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七次丧子,结果背后的因缘乃是自己造下。(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从前有一富翁,空有家财万贯,膝下却无一男半女可享天伦之乐。富翁于是请来媒婆,纳了一个乖巧秀丽的小妾。不久小妾就为富翁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富翁非常高兴,对小妾和他们的儿子十分宠爱;可他的大老婆因此心生嫉恨,表面上对小妾及她的儿子非常疼爱,内心里却盘算著有一天要除掉这一对母子。
小儿子长到一岁多,无病无忧非常可爱,家里上上下下也没有人怀疑大老婆对小儿子的爱心。有一天,大老婆趁家人不注意的时候,用一支细针狠狠的扎在小儿子头上百会穴的地方。婴儿不会说话,只痛得日夜啼哭,家里上下都不知道婴儿究竟得了什么怪病,群医罔效,仅七天便死了。大老婆也假装很伤心的样子,痛哭不已;婴儿的母亲伤心欲绝,不吃不喝,奄奄一息。
后来查出是大老婆下的毒手,孩子的母亲想起婴儿天真无邪,竟然遭此毒害,痛不欲生,于是暗地发誓要为儿子报仇。
她来到一间佛寺,问寺里的和尚大德说:“心中有所求,要修何种功德才能如愿呢?”和尚告诉她:“受持八关斋戒,所求如意,长养出世善根。”富翁的小妾一心报仇,对和尚的话并未完全领会,就跟随寺里的比丘们受持七天七夜的八关斋戒,回家后不久就死了。
小妾死后,元神随即投生为大老婆的女儿。富翁的妻子忽然怀孕,喜出望外,富翁也暂时减轻了丧子之痛。
女儿出生后,秀丽可人,富翁的妻子十分疼爱,日夜呵护,视如掌上明珠。长到一岁多,女婴突然莫名其妙的夭亡了,富翁的妻子真正尝到丧女之痛,痛不欲生,整天不吃不喝,情况不减当年的小妾。
如此七来七往,富翁的小妾七次投生为大老婆的女儿,每一次都生得端正秀丽,惹人怜爱,有时候二岁、三岁便死,有时四、五岁便死,富翁的妻子则连连遭受怀孕之喜、生产之痛、抚养幼女的满足感,旋即饱受丧女之痛。
最后一次,女儿长到十四岁,婷婷玉立,美丽动人,已经许了人家订了亲,却在临出阁的前一天晚上,女儿又无缘无故地死去了。富翁的妻子捶胸顿足,心痛欲裂,整天不言不语、不吃不喝,只是默默垂泪,看着棺中的尸体,不许人家盖棺。
这样过了二十余日,有一位证道的阿罗汉心生悲悯,欲往度脱,来到富翁家里要见富翁的妻子,婢女进屋禀告,富翁之妻说:“我伤心得快死了,怎么见出家人呢?给他一些食物吧!”
但是阿罗汉执意要见富翁的大老婆,婢女只得又进屋禀告。如此数次往返,大老婆心中纳闷,于是乱发蓬垢、面容憔悴的出来会见阿罗汉。阿罗汉明知故问道:“为何如此伤心呢?”“我前前后后生了七个可爱的女儿,每一次都两三岁、四五岁就夭折,最后这一个女儿长到十四岁,已经许了人家,谁知要出嫁的前一天晚上又突然死了,我前世不知造了什么孽……。”
说罢又伤心得掩面痛哭,罗汉安慰道:“你先梳洗一番,回头我再告诉你。”妇人只顾伤心,哪有心情梳理,罗汉于是说道:“你们家的小妾在哪里?她是怎么死的?”
妇人闻言心里一惊:“这出家人怎么知道这些事情呢?”于是擦干眼泪,整理一下乱蓬蓬的发丝,令婢女奉茶,恭恭敬敬地请罗汉开示。阿罗汉道:“你们家从前有个小妾,她是怎么死的呢?”妇人闻此默然不能作答,心中惭愧不已,阿罗汉说:“你杀她的儿子,令她忧悲懊恼而死,她心有未甘,所以前后七次来投生作你的女儿,也让你饱受丧女的痛苦,想以这种忧毒来杀害你;所以她其实是你的怨家,哪里是你的女儿?不信你再往棺中看看!”
妇人往棺中一看,那尸体早已腐烂,臭味呛鼻不可逼近。罗汉道:“你还舍不得这尸体吗?”妇人心中非常惭愧,于是令人盖棺,将它埋葬。
妇人又向阿罗汉哀求忏悔,并请求受戒。罗汉答允了,请她隔日到寺里为她传戒。
富翁的小妾投生大老婆的女儿死了之后,便又转生为一条毒蛇,知道大老婆要去寺里受戒,便一早在半路上等着,要咬死她。大老婆走到半路看见毒蛇横卧路上,心里非常害怕,不敢前进。阿罗汉在寺里入定,观知此事,旋即赶来,对挡路的毒蛇说道:“你难道以后生生世世还要做她的女儿,互相残害不休吗?大老婆杀害你的儿子也才一次,而你懊恼怀恨,来回已经七次了,你前面七次的罪恶都还可以悔过,但如今此妇人要修行受戒,你若断了她的去路,则要生生世世在地狱受苦,无有尽时。看看你现在的蛇身!哪能跟这妇人的人身相比呢?”
