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晚,日本東京元赤阪國賓館燈火輝煌。新任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與美國總統川普舉行了上任後的首次正式會晤。這場峰會不僅是外交禮節,更被視為一次戰略宣示:美日同盟進入「新黃金時代」。
川普與高市早苗聯手打造亞洲新格局
高市早苗素有「安倍晉三的政治傳人」之稱。她繼承了安倍的戰略思維與外交路線,強調「自由開放的印太」理念。這次與川普的會談,被日本媒體形容為「安倍精神的延續」——兩人一見如故,會談成果豐碩,顯示出雙方有意在政治、經濟與軍事三大領域全面深化合作。
而這場高規格的會晤,也讓人回想起七年前的「黃金十年」——當時安倍與川普併肩主導了美日關係的歷史高點,共同塑造了印太戰略的雛形。如今,川普再度入主白宮,高市接棒安倍,兩人再度攜手,開啟美日同盟的新篇章。
三大支柱 供應鏈 投資 防務
這次美日峰會最核心的成果,是三大合作主軸的確立——供應鏈安全、投資互惠、防務強化。
第一,供應鏈脫中合作。
美中「稀土戰」愈演愈烈之際,川普與高市簽署了《關鍵礦物與稀土合作協定》,目標是共同建立不依賴中國的供應鏈體系。日本承諾與美國一道,在東南亞和澳洲共同開發稀土資源,構建「印太稀土安全網」。
這意味著,從開採、加工到市場分銷的每個環節,都將繞開中共掌控的鏈條——這不僅是經濟合作,更是戰略重組。
第二,投資貿易大禮包。
日本承諾向美國追加高達5500億美元的投資,重點投向能源、人工智慧與關鍵礦物領域。單是稀土、AI與先進製造三個領域,就佔到投資總額的四分之三。這顯示出日本經濟戰略的重大轉向——從消費與製造業,走向高科技與資源安全。
川普政府則承諾降低日本進口關稅,鼓勵美企在日本設廠,實現雙贏格局。
第三,防務聯盟升級。
高市政府宣布,將提前把防務開支提高到GDP的2%,以實際行動強化美日軍事同盟。
兩國領導人更罕見地共同乘坐直升機,前往美軍橫須賀基地,登上核動力航母「喬治.華盛頓」號檢閱部隊。
川普在艦上向約6000名美軍發表講話,誓言「美國不會再被政治正確束縛」,強調「以實力換和平」的戰略信條。高市則回應稱:「和平不能靠祈禱,而要靠決心與行動守護。」
這一幕堪稱象徵性,美日同盟不僅是一紙條約,而是能「上艦、能起飛、能戰鬥」的真實聯盟。
從安倍到高市 戰略傳承的延續
川普在會談中多次提及安倍晉三,稱其為「美國最值得信賴的亞洲盟友」。事實上,早在2016年,安倍就曾在川普尚未正式就任前親自赴美,向他說明中共軍備擴張的威脅,並首次提出「自由開放的印太」構想。那次的勸說徹底改變了川普對中共的看法,也奠定了後來的美中貿易戰和印太戰略基礎。
如今,高市延續安倍的路線,不僅在戰略理念上與川普高度契合,也在行動上展現出果斷與遠見。她上任不到一個月,就以行動證明,日本願意承擔更多國際責任,成為自由陣營的關鍵支柱。
「去中化」布局從經濟到軍事的雙重包圍
觀察整個川普亞洲之行,會發現一個清晰的脈絡,美國正在重組一個以自由民主國家為核心、以美日為雙軸的新印太體系。
經濟「去中化」:美日主導的稀土、AI、晶片合作,將使中共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勒索力」逐步削弱。
軍事包圍圈的成型:航母上的聯合亮相不僅是外交秀場,更是一種威懾信號:自由陣營有能力、有意志共同捍衛印太和平。
外交多邊化:川普先行訪問東協國家,與馬來西亞及東南亞十國簽署經貿與供應鏈協定,而高市也同步出席東協峰會,重申「自由開放印太」構想。兩人一東一西、雙線併進,為亞洲新秩序鋪路。
可以說,美日的這次會晤,是一場標誌性地緣重塑行動:在經濟上,美日合力建立不依賴中國的科技與資源網路;在安全上,美日共同主導新的印太防衛格局;在外交上,美日牽頭構建以自由為核心的亞洲聯盟。
新冷戰格局下的「黃金同盟」
這場美日峰會,不只是「合作升級」,而是新冷戰格局下的戰略再分界。
一邊,是以美國為首的自由民主陣營,強調開放、合作與供應鏈安全;另一邊,則是中俄朝主導的威權軸心,試圖以控制資源與地緣擴張抗衡西方。
川普與高市的攜手,標誌著冷戰後沉寂多年的「美日黃金時代」正式重啟,也意味著中共在亞洲的戰略空間正被系統性壓縮。
隨著川普即將赴韓國出席APEC峰會,並計畫會見包括習近平在內的多國首腦,這場「亞洲新棋局」的博弈,才剛剛開始。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