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为什么不赚钱?

作者:李洋 发表:2012-07-06 12:0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国资委,或者,包括你和我在内的“全国人民”,成了最郁闷的投资者。

财政部前不久发布了一份报告,对全国的国有企业今年前5个月的运营做了一个盘点。

数据真的很不乐观。在近半年的时间里,国企虽然挣得更多了—总营收超过了16亿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3%;但是净利润却更少了—总共只有8301.3亿元,同比下降了10.4%。

另一个数据就更让人傻眼了:国企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只有2.4%。大家都知道,这是衡量公司对股东投入资本的利用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没指望国企能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但是一笔巨大的投资所获得的收益还比不过银行定期利率,这种慷慨之景你也只能侥幸在亲戚朋友身上见识一下了。

实际上,如果按照茅于轼的天则经济研究所的算法,情况还会更糟。早在去年,这个由多位经济学家牵头成立的研究机构就发布了一份关于国企的研究报告,它扣除了国企获得的行政补贴和因行政垄断产生的超额利润,结果2001年至2008年的国企净资产收益率为-6.2%。这当然没有得到官方认可,但实际上,扣除每年政府给予国企的巨额行政补贴是有必要的。鉴于一些特殊的垄断地位,一些央企利润还是相当可观的,比如“三桶油”就占去了整个央企1/3的收入。但在计算它们的投资回报率时,你不得不考虑到,它们每年在炼油业务上会获得政府巨额的财政补贴。

投资人应该追问:在获得了那么多来自政府的特殊关照,占用了各种各样的资源后,国企为何还是不赚?钱?

其实,仔细研究国企利润下滑的主因,税费增长只是一方面,更多还是因为运营成本快速增加,其中财务费用增长最迅猛,幅度达到35.9%。国企对银行贷款—那些中小企业难以企及的廉价贷款—的依存度很高,几次加息的影响可谓立竿见影。

但这些也只是表面现象。国企低效的根源,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它的治理和管理问题。

经过了多年的改革,国企已经被包装得足够像“公司”了,但它仍存在很多政企不分家的情况。

最明显的一条是国企高管是由中组部任命的,而后者的主要作用是任命政府官员。官员和国企管理层不应该混为一谈。对于一家公司来说,如果股东不具备专业管理经验,较有效率的做法是让职业经理人来担任管理层,国资委作为大股东可以在董事会中占有席位,但直接让政府官员负责管理公司显然是不明智的。

当很多财富500强公司都在使用更有效的机制来管理公司时,中国的央企高管的任命却还是计划式的,尽管他们拿的薪酬是市场化的。

国企的人才流动是受到限制的,除了最高级别的管理者效仿省级官员定期轮换制度外,另一些中高层管理者并不能自由去到其他国企,一般需要获得国资委批准,方可调动。外面的成熟人才要进入国企参与管理,也相对不是那么容易。

一个尴尬的事实是,国资委既是出资人,又是监督者,而这两个角色显然是互为矛盾的。国企需要一个高效的董事会,引入独立董事,确立好股东与CEO的明确决策权责。

其实,国企们不妨向可口可乐、IBM和西门子等大公司学习一下,后者已经普遍在采用一种经济附加值(EVA)的评价机制,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公司为股东创造的价值,即衡量一个公司的剩余收益—用息税后净利减去资本成本。

如果把它套在现有国企的经营数据上,显然大部分是不及格的。

来源:第一财经周刊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