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制造了中国校园里的贫富差距

发表:2004-08-16 19:1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一到大学,学生的贫富差距立刻显现。为什么?是家庭出身?我们自身原因?还是学校某些做法(如宿舍、食堂分级)加剧了贫富的差距?
穷富学生之描述

娟和红都是我的室友。娟是典型的千金小姐,吃的、用的、穿的都是最好的,来到大学,她曾问我,“怎么会有人连学费都交不起呢?”我的另一个室友红则来自湖北大别山区的一个农村,父亲身体不大好,经营一个小杂货铺,母亲务农,种几亩地维持全家人的口粮,还有一个读高中的妹妹。

红依靠助学贷款才勉强把第一年的学费交上,平常的生活费都是靠她做家教,发传单,当促销员一笔一笔挣来的。红每天的生活开销和饭钱都有严格的限制,她不能让自己入不敷出。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觉得她挺小气的,帮同学打瓶开水两毛钱,也追着人要;为了省点儿洗衣粉,总是把衣服攒着一块儿洗,大热天的,满屋子都是怪味!第一次全班春游,红也没去,我很清楚,她是舍不得那30块钱的费用。大家都在心里嘀咕,“真小气!”日子久了,每逢班里的集体活动,我们也不再约红一起参加;到了周末,大家可以睡懒觉、逛街,可红不得不早起去当促销员。

出手大方的娟每个周末逛街回来,总是拎着大包小包,另外还会给我们每个人带点小东西;从来只吃餐厅的小炒,不吃大食堂的饭菜;衣服多得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件。每当她给大家派发“战利品”的时候,红总是低着头,“不要,不要”;不长心眼的娟还直嚷嚷“我又没让你还,你怕什么呀?”

优越的生活条件,让娟总是走在潮流前头,成为很多男女生追捧的对象,可以说是朋友满天下;而红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我们也不知道她每天吃什么,也不知道她买多少钱一件的衬衫,四年下来,她几乎没有朋友。

毕业的散伙饭上,红喝醉了,靠着娟说,“你总是这么衣着光鲜,照得我总是这样的自卑,为什么你就能生在富裕之家呢?”娟说,我真的伤着你了。

现在,我们各奔东西,红考研成功,继续留在学校里勤工俭学;娟回到北京,按照原有的轨迹生活。“贫富”似乎并没有影响她们各自的前程。离开校园,离开宿舍那样狭窄的环境,“贫穷”或者“富裕”或许不会再这么赤裸裸地伤害着红了吧?(JOYIY)

穷富学生之辩论

王紫暄(女,大三)

现在是市场经济,教育是产业,学校就应该提供多种档次的服务,这样学校也才能更好地发展。有人说,分出不同档次的宿舍,怕在学生间产生贫富的差别,那我就要问了,宿舍不分档次,贫富的差异就没有了吗?那不是掩耳盗铃是什么?

社会上买车的人越来越多,这证明我们社会的发展,假如我们把买车的算作是富人的话,没买车的算是穷人,那汽车制造商和销售商是不是在加剧我们社会的贫富分化呢?这是什么逻辑,简直是无稽之谈。但现在硬是有人把它拿出来谈了,而且谈得津津有味,我真是很不理解。

我们在社会上可以看到,许多是提供不同档次服务的,比如酒店提供不同档次的住房,餐厅提供不同价位的菜肴,飞机提供不同的坐舱,这不都是在分档次吗?我们难道也能说他们是在加剧贫富分化吗?只不过人们觉得学校是一个培养人的地方,应当“干净”些,但其实学校也在红尘中,怎么能脱得开这个迅猛发展的社会呢?

闻兰(女,大二)

我家庭的经济状况还可以,父母主张我住公寓,但我没有。我今年快20了,该自食其力,我不想心安理得地吃父母的。有本事自己挣钱花,那才硬气。

我现在每周给四个学生作家教,两个学生一组,一个小时50元,每组两个小时,周收入在200元。有时我还给报刊写些文章,挣点稿费。我不会用大把大把的钱去请同学吃饭,一是因为我没那个经济实力,二是因为我这钱挣得也不容易。

我知道,住公寓和住普通宿舍的同学之间一般不大过话儿,他们仿佛有些隔阂。其实有什么呀?还不都是吃父母的,只不过有的父母有钱,有的父母没钱,说来说去也不是自己挣的,住哪儿也都不硬气。

单刚(男,大三)

有些同学家里是有钱,我们班还没有开车来的,但有背笔记本电脑的,有顿顿吃得比我们好的,有经常去酒吧的。反正一人一活法儿,有钱的一种活法儿,没钱的另一种活法儿。前些日子看欧洲杯,宿舍是看不了,但我们会偷着跑到小饭馆去看,他们有钱的可能跑到酒吧去看,但球赛是一样的,精神的享受是一样的,那不就得了!反正无论是有钱还是没钱,是贫穷还是富有都能活着,质量的高下,每个人评判的标准不同。

孟昭阳(男,大二)

我家是河北鹿泉的。在到北京以前,我没见过这么宽的马路,也没见过这么高的高楼。刚来学校时,我真是有些怕,这个环境对我来说实在是太陌生了。父母把我送到学校后,除了生活费还为我多留了2000元,说是别让人小看了咱。

