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林老师悠游海牙

作者:作者:貌强 Maung Chan (缅甸华族) 发表:2006-04-15 20:1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过去几周乍寒乍暖,气温、气压、气流、气湿变化无常--哼!冬天在垂死挣扎!

我精心选购了几瓶法国优质葡萄酒,横放在恒温地下室备用。不久,连续几天阳光普照,气温上升。但我不为所动。果然仅过三天,突然又吹来寒风,气温骤降,仿佛又要下雪--哈!以进为退,虚张声势,冬天准备溜了!

果然上周气温连续回升,路人纷纷脱下冬装。前天一大早,天气就暖洋洋的,阳光普照。今天,左邻右舍都换了春装去郊野春游踏青。荷兰比利时德国边区一带,则在举办驱冬迎春狂欢节。

啊!春神来了!春花开了!

于是我就由地下室提出法国葡萄酒,悠然坐在后花园的大槐树下,一边品尝美酒,一边翻开唐代作家李公佐的小说《南柯太守传》欣然细读。

天空蔚蓝,浮云飘飘,青虫唧唧,鸟儿飞来飞去,大千世界是那么的宁静、安祥、平和,心一旦清净,神就轻飘飘地飞出体外......

突然电话铃响,空姐通知:林老师1小时26分钟后,会准时在阿姆斯特丹机场C出口等着。我于是兴高采烈地驾车去接他了。

悠游第一站--海牙

高速公路A12左转弯,就到海牙中心火车站,前行5分钟右转弯,就到海牙市中心。车停国会大厦地下停车场。我们一出地面,抬头就见到屹立于大广场的荷兰古代英雄石像。

“他是荷兰国父,叫奥伦治亲王William Orange,生于1533年”,我介绍。

触类旁通的林老师恍然大悟:“柳丁Orange?啊!难怪我看TV欧洲足球杯赛,荷兰人都身穿橙色衣裤,头戴橙色帽,猛吹橙色喇叭,橙色海洋哟!此起彼伏”。

林老师不仅是足球迷,而且还是‘包打听’呢,你听他问:“听说荷兰国父是哑巴?”。

我笑道:亲王早期反抗西班牙失败而狼狈逃亡法国。法皇见他总是默不作声,就叫他为‘沉默者’(荷文Zwijger)。他并不哑。

“请看,沉默者亲王石像的斜对面就是荷兰国防部”,我指着介绍。

林老师惊讶地环视街上熙熙攘攘的行人与密密麻麻的商店与餐馆:“怎么国防部竟然会设在闹市?又不派重兵镇守!难道不怕阶级敌人破坏?” 。

我解释:国防部、国务院、女皇官邸从来都开放给人民--女皇认为自己是人民公认的虚位国家元首,当官的个个知道自己是选民一人一票选出来的,拿的薪水是人民交的税。人民是衣食父母呀!所以,“人民的公仆”自然而然以民为本。所谓民主民主,不是为民作主,而是以民为主。

我吃吃笑,续道: “在美国911受袭后,荷兰官、军、民也都紧跟小布希瞎紧张一阵子,深怕恐怖份子瞎袭击嘛!但小布希说的核武、化武等至今还没找到。美国人民怒骂小布希欺骗他们,于是大家也就松懈了”。

“看沉默者斜背后那座Mauritshuis--那是荷属巴西总督Johan Maurits 1640年的王宫,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揉合荷兰建筑风格。总督在1822年把这王宫献给国家,把精心收藏的15-18世纪荷兰国宝名画,全部奉献人民欣赏”。

“名画中最突出的应是女性众生相:有夏娃、家庭主妇、三姑六婆,也有荡妇与妓女,连总督夫人肖像也在内--显现了17世纪荷兰人的女人观”。

我们由Maurits名画馆前,通过古堡门步入Binnenhof--那是国务院,是内阁众部长所在地。广场正中巍巍屹立的是Ridderzaal--那是13世纪 Floris V封建主建的,其时称这块地方为Die Haghe,意即“篱笆”。800多年来,“篱笆”一直是荷兰政治中心--就如元明清时期的北京紫禁城,不过,必须明确指出:“篱笆”与“紫禁城”貌似而神异。

我看林老师进入“篱笆”或“紫禁城”时神色紧张,不由得笑了。

林老师!我想起1971年我在西柏林。身旁驾车的德国少妇,见前面车辆有交警卫护,她端详半晌后告诉我,“看,总理Willy Brant在前面”。我忆及缅甸司机被军官拉下车用铜头皮带教训的童年往事,本能地忙望路边,问她是否需要回避一下或开慢一点。她笑:“他是我们选出的总理而已”--她殊不知“有眼无珠阻碍长官通行”罪,是会被毒打、痛殴的。

我再告诉林老师有关爱妻的甥儿小学时期往事:荷兰女皇访问他就读的小学,知他是荷兰华人儿子后,女皇摸摸他的头,亲切地问他,父母习惯荷兰环境吗?有过中国新年吗?会说华语吗?有学中文吗?

