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八字評語 作家的心靈感應謎影(組圖)

淺說兩個作家的心靈感應

作者:園丁 發表:2025-09-04 09: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特大

余華
《會著》作者余華。(圖片來源: 公有領域 合成圖)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在中國北京看過不少電影,其中有張藝謀導演的,由鞏俐和姜文主演的《紅高粱》,和謝晉導演的,由劉曉慶和姜文主演的《芙蓉鎮》。在1994年我又看了張藝謀導演,由葛優和鞏俐主演的《活著》,這幾部電影我至今難忘。移民到美國以後,2005年又在網絡上收看到了電影《活著》的後續故事,就是由湖南電視臺推出的電視連續劇《福貴》。這部電視連續劇的導演是朱正和袁進,主演是陳劍和劉敏濤。《芙蓉鎮》是根據作家古華的小說改編的。古華已經在1988年移民到了加拿大,他現在是加拿大公民。《紅高粱》和《活著》也是根據作家的小說改編的電影。電影《紅高粱》是由作家莫言的小說改編。電影《活著》和電視劇《福貴》是由作家余華的小說改編。現在莫言和余華都已經是中外著名作家,但至今他們仍然在中國大陸生活。

莫言和余華他們的寫作風格和特色有很大區別,莫言作品的特點是語言犀利、想像狂放,敘事磅礡,但也不乏幽默。余華的小說語言簡練,思維清晰。他能居高臨下的觀察思考問題,在他曲折的敘事中,在歷史長河中撫摸人的心靈,他的作品,幽默含蓄但又毫不隱諱的挖掘出人類背後人性的陰暗。這兩位中國現代作家的寫作風格、特點,都與他們的經歷、勤學、博學有關。

莫言1955年生於山東省高密,祖籍是浙江省龍泉後甸村,他是宋朝的管師仁(副相)的第36世孫。莫言1966年輟學,在家鄉與務農的父母在一起生活,放過牛羊,喜愛文學。1976年他參軍當兵,擔任過教師、圖書館管理員等。1984年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他的文學作品豐富,在國內獲獎很多,201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退役時軍銜為少校。現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余華1960年生於浙江杭州的嘉興,祖籍是山東省高唐縣。他的父母是醫生,他在1972年高考落榜後,因為喜歡文學,就棄學從醫,直接進入社會工作,他當了幾年牙醫。1983年他開始發表小說,從此就棄醫從文,他也是一個高產量的作家。1987年他的成名之作《18歲遠行》發表後,引起社會重視,1988年他進入北京師範大學和魯迅文學院辦的研究生院學習。1989年到新疆、甘肅、青海考察。其作品《穿越西部》電視講座在山東電視臺播出。1990年他從研究生院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1992年他的長篇小說《活著》發表,1993年他定居北京。成名後,他去過許多國家,所以他的見識也很廣。1998年獲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2004年獲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勛章。現在他是澳門大學榮譽博士、澳門城市大學教授。中國作家協會委員。

余華在完成他的《活著》長篇小說創作後,在出版前先請莫言看,莫言閉門謝客讀了3天,當時他打電話回覆余華,評語只有8個字,即:「寫得太疼,看得太累」。余華聽了,熱淚盈眶。他感到莫言太理解他了。

為甚麼莫言說余華寫得太疼?因為余華的小說《活著》,縮寫了一段跨度很大的歷史時期,從清朝末年到中共統治下的中國,這麼大的一個歷史跨度,他寫了一個大家庭的生活,從富有到衰敗,從家丁興旺到家破人亡的過程中的許多離奇故事。這屬於傷痕文學,是在揭中共的那些歷次政治運動中,傷害人民的歷史瘡疤,他還寫了戰爭的殘酷。揭歷史瘡疤和讓人看到天災人禍中一個個活人死去,當然是寫得太疼。為甚麼說看得太累?我認為一個作家,能夠得到社會的基層民眾的認可,他的作品能夠得到國際同行給予的榮譽,他的作品能夠有廣大民眾讀者和知音,真是了不起。說明他們植根於人民群眾中,說明他們既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又有自己的開拓進取精神和道德底線。他們在現代社會複雜的文化背景和人際關係中,在專制獨裁的政治制度和各種複雜社會矛盾中能夠得以生存,其創作的道路確實不容易,這種辛勤的腦力勞動,得付出多少心血和時間呀,他們活得確實太累!令人敬佩。

現在是信息發達的網際網絡時代,在油管上,世界各地的華人都可以看到本文上面談到的,據三位作家創作的小說改編的電影和電視連續劇。

有人會問為甚麼《活著》小說和電影《活著》,和電視劇《貴福》的故事有出入、有不同?其實世界上任何一個文化、藝術作品,都不是完美無缺的,即便同一個作品,給不同的讀者和觀眾的印象和認知也會有不同。小說《活著》是作家個人的原創作品,是用文字把故事情節傳遞給讀者。而電影《活著》和電視劇《貴福》是在小說的基礎上的集體再創作,它是編劇、導演、演員、攝影、錄音、化妝、服裝、道具、布景等等職工的智慧和勞動的結果。而一部小說的問世,只包含作家和出版社以及發行者的勞動成果。讀者看小說,只是通過眼睛去看,而電影、電視會給人以視覺、聽覺、以及色彩等感受。舉例說,就像同一首樂曲,不同的樂隊使用不同的樂器,演奏出來的音響效果會不同。又比如你看一段在舞臺上演出的京劇,和讓你只聽這一段清唱唱腔,給你的感覺也會有所不同。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