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的谋划者

——晋康帝司马岳的皇后诸蒜子

发表:2011-02-15 22:1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东晋时期的皇后大多无声无息,最有名的是晋康帝的皇后诸蒜子。

不管强敌压境、人民受苦,只顾自己偏安偷生的司马子孙几乎都是庸夫。这一时期的皇帝大多短寿,无所作为,频频更换。但是诸皇后作为一个女人却具有远见卓识,富有艺术的政治手腕。她共经历六代皇帝,屡退屡进,临朝听政,许多重要的军政大事,包括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亦出自她之手。是她的才干,才维持了小朝廷不致很快败灭的命运。

艺术的政治手腕

晋成帝死时,他的两个儿子都在襁褓之中,无法继承皇位。当时执掌朝政的是中书监庾冰,为成帝母亲、皇太后庾文君的弟弟。庾冰认为,立年长的君主有利社稷,可从容对付北方的胡人,便劝说病危的成帝将皇位让给自己的同胞弟弟琅琊王司马岳。成帝点头同意。于是就在病榻边,成帝召入中书监庾冰、中书令何充起草诏书,立司马岳为储君。三天后,成帝驾崩,二十一岁的司马岳登位,为晋康帝。康帝封两个侄子,成帝的长子司马丕为琅琊王,次子司马奕为东海王,庾冰和何充则分别晋升为车骑将军和骠骑将军,共同辅政。

庾冰请立司马岳,有自己的私心。他是成帝司马衍和康帝司马岳两人的亲舅舅,立康帝利于巩固他的权位。成帝的儿子太小,若即位,长大后大权会落到其生母周贵人的外家手中。康帝登位之后,庾冰果然处处以贵戚身份,独揽朝政,把中书令何充排挤到徐州去当刺史。

康帝的皇后诸蒜子,是以原琅琊王妃的身份进位中宫的。她是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人,曾祖父为晋武帝的安东将军,祖父做过武昌太守,父亲诸裒以“皮里春秋”之称闻名江南。诸裒表面上谨慎寡言,从不议论人之好坏,而内心褒贬是非分明。他因参与平定苏峻之乱,封都乡侯,累迁为司徒、左将军、兖州刺史,都督兖、徐、琅琊诸军事。诸蒜子是以出身、美貌、聪明又有才识而为晋成帝所亲自选中,聘为同胞弟弟琅琊王的王妃的。

谁知康帝司马岳也很短命,即位的第二年就一病不起。选什么人继承帝位呢?庾冰仍主张立年长之君,建议推会稽王司马昱为嗣君,因为此时,康帝长子、诸皇后所生的司马聃只有两岁。庚冰这样做,仍是为了保持庾家的权位,因为皇帝年幼,太后临朝,必然由太后的外家专权,这是前朝的惯例。但是,这时何充已回朝任职,他同庾冰不和,建议立康帝儿子司马聃为太子。康帝答应了。

康帝死后,司马聃即位,称晋穆帝。诸蒜子做了两年皇后,就被尊为皇太后。两岁的婴儿怎么管事?何充与司徒蔡谟一起,请求诸蒜子临朝听政。他俩在奏章中说道:“社稷危急,百姓悬命,希望太后效法汉之和熹皇后(指汉和帝皇后邓绥)及近代明帝庚皇后的做法,上顺祖宗,下念臣吏。”而大臣们对这位皇后的政治才能是有信心的,因为康帝在位时,她曾帮助处理了不少军政大事,都很有分寸。

诸蒜子阅罢奏章,又下了一道诏书,写得很感人,意思说:皇帝年幼,应赖公卿大臣同心辅政,今大家既然恳切上词,应不辞众请,只是心头难免又悲又怕,自当勉力从事。

这样的批答,恰到好处,表现了诸太后很有一些艺术的政治手腕。于是,就在太极殿上设下白纱帷帐,太后抱着三岁的穆帝垂帘听政。这一年,是晋穆帝永和元年(公元345年),诸太后二十二岁。何充又投太后所好,上表推荐太后父亲诸裒入朝总揽朝政,但是诸裒坚决不肯,认为外戚应避嫌,不应重演前朝故事,坚持仍领兵镇守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诸太后决定仍请庚冰入朝,但庾冰已患重病,不久就死了。