一个学期下来,我即便是省着花,两千元也没够使,因为同宿舍的人经常出外下馆子,总吃人家的不好,所以我也请他们,大家轮着来吧!可人家家里有钱,我们家不行,后来我就不跟他们一起去了,他们就用那样的眼神看我,好像我是个怪物。所以明年我打算到普通宿舍去住,一方面可以减轻些家里的负担,另一方面我也想让自己的心里宽松些。

学校把宿舍划分了档次,就等于把我们也划分了贫富,这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成长不利,使大学这块神圣的土地有了些世俗。也使我们中的有些人生活得不自在,比如我们这些条件不上不下的,往上去住好的宿舍不自在,因为跟人家比不了;往下去住普通宿舍也不自在,一是因为不甘心,二是因为怕别人看不起,反正里外都不舒服。(王歆效)

教育服务社会化会缩短学生贫富差距

在倡导教育产业化的前提下,作为大学也需要发展,提供这种不同档次的服务也是可以理解的。目前,我们大学的后勤服务还没有像国外那样完全社会化,如果完全社会化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服务,可能就不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什么消极影响了。

以我们学校的学生为例,他们不少来自中西部地区,贫困生约有40%,一般农林、师范类院校也差不多是这个比例。他们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学生是有差别的,这是地区差异;其二是专业形成的差别,艺术类的、应用类的学生,比如计算机、英语等,他们通过个人的能力,可以部分地致富,但一些文史哲类的就很难;但是我不赞成选择专业的时候倾向于那些所谓“投资少,见效快”的,以收入状况作为选择专业的标准,未免太短视。

大学生正处在一个心理最敏感的时期,相互之间有这种攀比的心理也很正常,一部分想通过自身的努力缩小这种差距,还有一部分因为种种原因,可能没办法缩小这种差距,有时会积压在心里,也没能得到很好地释放,长期下来会生病。这其实也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学生面对贫富分化这一现象,尤其是面对贫困这一现实,我们能不能正视它的存在。国外有些人很富有,享受优质的服务,也有些比较贫困,但他们能够安于现状,并享受他们那份生活,没有强烈的不平衡感。而我们的学生,在教育服务还没有完全社会化的时候,如果不很好地引导,可能就会出问题,所以这是值得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邓佑龄,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

大学不以贫富论

一把种子撒进田间,重要的不是相互比较谁是良种,谁是杂种,而是大家努力吸取养分,生根发芽,拥抱阳光和雨水,而后开花结果,功德圆满。

一群鲑鱼游在深海,重要的不是相互争斗,论高低输赢,而是大家齐心协力,朝着故乡的河流溯洄,你追我赶,争先恐后,而后抵达家园,生儿育女,完成生命历程中伟大的光荣与梦想,最终含笑死去。

同样,一群少年进入大学,重要的也不是比金钱论贫富。大学只承认一个事实:即你已健康地长大成人,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接受了人生的第一次考试与筛选;那么,接下来的四年或更长时间里,你应该以一个独立的个体的“人”存在,瞄准未来社会的需要和自己人生的方向,努力、奋斗!

所以,那种一进大学就为贫富而伤感、自卑的心态,是盲目的,也是可笑的。如果说大学只是通往人生圣殿的一道门,那么就绝不应该在门口徘徊,忘却了人生最终的目的。事实上,大学不是名利场,也不应成为你前途远大的人生的战场与坟场。大学根本不是比阔气、论财富的地方,大家应该比的是前途和未来,比谁笑到最后,爽到最后。

可是话又说回来,大学校园里毕竟存在着穷学生、富学生,财富的不对等毕竟是不争之实,而且我们毕竟不能熟视无睹,那么,怎么办呢?

第一,不要抱怨我们穷,要问我们为什么穷。不要抱怨父母没钱,要扪心自问:18岁以后,我是不是已经长大成人该自己养活自己了?我前面说过,你健康地长到18岁,接受了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进入大学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本身就证明了父母的伟大和你的潜力。毕竟,在现阶段,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父母将你送进大学,他们的义务到此为止,你所要做的,不是继续贪婪地向父母索求,而是独立生活,承担责任与义务,自己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那么,我们怎么改变现状呢?确实应该看到,传统的教育机制和社会体制并没能很好地为大学生自立、大学生创业、大学生致富提供有效的政策通道和现实通道,学校向我们灌输的也更多的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大家一起做乖宝宝,排排坐,吃果果。可现在情况变了,我们不但面临就业危机,而且面临大学扩招之后带来的高昂学费,仅一个“钱”字就让无数家庭不得开心颜。我还是那句话,我们只能自己拯救自己,永远不要指望别人。

毫不夸张地说,市场经济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空气中到处飘浮着人民币的味道,关键看你的嗅觉够不够敏锐。比方说,你为什么不尝试兼职?又比方说,你为什么找不到兼职工作呢?你想过可能是自己的着装、礼仪、谈吐不到位所致吗?那好,为什么不赶紧补补这方面的课,或者去学校相关社团实践?据我观察,在学生社团服务可是有酬劳的。如果说自己的知识不能胜任兼职工作,那好,为什么还不去学一门可以赚钱、有前途、可以将来安身立命的技能?我记得学校可是有选修课的。还有,兼职不是要你去当老板,膊皇且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