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8年3月13日讯】又是一年春节到。亲朋好友互相拜年问好,不少经济条件不错的总免不了跟我们聊聊“移民”话题。可当聊到;;“移民了,家里老人怎么办?;;”,即使知晓了移民种种好处,也还是往往会停顿这个问题上。
然后,然后就放弃了。
这似乎是一个无法违背的强大理由,完美阻止了很多人想要离开的念头。
而像我们这种移居海外多年的人,十有八九都会被某些不会说话的亲戚朋友,直愣愣地问过一句,;;“你们就这样把父母扔下不管了?;;”
大年初一,我和先生带着女儿在视频里给公公婆婆拜年,一如既往地又被婆婆骂;;“不孝;;”,她几年如一日地在视频里悲愤地质问我们,;;“你们就这么不回来了,我们养老怎么办?靠谁去?!;;”
我们倒没有什么自责或内疚,也从未想过,选择移居别国就等于抛弃父母,就是所谓的不忠不孝。反倒心里底气十足,觉得我们对待父母的养老问题,比不少人要做得更好。
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养老质量一点不差反而更高
早在四五年前,父母们迈入60岁时,我和先生就开始计划他们的养老方案。我们为双方父母分别准备一笔钱。一部分用来购买养老保险,一部分用作旅游基金,一部分用作自费医疗部分,最后一部分用作将来的养老院以及护理费用。
在他们身体健康,有自理能力的状态下,鼓励他们到世界各地旅行,孩子我们自己带,让他们尽量做自己喜欢的事,有自己的生活。
而当未来他们可能身体状况不佳时,则启动专业护理方案,或送专业养老院,或请专业护理人员常驻家中。
也有坚持传统的朋友说这种方案;;“太没人性;;”,花钱就行了?父母哪里需要这些,他们需要的是情感上的慰籍,和子女在身边的安全感。
我就笑笑问他,你觉得像你这样,从小连一只碗都不会洗的人,每天照顾卧病在床的父母,能要比一个专业护理人员强吗?你口头上嘘寒问暖,就能不用天天给他们擦身吸痰通便干所有伺候病榻的琐事?还有,你真能做到24小时待在他们身边床前,或是随叫随到,给足所谓他们想要的安全感?
于我的价值观而言,能够帮父母养老,不在于嘴里说了什么,而是具体帮父母干了什么。关键点更是经济基础直接决定护理质量,护理质量才直接决定父母的生活质量。
前年回上海的时候,我特地去了浦东一家高档养老院打样。每个套间一室一厅,布满各种无障碍设施,房间各处有紧急通话按钮,还有可以同家人分享的私人监控设备。楼里有24小时值班医生和护理,连食堂都是24小时无休。二楼整层包括KTV舞蹈电影各种娱乐活动,外出还有班车接送。
费用虽然不菲,但各种放心。而且现在各种便利,要看父母或父母要看我们,随时可以视频聊天;他们有什么想要的,分分钟淘宝送上门;家中又都在公共区域和门口安装了监控设备,让他们都佩戴可以监测心跳血压的运动手表,任何情况都随时可以查看。哪怕是真有什么紧急情况,从我温哥华家中出发,打个飞的过去,也就十来个小时,不一定比在北上广打白领工的回趟老家时间长。
所以照顾父母,我们并不觉得自己和那些跟父母住在一起的朋友有多大区别。当然,有朋友仍不屑一顾,认为孩子不在身边,什么都是空谈,没有子孙绕膝的老人注定是孤独可怜的。
老人真正的孤独来自哪里?
可我们有没有想过,老人真正的孤独来自哪里?