毒蛇听了罗汉这一席话,突然忆起自己的前世,从前那些怨恨、委曲,一时都消失了,蛇头着地不喘息,默默地想罗汉的话。
阿罗汉于是为她俩持咒解冤,最后说道:“你们二人从前的仇怨、罪过,从今以后冰消瓦解,世世不要再恶意相向了。”二人都听从罗汉的话,同时向罗汉忏悔。忏悔过后,小妾的元神旋即离开蛇身,投生人中,等待时机闻法;富翁的大老婆也心开意解,证得初果须陀洹,后随阿罗汉受戒作优婆夷。
出自《众经撰杂譬喻·卷下》,原文:
昔有一人两妇。大妇无儿,小妇生一男,端正可爱,其婿甚喜。大妇心内嫉之,外徉爱念剧于亲子,儿年一岁许,家中皆知大妇爱重之无复疑心。大妇以针刺儿𩕄上令没皮肉,儿得病啼呼不复乳哺,家中大小皆不知所以,七日便死。大妇亦复啼哭,小妇摧念啼哭昼夜不息,不复饮食垂命,后便知为大妇所伤,便欲报讐。行诣塔寺问诸比丘:“大德,欲求心中所愿,当修何功德?”诸比丘答言:“欲求所愿者,当受持八关斋,所求如意。”即从比丘受八戒斋便去,却后七日便死。转身来生大妇,为女端正,大妇爱之,年一岁死。大妇端坐不食,悲咽摧感剧于小妇。如是七返,或二年或三年,或四、五年,或六、七年,后转端正倍胜于前,最后年十四已许人,垂当出门即夜便卒死。大妇啼哭忧恼,不可复言不复饮食,昼夜啼哭垂泪而行,停尸棺中不肯盖之,日日看视死尸,光颜益好胜于生时。二十余日有阿罗汉,见往欲度脱,到其家从乞。令婢持一钵饭与之不肯取,语婢:“欲得见汝主人。”婢还报云:“欲见大家。”答言:“我忧愁垂死,何能出见沙门?汝为持物乞与令去。”婢持物与沙门,故不肯去。沙门言:“欲见主人。”婢如是数反,沙门不去,妇愁忧无聊,沙门正住不去,乱人意不能耐之,便言:“呼来!”沙门前见妇,颜色憔悴自掩面目不复栉梳,沙门言:“何为乃尔?”妇言:“前后生七女,黠慧可爱便亡。此女最大,垂当出门便复死亡,令我忧愁。”沙门言:“栉梳头拭面,我当语汝。”妇故哭不肯止,沙门谓言:“汝家小妇今为所在?本坐何等死?”妇闻此言意念:“此沙门何因知之?”意中小差。沙门语言:“梳门头逮,我当为汝说之!”妇即敛头讫,沙门言:“小妇儿为何等死?”妇闻此语默然不答,心中惭愧不敢复言。沙门言:“汝杀人子,令其母愁忧懊恼死,故来为汝作子前后七反,是汝怨家,欲以忧毒杀汝。汝试往视棺中死女,知复好不?”妇往视之,便尔坏烂臭不可近。问:“何故念之?”妇即惭愧便藏埋之,从沙门求哀欲得受戒。沙门言:“明日来诣寺中。”女死便作毒蛇,知妇当行受戒,于道中待之欲啮杀之。妇行蛇遂遮前不得前去,日遂欲冥,妇大怖懅心念言:“我欲至沙门许受戒,此蛇何以当我前,使我不得行?”沙门知之,便往至妇所。妇见沙门大喜便前作礼,沙门谓蛇曰:“汝后世世更作他小妇,共相酷毒不可穷尽,令现世间大妇一反杀儿,汝今懊恼已七返,汝前后过恶皆可度。此妇今行受戒,汝断其道,汝世世当入泥犁中无有竟时。今现蛇身,何如此妇身?”蛇闻沙门语,乃自知宿命,烦怨诘屈,持头着地不喘息,思沙门语。沙门呪愿言:“今汝二人宿命更相懊恼,罪过从此各毕,于是世世莫复恶意相向。”二俱忏讫,蛇即命终便生人中。于时听沙门语,即心开意解欢喜得须陀洹道,便随沙门去受戒作优婆夷。是故罪业怨对如此,不可不慎之。
责任编辑:洪伊凡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