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郑月娥遭“建制派老臣”陈婉娴批评,指其应“提起气量、包容社会不同声音”。(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7年10月30日讯】(看中国记者钟灵综合报导)教育局“邀请”学校直播“基本法研讨会”及基本法委员会主任李飞演讲,特首林郑月娥日前回应记者时指直播“没有强制性”、指学生“不想看的,闭上眼睛就看不见”,言论引起社会哗然。教育局局长杨润雄日前终表示学校不需回复教育局有关是否参与直播的回条。“建制派老臣子”之一的前立法会议员陈婉娴日前撰文评论事件,指林郑应“提起气量包容不同立场”,指其不应抱着“闭上眼就代表非强制”的态度。
《苹果日报》报导,陈婉娴在其文中提及日前教育局“邀请”学校参与直播并要求学校回复事件、以及林郑月娥拟改组中央政策组事件,“提醒”林郑如果视“修补撕裂”为己任,就应“提起最大气量包容不同立场、想办法了解更多不满的意见”,而不是抱着“闭上眼就代表非强制”、“掩耳盗铃”的态度。
陈又表示,林郑重组中央政策组并招募年轻人、表明希望吸纳不同声音的构思“相当好”,但陈指出“如果接下来的程序处理不好,将会使整个构思变成社会撕裂的象征”,认为有关构思定会吸引很多与林郑有共同理念的人或团体踊跃参与,甚至可能有来自权贵家族、财团、高官的二代、三代,借此机会“贡献社会”。陈质疑,如果这样的人“自荐”并构成了未来的中央政策组,“那是否真的是与青年人Connect(同行)?”担心林郑的构思最终只会成为社会某些阶级群组的“特快上位阶梯”。
陈指出,所谓吸纳“多元声音”,包括了一些政府“未必想听、未必肯听”的声音。陈直言,过去多年港府“好像与年轻人站在对立位置、失去了互信和沟通的基础”,并指出即使在“过去最动荡的社运占领时期,也总有年轻人也愿意和平理性地表达意见”,呼吁林郑正视反对声音,选择包容而非压迫。
然而,林郑的中央政策改组目前构思到底如何?中央政策组前顾问刘细良日前在电台节目上直言,青年参与中央政策组“最重要的是可以‘拿着数’(即占便宜)、‘拿经验’以及‘拿人脉’”,认为年轻人可以借此了解政府及认识高官,对他们来说“利益很大”。刘又明言,如果年轻人希望倡议政策,那就应该竞选立法会或在民间做“压力团体”,指加入政府的年轻人“不应带有政见”,因此有关职位较适合具建制立场或立场比较模糊的年轻人。
有香港市民质疑,刘指加入政府不应带有政见,但又强调有关职位较适合有建制派政见的年轻人,指刘“前言不撘后语”,“说白了就是双重标准,以高薪厚禄收买跟他们‘臭味相投’的年轻人”。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