林老师深深叹了口气:“唉!我们那边....唉!过去的中国一穷二白三内斗。排华是印尼50年代开始的,是当时冷战的需要!现在中国和平崛起,美国与中国合作多过敌对,印尼已允许华人欢度传统节日与学华文”。

政权中心“篱笆”的北部,是王亲国戚豪宅区,荷兰女王的官邸就在那边。每年九月国会首日,女皇坐其纯金马车,由御林军开道,自王宫亲赴国会致开幕词,橙色民众夹道欢呼,女皇挥手回礼。

政权中心“篱笆”的四周,是外国使馆与国际机构。大名鼎鼎的国际法庭,荷兰人称为“和平宫”,亭亭玉立于其中,风景那边独好。日本在中国领土与沙俄争殖民地而开战之荒唐事件,慈禧太后曾告到当时刚成立的国际法庭,然而事情不了了之。那倒楣的南斯拉夫总统米洛索维,被外国特种部队押解到荷兰后,在这国际法庭一审就是十年,也是不了了之。最近他在那海边监狱一命呜呼,有人说是气死,其家人说是被毒死,法庭说是病死。

“篱笆”的东、西、南部都是平民区,那里有啤酒街、木匠街、手工业街、首饰街、食街,菜市场、旧车站等。车仔街与旧城墙街在前年已法定为唐人街,是游客必到之处--有中国人经营的餐馆、理发店、超市、针灸所、中药材铺、功夫馆、按摩室等....应有尽有,最重要的是物美价廉。

唐人街今天已成为热爱中华文化者之集中地,也是荷兰功夫迷的“荷兰少林寺”。每年过年,华人洋人在唐人街普天同庆,在鞭炮与锣鼓喧天声中,荷兰青年与中华青年共同舞狮舞龙。绰号“80禁军教头”的刘师傅与中华费家武术馆费总教练告诉我:“洋高徒从小在风车村自由茁壮成长,饱受风吹雨打的锻炼,其祖宗是喝牛奶吃乳酪的,因此牛高马大,天生力气好。由于洋功夫迷特别酷爱中华文化,奉行“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中华古训,所以个个勤学苦练、戒躁戒傲,永以中华民族精武精神与儒雅风度为荣。若论南拳北腿中华武功之扎实,舞狮舞龙之臂力、腰力、腿力、弹跳力、耐久力,洋弟子比华人子弟好”。

林老师问: “哲学家斯宾诺莎,听说死在海牙?”。

是的!

斯宾诺莎(Bauch/Benedict Spinoza)故居与海牙唐人街,只一街之隔。故居前有斯宾诺莎沉思铜像。

大思想家斯宾诺莎是荷兰犹太商人儿子,被犹太教会视为异端,逐出犹太社团。然而,德皇、罗素等都称赞他‘一生思想自由,品德极其高尚’,普鲁士选帝候曾邀请他担任德国海德堡大学的哲学教授。

斯宾诺莎宁愿清贫生活,而绝不肯向旧社会、恶势力、金钱铜臭等低头。为了生活,他由阿姆斯特丹、莱顿、莱茵堡村等辗转迁居,最后在莱顿以磨制光学镜片为生,家住海牙。

很多人知道荷兰犹太人是世界出名的钻石商,善琢磨钻石、宝石而经营致富,却很少人注意到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是荷兰人的伟大发明。早在17世纪,荷兰人就发现细菌,发现众多天体与自然规律,为全人类作出伟大贡献。

林老师又问:“听说斯宾诺莎全家是被西班牙驱逐出境的?”

唉!说起来真可悲:犹太人二战后才有以色列国,二战以前犹太人是亡国奴而散居世界各地。斯宾诺莎祖辈生活于西班牙摩尔人地区,靠勤俭、刻苦耐劳经商致富。西班牙征服摩尔省时,民族狂热分子狂呼‘西班牙是西班牙人的!’斯宾诺莎父辈被极端分子仇视、欺压、迫害,不得不举家逃亡到宽容、人道的荷兰王国避难,在阿姆斯特丹经商,不敢沾政治的边,以免被人当出气筒,作代罪羔羊。

唉!这不是和60-70年代中华民族的海外孤儿,苦难遭遇一模一样吗?。

“所以老华侨爱说海外华侨是亡国奴犹太人”,林老师仰天长叹。

穿过国务院,马路对面有19世纪的步行街市场Passage,因长廊上有阳光通透的玻璃天花板遮风挡雨,周围又尽是古色古香的建筑物,两旁名牌商店林立,因而扬名欧美百年有余。

林老师仔细观察了那些名建筑后说:“原来1885年建的,该年底英军攻占缅甸王都曼德勒,活捉缅王锡袍(King Thipaw)押往印度荒岛囚禁,1886年初缅甸就被划为英属印度一省。阶下囚缅王最后不明不白死于他乡--与可怜的米洛索维同命”。

我们还去看了Panorama圆筒画,它离国际法庭不远。我们上楼梯一钻出圆筒画中间的看台,眼前就是沙滩。极目远眺:1881年的海牙海边渔村景色一览无遗。

林老师惊讶:“我们离海边不是还有7-8公里吗?怎么由这里一眼就看到?这里是否暗藏望远设备?”

我笑答:“这由近而远的沙滩、沙滩上的朽木、破渔网、大小石块、船员酒瓶,以及阵阵海风偶尔吹来的细沙等,都是真的。海风呼啸声、巨浪拍岸声、此起彼伏的海鸥声,是声学立体播音,而沙滩边际的红瓦渔村、点点渔舟、血红夕阳、多彩云朵等,却是画布写真--是海牙派名画家Mesdag与其夫人,以及一群学生,用三个月时间,在1680米长、120米宽、14米高的画布上彩画出来的--这是世界最大的360度全景七彩油画,也是世界第一座光学展示媒体,虚拟与现实天衣无缝地相结合”。

我指出:“荷兰全国地低而无山,画荷兰海景最棘手的是:水平线上除风车、水塔、长堤、大树、农家外,空无一物。Mesdag海牙画派别出心裁:把空荡荡的天空,用千变万化的云彩来填满--于是独树一帜,自成海牙画派”。

(待续)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