉類,大腸癌風險升18%。
2.紅肉攝取過量:紅肉在高溫烹調下產生致癌物如亞硝胺與多環芳烴(PAHs),可損傷DNA。每日吃超過100g紅肉,罹癌風險增加17%。
3.纖維攝取不足:蔬果與全穀可維持腸道菌群平衡,降低癌症風險。韓國研究發現,攝取最多植物性食物者,大腸癌風險下降23%。
4.高糖飲食:易導致肥胖及胰島素阻抗,增加乳癌與胰臟癌風險。
5.飲食不規律或暴飲暴食:破壞生理時鐘、代謝紊亂,增加癌症風險,包括乳癌、大腸癌與胰臟癌。
6.喝酒過量:與頭頸癌、肝癌、胃癌等6種癌症相關。年輕時大量飲酒者,中年罹大腸癌風險高出150%。
防癌飲食:10招防7種癌症,必吃4種蔬果。黃軒醫生提出以下10個健康飲食習慣,有效降低罹癌風險,特別針對大腸癌、乳癌、胰臟癌、食道癌、頭頸癌、肝癌、胃癌等7種癌症:
醫生推10項防癌飲食建議
1.多吃蔬菜、水果與全穀類:富含膳食纖維及抗氧化物(如維他命C、E、植化素),如青花菜、莓果、番茄、菠菜等,有助清除自由基,降低大腸癌風險。
2.減少加工與紅肉攝取:加工肉類每週少於50g,紅肉不超過500g,避免燒烤與煎炸,宜採蒸煮方式。
3.限製糖與高熱量食品:避免甜點與含糖飲料,改選低GI食物如豆類與全穀,並控制總熱量攝取。
4.攝取健康脂肪:攝取富含Omega-3的食物(如鮭魚、亞麻籽、核桃),具抗炎作用,降低癌症風險。避免反式脂肪,少吃油炸食品及人造奶油。
5.規律進食,避免夜間用餐:維持生理時鐘同步,降低代謝與免疫系統負擔。
6.節制飲酒:建議女性每日酒精攝入量不超過1杯,男性不超過2杯。
7.多喝水:每日2-3公升,可促進代謝,降低泌尿道癌風險,並避免含糖飲料。
8.攝取益生菌與發酵食品:如乳酪、味噌、泡菜,改善腸道菌群,增強免疫力。
9.飲食低鈉:高鹽飲食會損傷胃黏膜,增加胃癌風險,建議每日鹽攝取不超過5g。
10.維持健康體重:BMI應控制在18.5-24之間,透過健康飲食與運動可降低多種癌症風險。
責任編輯:牛蘭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