庾冰这人虽有较强烈的权欲,但为官廉洁清正。他死后,家无私财,室无姬妾,连裹尸身用的绢帛都拿不出来,时人传为美谈。

当时的东晋小朝廷,只占有江南一隅,中原和关中以及川蜀的大片土地都被少数民族占领。有占据洛阳、邺城一带的后赵石虎(羯人);占据辽宁朝阳地区的前燕慕容皇光(鲜卑人);占巴蜀一带的成国李势(氐人)。后来,又在关中、陇西一带出现了前秦的符健(氐人),还有占据陇西、西域大片土地的前凉张骏(汉人)。北方百姓长期遭受战乱之苦,翘首盼望东晋朝廷能早日北伐,收复失地。东晋一些将领如祖逖、庚亮、诸裒等都做过这方面的努力,但一些大臣往往力加阻挠,一方面是害怕北上将领因此获得成就和威望,影响这些大臣的政治地位,另一方面,怕北进中原要支出大量国库财富,失去自己在江南的经济利益。所以,几次北伐没多大进展。但是在诸蒜子临朝的十二年里,却有了较大的作为。

晋穆帝即位的第三年,荆梁都督桓温出兵攻蜀,成汉皇帝李势昏庸无能,很快就失败,投降了东晋。桓温是宣城内史桓彝的儿子,桓彝同晋明帝时的重臣温峤是好友。桓温出世时,温峤说此儿生有奇骨,哭声洪亮,将来必成大器。桓彝见儿子为温峤所赏识,十分高兴,便替儿子取名为温。后来,桓彝在苏峻叛乱时被杀害,十五岁的桓温枕戈泣血,誓为父亲报仇。三年之后.他终于寻到机会,杀了仇人的三个儿子,自己去官府自首。皇帝赞赏他的孝义之心,没有加罪,从此,桓温名声大震。

桓温是个豪爽不羁、睥睨一切的人物,素有野心。他既然手握重兵,便想做些大事。平定成汉之后,便上表请求北伐中原。永和十年(公元354年)二月,他统率四万兵马渡江北征,直捣北方前秦的首都长安。这次北伐因前秦采取了坚壁清野的办法,桓温的军队给养不足,只能退兵。两年后,桓温再次北伐,收复了洛阳一带。

升平元年(公元357年)春正月,晋穆帝司马聘已十五岁,诸太后为他举行了冠礼之后,便提出归政给穆帝。她在手诏上说:皇帝虽已成年,但国家面临艰危,四海未统一,百姓仍困苦不堪,希望大臣们看得远一点,戮力同心,匡扶幼主,我这未亡人能回归别宫,了此残生,也安心了。这份手诏写得委婉动人,满朝大臣听了之后无不感动泣下。从中可看出,诸蒜子既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太后,也是一位慈爱的母亲,为儿子深深地忧虑。

偕名相谋划淝水之战

升平五年(公元361年)夏五月,穆帝得暴病而死,年仅十九岁,穆帝没有儿子,辅政大臣司马昱请立成帝长子、琅琊王司马丕为帝,询问诸太后的意见,诸太后表示同意。司马丕即位为晋哀帝,二十一岁的他,正应励精图治,振兴社稷,完成北伐大业。但他是个昏庸糊涂的皇帝,对政事不感兴趣,却迷信方士,成天不吃饭,只吃金石药饵,日久下来,毒性侵蚀肌体,得了一种慢性痼疾,病倒在床。拖了一年,仍不见好。大臣们忧急异常,只得再次请出诸太后临朝摄政。

不久,哀帝病死,在位四年,才二十五岁。哀帝无子,司马昱又与太后商量,迎哀帝弟弟司马奕入承大统。司马奕也已成人,诸太后便还居崇德宫,每天吃素拜佛,过着清静无为的日子。谁知,大将军桓温因权势日隆,起了谋逆之心,想借故废掉司马奕自立为帝。他先派人四出造谣,说当今皇帝患有性病,不能生育,后宫田美人和孟美人同嬖男通奸,生了三个儿子,将要册立三子中一个为太子,晋室将被偷偷移作别姓。一时间,京城内外谣言蜂起。桓温亲自从驻地广陵赶往建康见诸太后,请求废司马奕,改立会稽王司马昱为帝。

这天,诸太后正在佛堂烧香,静心祝祷,忽有一名内侍拿着桓温的奏章急步走入,捧给太后,太后倚窗展读,读至一半,怅然叹道:“我早就料到会有这种事发生。”她默默想了一会,便提笔批示道:“未亡人不幸遇上这类事,心如刀割,社稷大计,由公卿们作主了罢!”她内心并不同意桓温的做法,因为司马奕无辜,不应废黜,但是,桓温的野心与为人,她是深知的,假如不同意废立,晋室又将遭受大难了!

来源:中国历代皇后正传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