有个中学同学,先生拿H1B签证在美国工作,带着两个孩子随行生活。走前,她的妈妈让她写下保证书,五年必须回来侍奉她养老送终。走后,她妈妈依然惶惶不可终日,担心他们一家就此留在美国,给先生的公司领导写信打电话,希望五年一到就不要再雇佣她女婿,保证全家返回中国。
她妈还常在视频里泪汪汪,;;“你们不在,知道我们两个老的多可怜多孤独?说不定哪天死在家里都没人知道……;;”
然后他们全家放弃美国的一切回去了。照理说,老太太总该满意了吧。恰恰相反,抱怨反而更多了。
抱怨住得近也不天天记得买点东西看他们,抱怨外地的亲家凭什么不过来帮忙看孩子,抱怨女婿在上海钱挣少了不能给他们改善居住条件,抱怨他们总请不出假陪他们去银行办事医院看病。
人都在身边,她妈妈还时常泪汪汪地跟亲戚诉苦,女儿在身边有什么用?还是孤苦伶仃没人管。
2016年一个关于中国老年人对于养老满意度的调查数据显示,;;“满意;;”只占到两成。五成停留在;;“一般;;”,;;“不满意;;”占到了三成。而不满意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想象中的子女物理距离的远近,而是;;“子女很少探望;;”,;;“啃老不交生活费;;”,;;“身体不好家务繁重;;”,;;“婆媳矛盾不尊重老人;;”,甚至;;“子女不听话态度恶劣;;”等等。
其实很多老人家的孤独感,不是身边有没有人在,而是因为没有自我,所以只能从别人特别是子女身上获得存在感。
而能消除他们孤独感的不是陪伴,而是顺从。或者说,是不断去满足他们所有合理不合理的要求。就像他们去不断满足孙辈们所有合理不合理的要求那样。
很庆幸我的父母心智成熟又有自己的生活。没把我从小绑在身边,也不想把自己绑在女儿身上。他们经济独立,有健康的兴趣爱好,每天固定锻炼身体,一年两三次出国旅行,春天的时候就来加拿大看看我们,赏赏樱花,也对自己将来养老方案有明确的概念和定位。
尤其是根本没有伺候一家子吃喝拉撒还要帮带孩子的辛劳和压力,光这一点就令他们相熟的同辈羡慕不已,比起那些与子女同住又带孙辈的,他们明显过着真正意义上的含饴弄孙,高质量的养老生活。
移民了,家里没有老人干活带孩子了怎么办?
;;“移民了,家里老人怎么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个自欺欺人的说法。因为其实这句话背后的真正现实是,;;“移民了,家里没有老人干活带孩子了怎么办?;;”
之前我为政府机构做过一年志愿者,专门帮助新移民解决各种问题。发现登陆前半年,夫妻间吵架怄气甚至离婚的情况十分常见。
情况也基本类似,夫妻俩带着孩子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家,几星期兴奋劲儿一过,就开始为这衣服谁洗?饭谁做碗谁刷?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等等小事开始争吵,然后日日升级。
32岁的小卫是一个4岁孩子的妈妈,移民加拿大之前在国内是一名内科医生,先生大刘是政府公务员。两人都是没干过一天家务,也没带过一天孩子的人,突然就这么进入到什么都要自己干的生活里去。
曾是学霸的小卫先找到了工作,为一家诊所录入纸质病例。家务以及照顾孩子的任务自然落在暂时没找到工作的先生身上。
可每天坐在电脑前连续看8小时辨识困难的文档,头晕眼花回到家中,先生不光没有做饭,连白天里吃过的碗筷还在水槽里泡着,积了一星期的衣服也还没洗,更夸张的是,孩子把一整罐的糖吃空了先生居然都没注意到。
小卫瞬间就抓狂发飙了。
先生也委屈,说自己忙着投简历找工作,一刻也没闲着。小卫忍住怒火给全家泡了三碗方便面,谁知儿子死活一口不肯吃,撒泼打滚直接动手掀翻了一碗面,全部撒在了小卫带回来加班的文档上……
我见到小卫的时候,她的眼神是涣散的。斜斜沉默摊在沙发里,一副崩溃过后的绝望。跟她之前打来求助电话时,歇斯底里大叫我要疯了帮帮我帮帮我,完全像两个人。
她回过神来跟我说的第一句话迄今记忆犹新,;;“我从小就是个不服输的脾气,学习工作再苦再难也没想过放弃。但现在真的好想回去。还是国内的日子好过,没有这么多家务要做,小孩也不用自己操心。这种什么都要自己干的日子我是一天也过不下去了……;;”
好多人就是这么回流了。不是找不到工作,不是不适应气候环境,不是不想让孩子接受更优秀的教育,也不是被当地人歧视受辱委屈。而只是受不了父母不在身边,什么都要自己干,孩子不得不自己带的独立生活。
不远的将来,老人老了,谁帮你带娃?谁帮你带你娃的娃?
