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軍方重新握手,國際地區戰略意義重大

作者:陳雅莉 發表:2002-12-04 18:1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據《華盛頓觀察》週刊2002年第十三期報導,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最近風傳在新政府中將擔任中國國防部長一職的熊光楷中將將於本月九日訪美,從此停滯兩年的中美軍方定期會晤機制,防務協商會談(英文名:Defense Consultative Talks,或DCTs),將有希望重新開始啟動。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英文名: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中國項目負責人,資深中國問題專家史文(英文名:Michael Swaine)在接受《華盛頓觀察》週刊專訪時極力強調中美兩國保持密切軍事接觸的重要性。

要互不刺激,先互相理解

「中美雙方應該加強彼此對對方動機和能力的瞭解,這樣雙方才可能在軍事和外交上不作出或減少作出令對方緊張和不安的舉動。這在中國身上體現為減少對臺施加高壓,尤其是軍事高壓;」史文博士講,「對於美國來講,這意味著不以某種刺激中國的方式部署軍事力量,減少對臺軍事援助。」 然而在敏感問題上中美兩軍各自採取「節制「態度,如果沒有對彼此較深的信任和理解,這的確很難辦到。

中美兩軍從1997年開始一年一次的軍隊會晤。 然而這一機制先是在1999年北約轟炸中國駐南大使館事件之後得以重創,後來由於2001年「EP-3海南危機」時中國扣留了美方24名機組人員,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決定完全暫停兩國軍隊的常規接觸。今年5月,拉姆斯菲爾德緩了口氣,說與中國軍方的交往將由國防部長"一個案例一個案例"地做審核決定。

美國國防部正副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和沃爾福威茨因為「EP-3海南危機」事件對中國軍方燃生「個人怒火」不可忽視。然而對中美軍方接觸的內部批評是早已有之。五角大樓一些批評家認為由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習慣於對自身能力和行動進行保密,美方在兩軍交往中得益少於付出。更有保守人士抨擊此類項目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說中國軍方借兩軍交往之機刺探美國軍隊情報。

史文博士說,「過去中美軍隊交往模式不是沒有問題,但是說中方借軍隊交往之機刺探情報是『無稽之談』」。當然,中國在兩軍對話中採取更公開和積極的態度會對推動兩軍對話注入根本動力;在同一個更強大的國家打交道,中國軍方注重『保密』的心理,史文博士說,也是可以理解的。

美方強調中,低層軍官交往

中國軍方不應指望在與美國軍事接觸中只取不予。交往中『透明度』有限制可以理解,但是在『限制』之內,中國軍方應該盡量注意滿足美方的利益和願望,史文博士說。比如美國希望不僅是保持軍隊高層接觸,也希望加強中,低層軍事人員的往來,借增強中國軍隊下級軍官的『社交性』,來增進中國軍人對美國軍隊的整體理解。

根據華盛頓一家高級「智囊」機構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研究中國軍控行為的研究員所言,中美在「增強相互信任」的處理手法上具有「文化差異」。中方注重從世界觀,戰略高度開始,先找到共同點,在大問題上談攏了,對一些具體問題,或中國所言的「小問題」認為解決起來就不難;然而美國人喜歡從小處著眼,先小後大,漸進式前進,逐漸累計對別人的信任感。這是為什麼美方在和中國軍方接觸時一直呼籲加強中,低層軍官,軍隊具體行動和辦事人員之間的相互瞭解和信任。

史文博士說,美國軍方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交往中也有一些方式需要改進。過去中美軍事人員的交往,即高層軍官之間的往來,雜亂無章,缺乏內部協調統一,從而成果不夠顯著。缺乏協調和控制的兩國軍事人員往來也給美國駐華大使館的正常運作帶來很大負擔。「加強管制是應當的,」史文博士說,「但是管制不是一刀切掉,或者抑制整個軍事交流項目。正常交流不應該被一些細枝末節的事情擋住。」

反恐合作組織機構對等性

史文認為熊光楷中將的這次來訪中,中美軍隊最有可能的是做「表態式」的會談(descriptive discussion),雙方有可能會觸及大的,戰略性的議題,但是不大可能達成具體細化的協議。

在戰略性的議題中,中美有可能繼續加強中校級別以上的軍官會晤,商討在東亞地區關鍵和戰略性的事務。

其次,中美軍方可能會進一步討論反恐方面的合作事項。史文認為,美國在與中國合作反恐方面還是有一定保留,具體表現在同中國軍方合作反恐的美方機構是包括情報機構的非軍隊系統。史文呼籲美國應在與中國反恐合作中作出對等的組織機構方面的安排。

「中國軍方也完全可以在幫助美國反恐怖主義行動方面作出更大的貢獻,尤其在情報分享方面,」史文說中國軍方掌握不少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恐怖組織的情報。他說中國軍方可以給美國比現在要多得多的協助。

中美急需危機管控機制

史文認為中美軍隊交流的另一個著眼點在於具體的行動運作,或「功能性(functional)」方面的交流合作,這可以包括海空災難緊急救援。這類話題在中美軍隊交流中不斷「浮出海面」,但是合作意向一直難以在具體行動中落實的原因是,中美到底是兩個利益,目標都不甚一致的兩個大國,在做同一件事,作出同一行動時採取的方式不同,處理或思考的角度也經常迥然不同。再加上中國軍隊行政機構的不透明性,決策過程宛如「黑箱」,這造成中美具體軍事合作困難重重,更需要協調和理解。

最後,這次中美軍隊會晤應該開始討論兩國軍隊如何建立和加強「危機管理和控制」機制。

近兩個月來中美在黃海上幾次不甚愉快的遭遇讓人想起「EP3」的災難性危機。這一危機雖然起源於中美兩國對海洋法中「專屬經濟區」的解釋有分歧,但是危機背後仍是兩國在臺灣問題上「項公舞劍」。一方面,美國因為對可能發生的台海衝突而增加對中國軍事舉動的偵察工作;另一方面,中國原則上不願意和任何國家達成協議,使一個強國對自己的「偵察」合法化。

但是史文認為所傳的中國在黃海與美國的「對峙「並不完全屬實。據他的觀察和分析,中國在這些事件中都採取了隱忍的態度,在攔截的努力中非常謹慎。不過只要中美兩國沒有就預防危機,規避危機,和控制危機方面真正達成協議,「打擦邊球」都像是玩火。

雖然不指望中美在熊光楷中將來訪中解決問題,史文強調兩國軍隊不可小瞧由於個別,低級別「危機」事件,因為沒有機制性解決渠道,導致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中美在地區局勢的敏感性,軍事部署的規模性,都決定了兩軍必須認真探討如何防止危機事態發展到無法控制的地步,」史文說。(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