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破空道出習近平真實困境 有權力沒權威(圖)

作者:陳靜 發表:2025-08-24 20:2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習近平
 习近平走人。(圖片來源: 视频截图 X 推特)

權力受損?揭秘習近平失權傳言

8月21日習近平在失聯20多天後,再次露面在西藏,停留了24小時。由此外界對此留有疑惑:習近平是否正在逐步「失權」?這個話題再次擡到桌面上來了,成爲一個敏感話題。

表面上,他仍是「三位一體」的最高領導人,但從政策口風到軍權部署,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習近平的實際掌控力正在被削弱。這些傳言並非空穴來風,而是來自一系列「詭異」的政治信號。

近日陳破空先生接受了台大明居正教授的采訪,在其政論節目裏精彩第分析了習近平失權的脈絡。

權力受損 揭秘習近平失權傳言

2024年三中全會前後,中南海內外開始流傳一個敏感問題:習近平是否正在逐步「失權」?

雖然習依舊穩坐「總書記、國家主席、軍委主席」三重頭銜,但從公開表述、軍方動態到經濟政策,越來越多異常信號浮現,彷彿在暗示這位「定於一尊」的領導人已不再牢牢掌控一切。

軍方異動 三大口號消失 「習主席」被徹底下架

三中全會召開後,軍方的宣傳口號出現驚人變化。就在會議之前,軍報、央視與各地軍區還反覆強調「聽習主席指揮、對習主席忠誠、讓習主席放心」。然而會後,這些口號突然被刪除,取而代之的是更為模糊的「聽黨指揮」。

北京軍事觀察人士直言,這種微妙調整意味著:軍方已開始刻意淡化「習主席」的個人化符號,將忠誠重新指向抽象的「黨」。這在中共語境中,無疑是對領袖地位的降級。

張又俠抬頭 政治元老暗中支持

更引人矚目的是,軍委副主席張又俠的身影頻頻出現在公開場合。據悉,在三中全會閉幕後的一次內部軍事會議上,張又俠代表軍委發表講話,且未再提「習主席」稱呼,而是強調「堅決維護中央的集體領導」。

作為紅二代,張又俠與習既有私交,也有芥蒂。如今在軍中獲得更多實際許可權,據傳背後少不了政治元老的支持。胡錦濤、朱鎔基等人或許正透過張這條管道,重建他們對軍方的影響力。

三中全會的真相 習近平重病 張又俠暫掌大局?

三中全會期間,會場氣氛異常低調。與過去不同,習近平僅在開幕式短暫露面,隨後便鮮少公開發言。有傳言指出,他在會議中途因健康原因「短暫休養」,部分軍政事務由張又俠臨時主持。

雖然官方嚴密封鎖相關消息,但從會場對外釋放的照片與視頻來看,習的神態顯得疲憊、步伐不穩。這些畫面成為傳言的佐證,使「張又俠暫掌大局」的說法更加可信

交棒傳言 貴州「三句話」透露退意

不久之後,一則來自貴州的內部傳聞再度引發震動。據說,習近平在與地方幹部閉門交流時,罕見表示:「若因身體原因退下,將確保中央平穩過渡;大政方針不變;一切以黨的穩定為先。」

這「三句話」被解讀為習首次在黨內承認「可能交棒」。雖然這番話並未公開,但消息迅速傳遍高層,成為各派勢力研判政局走向的重要依據。

黨內仇恨值滿點 大權旁落恐難逆轉

習近平執政十餘年,靠反腐清洗了無數高官,也得罪了紅二代與政治老人。他或許仍然「位高權重」,卻在黨內積累了極高的「仇恨值」。如今,當健康危機與經濟困局交織,這些潛在敵對力量正伺機而動。

一位接近中南海的知情人士直言:「習現在最大的問題,不是還有多少權力,而是當他不在場時,還有多少人願意聽他的話。」

這句話,或許正是對習近平困境的最佳註腳。

經濟困局 權威流失的根源

如果說軍權的鬆動暴露了習的權力裂縫,那麼經濟困局則是導致他「沒權威」的根源。

房地產危機:恆大、碧桂園等地產巨頭的爆雷,象徵著中國長達二十年的房地產繁榮正式終結。這不僅拖垮金融體系,也打擊了中產階級的「財富幻覺」。許多家庭的主要資產(房產)正在迅速貶值,社會信心瓦解。

青年失業率飆升:2023年官方一度「暫停公布」青年失業率,正因數據過於驚人。即使在恢復統計後,官方數字仍顯示16-24歲失業率接近20%,真實情況可能更高。大量「躺平」與「潤學」(移民潮)現象,顯示社會對前景的普遍悲觀。

外資撤離與供應鏈轉移

中美對抗下,外資加速撤出中國。蘋果、三星、耐克等跨國企業紛紛將產能轉移至印度、越南與墨西哥。這使中國失去長期依賴的出口優勢,經濟增長動能顯著下降。

清零政策的後遺症

三年疫情封控不僅造成社會創傷,也讓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失去「可靠夥伴」的形象。即使全面解封后,內需仍未恢復,消費信心低迷,經濟呈現「通縮」跡象。

這些結構性問題,讓習近平「民族復興」的敘事愈發蒼白。相比鄧小平能以「改革開放」帶來繁榮,習近平的十年卻讓社會普遍覺得「日子越來越難過」。這就是他權威無法建立的根本原因。

未來的四中全會 逼宮還是苟延?

接下來最值得關注的,是可能於2024下半年或2025召開的四中全會。四中全會或許成為政局走向的關鍵節點:

人事不變,路線讓步:習表面上依舊「三位一體」,但在經濟政策與對外策略上被迫後退;部分交權:交出總書記一職,由丁薛祥等「安全人選」接班,自己退居幕後;退居二線甚至全退:若健康惡化或遭黨內逼宮,可能被迫徹底交班。

習近平據傳在貴州曾對地方幹部表示,「若因身體退下,將確保中央平穩過渡」。這句話或許正是他的「留後路」,既是對張又俠與政治老人們的安撫,也是對北京權力核心的自我保護。

如今,習近平的統治正面臨一個核心悖論:他集權達到歷史高點,卻未能建立足以服眾的權威。

軍權裂縫、經濟困局、國際孤立,加上健康隱憂,使他的「權力金字塔」逐漸失去根基。若無法創造新的經濟奇蹟或外交突破,習近平很可能陷入「有權無威」的死局。

未來中國的政局,仍將在這種權力與權威失衡的矛盾中動盪前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