可这样的日子能过多久?不管移民还是不移民,等老人们真的老了,再也干不动家务,需要孩子帮他们养老了的时候,到底会是谁来伺候全家的吃喝拉撒呢?
有个已经算是知名教师的师姐前阵子来我这里倒苦水,46岁的她大学一毕业就结婚生子,儿子去年奉子成婚,喜添一对双胞胎。她70多岁的老母亲,带大了女儿,外孙,再次上阵帮忙带曾外孙,同样是70多岁的老父亲,则包揽了全家人的吃食和家务。
可就在去年中秋,老母亲因为长期的劳累,突发脑梗,瘫痪在床,而后老父亲又查出肝癌晚期。原本富足安稳的小家瞬间焦头烂额。
;;“父母那边,我只能请两个护工分别照看,亲家也身体不好,帮忙看孙子最多一周两三天,只能请个住家保姆帮媳妇一起照顾孩子,还有再要另外请一个做饭阿姨给全家人洗衣做饭,活儿不怎样,三天两头说我们家事情太多要请假威胁我们涨工资,可我们家又万万少不了她。;;”
师姐算了笔账,两个护工10000,住家保姆7000,家政阿姨4000,一个月2万多,师姐和做公务员的先生已经入不敷出,还不算房贷,老人的医疗费用,全家开销和孙子们的费用。
但最可气的就是她儿子和媳妇,不知道节衣缩食补贴家用,仍然月月光。还嫌阿姨活糙饭菜不可口,保姆素质低不会带孩子。天天埋怨她和先生为什么不能像外公外婆那样,一分钱不用花就包揽全部家务给他们带孩子。
;;“你不知道我现在过的是什么日子?!;;”从小没洗过一条内裤的师姐,无奈给全家买了各种型号的一次性内裤,因为家政阿姨拒绝给他们全家洗内裤,家里也没有一个人愿意像两个老人那样把全家的内裤手洗干净,晒好太阳,再整整齐齐叠好放在抽屉里。
对于照顾了自己一辈子的父母,师姐虽然心怀歉疚和记挂,但生活所迫,她白天上班,晚上周末为了多赚点钱,又去兼职授课,过去两个多月,她和先生分别只去看过父母一次,而且还是因为不得不去缴纳各种费用。
;;“就一个多月,我爸就瘦得一把骨头。我带点水果去,想给他削个苹果都不会,我爸看不下去,打着点滴还挣扎着起身给我削……他以前天天做我们爱吃的菜,现在我除了去饭店给他买点还能怎么办?;;”师姐语带哽咽,;;“少去看看也好,多看他们我自己也会崩溃。;;”
什么样的生活又看似富足舒适实则危机四伏?
千百年来,中国家庭都顺延这种;;“合作式;;”的生存模式。但最大的弊端就是谁也不能倒,每个人都用得尽尽的情况下,谁倒了都很难找到补位的人。
而西方的家庭模式,每个家庭成员,从小被输入的价值观就是要独立,无论什么年纪,都尽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生活自己去奋斗。谁离开了都没关系,因为最起码谁都可以照顾自己,甚至随时顶上成为照顾别人的人。
再回到父母养老问题上,其实不远的将来,我们这代人,考虑完父母的养老,就该轮到自己的养老问题了。而我们这代不光自己,连带自己的孩子都是被父母精心养大缺少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来说,再想用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来保障自己的养老,用我师姐的话来说,可能几乎就是个笑话了。
于我而言,不管是父母,还是我的孩子,我内心所希望他们能得到的最佳养老生活无非就是与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会获得的养老生活一样:
在一个可以用稳定优渥的养老保障制度来公平回报纳税人一辈子付出的地方,身体健康,独立自主,见想见的人,去想去的地方,做想做的事情。即便老了,无需依赖他人,也仍能拥有体面尊严的生活。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来源:西洋参考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